第392章 橫掃兗州
作者:湘南笑笑生      更新:2021-06-15 11:59      字數:3844
  公孫白一夾馬腹,便如一道火紅的流光射出。

  紅色的閃電,呼嘯而出,斜拖的長戟,發出撕破空氣的獵獵銳響。

  迎麵而至的李典,眼見公孫白單槍匹馬的衝殺過來,眼眸立時閃過一絲濃濃的戰意。

  雖然軍中傳言公孫白曾擊敗許褚和典韋的合擊,但李典一直是半信半疑,此刻正是狹路相逢,李典不及多想,暴喝一聲,手中一柄長刀挾著滾滾之力,當頭向著公孫白劈至。

  “李典,統率87,武力82,智力81,政治72,健康值92,對曹操忠誠度96。”

  李典也算是不亞於五子良將的名將了,隻是忠誠度太高,不能得之,那就隻能毀滅之!

  兩馬相交,隻在瞬息之間。

  寒光湧動,但見公孫白猿臂一動,尚未看清他如何出招時,那背拖在馬後的戰戟,已然斜向半空。

  戟刃處,溫熱的鮮血在滴落。

  李典高舉的刀還在半空,根本來不及落下,他雙目鬥睜,仿佛看到了這世上最可怖,最不可思議之事。

  然後,他的上半截身體便從馬上滑落,跌落在泥濘的野地上。

  一招斃敵。

  公孫白長戟一收,臉中流露出幾分惋惜。

  那鐵塔般的巍巍之軀屹立在亂軍之前,戟刃處,鮮血流淌不息,但凡觀之的士卒,無不為公孫白的威勢所懾,不敢正視相視。

  就在此時,隻聽公孫白不遠處,趙雲一聲爆喝,如同虎嘯龍吟一般。

  曹營名將徐晃在亂軍之中被趙雲盯上,一番苦戰之後,被趙雲一槍刺中臂膀,險些跌落於馬下,驚得徐晃打馬就跑。

  主將一死一傷,帥旗倒卷,群龍無首,兩萬多曹軍嘩然大亂,再無戰心,前有數萬敵軍追殺,後有己方渡河大軍堵路,眾曹軍紛紛順著河岸往兩旁的上下遊方向逃散而去。

  放眼望去,眼前到處是潰散的曹軍士兵,生怕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繳械不殺!”

  “繳械不殺!”

  “繳械不殺!”

  隨著公孫軍如同大海呼嘯一般的呼喝聲,那些來不及奔逃的曹軍士卒紛紛扔下兵器,高舉雙手,跪地投降。

  公孫白率著上萬鐵騎,打馬從降卒麵前呼嘯而過,直奔河灘而去。

  ……

  無數的火船幾乎將整個濮水江麵覆蓋,這般燃火而起,遠遠望之,仿佛一麵巨大的火網,橫亙濮水兩岸,借著順流之勢,徐徐的向著下遊的浮橋平鋪移去。

  烈焰漸漸而起,不多時間,前方水域一線已是焰火大作,那一團團的火舌更是迅速的向著浮橋逼近。

  火船一艘接一艘的撲了過來,無可阻擋,此時的曹軍唯有爭取時間,早點跨橋奔往對岸而去。

  等到曹操率著一萬多名騎兵飛奔過河,前頭剛剛奔到到岸之時,那火船已然轟然靠近,熱浪逼人。

  不一會,那一排排的燃著熊熊烈火的戰船,挾著順流的衝勢,轟轟的撞入浮橋之上,隻頃刻間就將連成浮橋的戰船點燃,緊接著,火勢順著風勢,四處蔓延而去。

  火光之中,一陣人喊馬嘶,終於所有騎兵全部渡過對岸。

  然而此時,浮橋之上的大火越來越大了,浮橋之上的步卒你推我擠,被擠落水者不計其數。

  等到公孫軍騎兵殺奔河灘之時,曹軍渡河者不到兩萬人,而且浮橋上的烈火越來越猛,已然燒了大半河麵,使得許多士兵為了避免被燒,拚命的往另外一邊推擠,使得落水者越來越多。

  氣勢洶洶而來的公孫白,望著麵前這一切,知道曹操已然逃脫,正如他娘的電視劇裏一般,反派boss總是不會那麽容易死的,因為千軍萬馬可以死,**oss必須是第一保護對象。

  他微微的歎了一口氣,伸戟一攔,身後的千軍萬馬立即緩緩的停了下來。

  ……

  浮橋之上,無數的曹軍士兵依舊互相推擠著往前逃竄而去,不少人被推落於水,掉到下遊方向的還好些,至少一時半刻淹不死,掉到火船這一邊的便隻能葬身於火海之中了。

  而擁擠在岸邊的將士也是個個心急如焚,拚命的推著前麵的士兵,想要奔上那尚未燒斷的浮橋,期間被踩死踩傷者無數。

  就在此時,一陣排山倒海般的呼嘯自背後傳來,巨大的聲浪已然掩蓋住了哭喊聲、慘叫聲和落水聲。

  “繳械不殺,漢人一家!”

  “繳械不殺,漢人一家!”

  “繳械不殺,漢人一家!”

  這一刹那,很多人紛紛懵住了,不過他們之中不少人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如夢初醒。

  “他娘的擠什麽擠啊,跟魏公還能混個好日子,都他娘的有病往火裏衝啊?”

  “擠你老母啊,老子要投降魏公,別擋老子,不然******娘的。”

  正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本向前推擠的曹軍後軍,紛紛調轉身來,扔下兵器,回頭奔向公孫軍,舉手投降。

  不一會後軍全部退散,緊接著回退之勢又蔓延到前軍,直到河邊隻剩下一兩千人尚未明白過來怎麽回事,但是眼見後麵的軍馬全部往後退去,又望了望前麵的燒得越來越猛的火海,也跟著往後逃奔而去。

  直到後來,剛剛踏上橋麵的曹軍士卒,也紛紛退了回來,隻有那些擠在河中間的曹軍士兵左右為難,終究是有的人回頭撤回,有的繼續向前狂奔,分道揚鑣。

  太陽逐漸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照在濮水河上,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波紋。

  濮水河麵上,那長達百米寬的浮橋徹底被燒斷,河麵上到處是燒毀的殘船、焦黑的船板,還有曹軍士兵的屍體和衣甲。

  下遊方向,又有不少船隻忙的不亦樂乎,正在打撈落水的曹軍。

  這一戰,曹操的八萬士兵,逃往對岸者兩萬多人,跟隨徐晃逃往下遊者不到一萬人馬,逃散未歸隊者萬餘人,其餘將近四萬多人全部做了公孫軍的俘虜。

  這場生死大戰,雖然剛愎自用的公孫白,犯下了致命的大錯,但是依靠麾下將士的拚死力救,終於逆轉戰局,反敗為勝,重挫曹操。

  ****************

  濮水之戰後,曹操帶著連同賈詡和於禁的殘部一共五萬多人馬,狼狽而逃。

  如同驚弓之鳥的曹操,逃出兗州東郡,一直退到定陶城才停了下來。這一戰使得曹操元氣大傷,自知已無力在兗州與公孫白爭雄,為了避免各地兵馬被公孫白各個擊破,當即收攏兵馬,全麵退往兗州的南部陳留郡,扼守在浚水南岸一線,防止公孫白率軍突入豫州,進攻許都。

  而此時的公孫白將濮水之戰和官渡之戰兩戰俘虜的士兵約十二萬人,予以整編,最後遣散兩萬老弱病殘,餘者全部收編為安濟軍。

  自“天下太平”的太平軍,“為君解憂”的解憂軍,公孫白麾下又多了一麵大旗——“安濟蒼生”,安濟軍。

  “天下太平”、“為君解憂”、“安濟蒼生”,公孫白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梟雄,作秀水平很顯然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非曹操、劉備和孫策之流可比,三個旗號裝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逼,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幾乎是碾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十萬安濟軍,歸高順所統率,臧霸為副。

  “高順,統率90,武力86,智力68,政治48,健康值93,對公孫白忠誠度98。”

  西山之戰,高順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誓死血戰,硬生生的憑借三萬軍馬,擊潰了賈詡和於禁這樣華麗的謀臣名將之組合所帶領的五萬守軍,再加上濮陽收臧霸。這場逆襲戰之中,高順這個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的名將,大放異彩,不但向公孫白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更是展現了個人人格魅力,還有最為被公孫白所看中的忠誠度。

  所以在濮陽北山解圍之後,公孫白便有了重用高順的想法,安濟軍組建之後,公孫白便對高順委以重任,而且將八百陷陣營士兵也從解憂軍劃歸於安濟軍,作為高順的親信部隊。

  而由於高順在這一戰中力挽狂瀾、光彩奪目的表現,其他將領也無話可說。

  這樣一來,公孫白的兵力達三十萬人,而此消彼長之下,曹軍的主力大軍已然不過二十萬出頭。

  公孫軍在兵力、戰鬥力、裝備和經濟實力,已全麵壓倒曹操。

  整頓兵馬之後,公孫白立即開始了瘋狂的反撲,一心要橫掃整個兗州,然後兵鋒直指許都,徹底擊潰曹操。

  所謂趁熱須打鐵,對付曹操這樣的梟雄,不親手將他的頭顱割下,他便隨時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能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

  於是公孫白在濟水南岸聚集二十五萬兵馬,兵分三路,橫掃兗州中部和南部之地。

  左路由張郃率六萬太平軍,自封丘出發,一路進攻浚儀、開封、尉氏,直抵鄢陵,再威逼許都;

  右路由高順率十萬安濟軍,自濟陽出發,攻襲兗州東部和南部諸郡,徹底占據兗州全境之地。

  中路由公孫白親率八萬解憂軍,再加上白馬義從、墨雲騎和飛狼騎等三萬鐵騎,合計十一萬馬步精銳兵馬,揮師自濟陽一路南下,直逼浚水,攻襲曹軍防線,對曹操發起正麵進攻。

  三路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勢不可擋。

  由於兗州的東部和南部的曹軍兵力極其空虛,每座城池中的守軍多則不過三千人,少則隻有五百,如何能抵擋高順的十萬安濟軍的進攻,倒成了安濟軍練兵的靶子。不過一個多月時間,便被橫掃了濟陰郡全境,剛剛殺入山陽郡,便有不少城池的守將聞風而獻城投降。

  而張郃的太平軍,則遇到了自河內南下的夏侯惇的阻擊,但是夏侯惇所率的青州軍隻有不到五萬人,根本就不是太平軍的對手,雙方在開封城附近展開了激烈的惡戰,最終太平軍憑借著優勢的兵力和精良的裝備,強行碾壓了鬥誌昂揚的青州軍,接著又占據開封城,兵鋒直指尉氏城,威逼許都。

  而此時,公孫白的主力大軍,已直抵浚水河北岸,與曹軍相持。

  憑借著公孫白的係統優勢,公孫軍在浚水河麵上布滿了戰船,封鎖了浚水河麵,屢屢利用戰船的優勢對浚水河對岸的曹軍水寨發動襲擾,令曹軍防不勝防,困苦不堪。

  就在曹操形勢一片危急的情況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向兗州襲來,使得公孫白陷入兩難的困境。

  兗州大旱!

  (對不起大家,欠上的章節周六和周日補吧……)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