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亂世中短暫的安定
作者:湘南笑笑生      更新:2021-06-15 11:59      字數:3715
  時間進入201年五月,黃河以北,平原上、山地裏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種在良田裏的麥苗,更多的是綠色則是土豆苗。

  經過一年三季的栽種和推廣,老百姓更喜歡種植土豆,原本作為主糧的小麥反而淪落為次要農作物。

  沒辦法,土豆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賜的救命之物。土豆生長期短,一年能種三季,對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種,山上也能種,更重要的是產量高,一畝地能產六七百斤土豆,而小麥則隻不過百餘斤。若是遇到大旱,小麥的產量則更少甚至顆粒無收,而土豆抗旱性遠遠強於小麥。算起來即便是風調雨順之年,種小麥一畝地一年的收成才百把斤,而種土豆一年能產兩千斤,簡直就是天差地遠。

  按照公孫白的說法,現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頓了,早上吃土豆,中午吃馬鈴薯,晚上吃洋芋。不過這隻是公孫白的說法,因為百姓們隻叫土豆為“公孫豆”,以示對魏公的愛戴和尊敬。

  隻有那些稍稍有點家底的百姓,才會種植小麥用來搭配和調整食物結構,而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都是吃幾天土豆才偶爾吃一頓麵食來改變食物的單一性。當然也隻是改變食物的單一性而已,因為這時的麵食也沒什麽好吃的,平常百姓吃麵食吃的也無非是粗製的麵餅,口感遠遠不如土豆。

  由於百姓大都不種小麥,而公孫白卻沒辦法隻讓自己的部隊天天上頓土豆下頓馬鈴薯的,隻得讓屯田兵全部種麥,畢竟土豆這玩意可儲藏性沒小麥好,平常吃吃還好,但絕對不適合作為戰時的軍糧。

  而且整個北地的百姓天天吃土豆的,公孫白擔心北地的百姓會因營養不良吃成傻逼,所以迫切的需要讓種子係統升級,盡快讓二級種子問世,而且最好二級種子也是一種耐寒高產的糧食作物,比如紅薯、玉米、地瓜之類的,當然最好是雜交小麥,否則他實在受不了每次巡查到城郊的農村裏時,整座村子的上空都飄蕩著燉土豆的味道。

  其實土豆也有很多種吃法的啊,鄉親們,比如炸薯條、土豆燒肉、醋溜土豆絲、土豆雞蛋餅,為什麽偏偏要清一色的鹽巴燉土豆……

  **************

  平定漠北不久的公孫白和剛剛占領徐州的曹操,雖然都恨不得率兵突襲對手,但是此刻卻離戰爭很遠。

  對於公孫白來說,剛剛經曆過一次大戰,糧草和軍備消耗都很厲害,需要一定的休養和恢複,畢竟他曆次戰爭的費用都是由官方自己出,並不擾民。而對於曹操來說,除了戰爭消耗過巨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占領徐州之地,需要慢慢消化這一州之地,占領一塊土地到統治一塊土地是需要時間的。

  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公孫白,還是曹操,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不在準備十分充足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輕易挑起戰爭的。

  就這樣,經曆了200年下半年的巨大動蕩之後,在201年又逐漸風平浪靜起來,飽經戰亂的百姓遇到難得的安寧。

  在這樣的情景之下,作為北地的政治中心的鄴城,顯得格外的繁華和熱鬧。

  剛剛從城郊巡查回來的公孫白,正在燕八等一幹侍衛的簇擁下,策馬漫步在鄴城的街道之上。

  幾條主要街道上,兩旁商鋪如林,貨攤如雲,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比肩接踵,揮汗如雨,叫賣聲、吆喝聲、說話聲、笑罵聲,嘈嘈切切,嗡嗡不絕於耳,使得公孫白根本不敢在上午到日落前這段時間內在主街道上穿行——前方堵馬,請繞道而行,不要給百姓添堵。

  即便是那些分支街道上,也是熱鬧非凡,商鋪林立,人流量比主街道少不了多少,在鄴城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很難找到空置和破落的地方。

  而城內最繁華的地方,莫過於洹河兩岸了。

  洹河兩岸,青樓、酒肆、綢緞鋪、首飾鋪、胭脂鋪等林立,而河水正中更是雲集了一艘艘畫舫,不時從河麵上或者臨河而立的青樓上傳來婉轉清麗的歌聲和悅耳的琴聲。

  而當天色稍黯的時候,洹河兩岸便會點燃上千盞大紅燈籠,把夜空照亮起來,亮如白晝。而最亮麗的風景則在洹河的河麵上,那裏是有錢人的銷金窟和逍遙所。隻見原本寧靜清澈的湖麵上遊船畫舫,其多如雲。

  每當華燈初上的時候,那河麵上便會一起點燃千百盞燈火——一艘艘美輪美奐的輕舟,出現在眾人麵前,輕舟上的五彩繽紛倒映在水麵上,伴著水波蕩漾,色彩變化莫測,令人眼花繚亂,心頭早已淩亂。

  那些世家子弟、官員、富商,可以呼朋喚友,在兩旁的青樓裏找一兩個中意的佳麗,在初升的明月之下,賣弄風雅。而這些遊船畫舫上,除了供應時鮮水果、精致點心、鮮花美酒,還有珠翠梳冠、名貴胭脂和錦緞等奢侈品出售,據說帶別人的老婆來還能打九折。

  所謂飽暖思yin欲,一座城市的大保健行業的檔次和興旺程度,往往能反映出這所城市的繁榮,在這亂世之中,很顯然鄴城是漢地最繁華的城市,沒有之一。

  公孫白很享受這種巡查的感覺,因為他是這座城市,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這片土地上的繁華和熱鬧,這片土地上的歡聲笑語,都是他帶來的。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句話有點過了,但是天不生他公孫白,百年如長夜是絕對沒有誇張的成分。

  作為一個穿越前的**絲,經曆十年的榮耀,十年的洗禮,早已沒有那種以“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為“走上人生巔峰”的標準的**絲心理,此時他是橫掃北地、威震北地的大將軍和國公,是四分之一江山的掌控者。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也不再是他的目標,他的目標是徹底扭轉曆史,扭轉那場數百年後的漢人屈辱史,扭轉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流離失所的局麵,或許這才是他穿越的意義,他奮鬥的意義。

  ……

  暫時的和平處境,難得賦閑的公孫白,除了每日巡視一番鄴城之外,就是窩在家裏逗弄自己的兩子一女。

  長子公孫瑜,乳名想想,張墨所生;長女公孫昕,乳名念念,李薇所生;次子公孫琨,乳名思思,甄宓所生。

  公孫白閑下來的時間更多的是在陪他的妻女們,而對於三個子女,更是寵溺得不得了,結果便是成天衣服老是被尿濕,發冠也經常被那些胡抓亂抓的小手抓得淩亂不堪。

  這倒不是說,公孫白就此安靜下來,不思進取,墮落入溫柔鄉,事實上,他一直在為南征做準備。

  聞雞起舞,苦練槍法,自穿越以來,除了大戰之日,從未斷過,現在也不例外。

  尤其是得到呂布所贈的那卷絲帛之後,公孫白在接下來的半年內修煉武藝變得更為刻苦勤奮。

  呂布的戟法竟然是源於昔日西楚霸王項羽自創的“霸王戟法”,而且經過多年的實戰,呂布將原項羽的霸王戟法稍稍做了修整,使得其更為適合馬戰,但是仍然以霸王戟法命名。

  霸王戟法,共分為十八式五十四招,每一式各含三種變化,威力無比,實際上這五十四招經過排列組合之後,可以變化萬千,霸烈而狠絕。

  自古王不過霸,項羽是正史記載中公認的第一戰神(僅次於演義中杜撰的如同妖怪版的李元霸),源自西楚霸王的戟法,自然非同一般。

  經過半年多的苦練之後,再雜糅以百鳥朝鳳槍、七探蛇盤槍、遊龍槍法,還有關羽的春秋刀法和張飛的怒雷槍法,公孫白的武力在這半年之中竟然從95硬生生提升到了97,已經與文醜持平。

  武力的進一步提升,使得當年公孫續所贈的那把二十多斤的遊龍槍,與他現有的膂力相差太遠,拿在手裏輕飄飄的,迫使他不得不用係統製造了一把四十八斤的百煉鋼所鑄的戰戟——遊龍戟。

  戟,乃百兵之霸。由戈和矛和演化而來,是兩者的組合,十分霸道,殺傷力極大。

  戟分長戟、雙戟和手戟。通常用的最多的就是長戟,雙月牙刃的為方天戟,單月牙刃的為青龍戟。

  長戟可刺、削、割、鉤、劈等多種攻擊招式,適合技巧型武將。古時名將多有愛之,如項羽、呂布、薛仁貴、郭子儀、李克用等。

  公孫白前世本就崇拜項羽,也很喜歡戟,加之戟能兼用長刀和槍的技能,既可使出各種槍法,還能偶爾當刀使,出其不意的使出關羽、張遼、張郃和高順等人所傳的刀法,自然更是青睞這種武器。

  此刻的公孫白,還有係統贈送的3點武力潛力值可加,完全可瞬間達到武力100,成為當世的無敵高手。

  可是思前想後,公孫白終究還是強自壓抑住那顆躁動的心。所謂人心不足,公孫白就是如此,雖然對於他來說,武力隻要能在關鍵時刻保命即可,輪到他親自提槍上陣拚命的機會實在太少了,也根本沒必要,所以將武力加滿到100原本已是很完美了,可是他心底有一個強烈的願望。

  突破極境的願望,如同毒草一般在他心底蔓延,不可消除,他想將武力提升到99以後再加那3點武力值,這樣便能成為超越呂布的絕世高手——雖然這個高手的意義並不大,他是梟雄,但並非猛將。

  而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年的修煉,以及對各種武技的鑽研,公孫白逐漸也形成了對武技的獨到見解。

  自出道以來,他先後學過公孫氏的遊龍槍法,趙雲的百鳥朝鳳槍和七探蛇盤槍,還有關羽指點過的春秋刀法,張飛的怒雷矛法,甚至還討教過顏良、文醜、太史慈的家傳槍法,張郃和張遼的刀法,最後到呂布的霸王戟法,再加上王越的基礎修煉法,他已算是見識過這個時代最強的各般武藝,他心中有一個願望,那就是雜糅諸般武藝之長,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戰法。

  時間進入201年秋,整個天下依舊相安無事,而公孫白卻迎來了一個重要事件。

  他的神秘種子合成技能係統升級了,可以合成2級神秘種子!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