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衣帶詔
作者:湘南笑笑生      更新:2021-06-15 11:59      字數:3582
  第311章衣帶詔

  許都。

  轉眼之間,已然到了農曆四月下旬,天氣一天天的熱了起來,老天卻一直沒有下雨,從去年入冬以來,就沒有落過一滴雨,大旱嚴重影響了春耕,欠收已成定局,集市上的糧價已然漲了起來。不隻是豫州,整個中原之地都如此,包括曹操治下的兗州、司隸、青州、豫州,公孫白治下的冀州,和呂布治下的徐州之地。

  好在這幾年來,曹操勵精圖治,鼓勵農耕,從冀州引進了農具,包括曲轅犁,曾多次派人去冀州乃至遼東學習農耕技術,再加上從大量引進大量的耕畜,使得治下的諸州膏腴之地在前幾年都獲得不錯的收成。

  而且,曹操是個好學的人,當公孫白率先推行大軍屯田的政策的時候,曹操當即效仿之,並不比公孫白落後多少,隻是他不知道的是,屯田軍的這一招原本是公孫白學他的。

  這場大旱雖然持續很久,但是終究沒有過於殘忍,雨水終於還是在四月底逐漸降臨到中原大地,雖然雨水要麽不來,要麽亂來,很多地方出現了澇災,而且雨水來得這麽晚,全年麥子收成至少減產過半,但是終究比全年大旱,顆粒無收要好。

  中原諸州,以青州和徐州為弱,青州受黃巾肆虐太久,而徐州則是因為當年被曹操殺得流血漂櫓,生產受到的巨大破壞一直沒有恢複起來,所以抵抗天災的能力也最弱。

  這樣的天災,對於曹操來說,終究是可以應付得過去的,對於公孫白來說,也是影響不大,百姓手中餘糧多著呢,但是對於徐州的呂布來說,卻是有點頂不住。

  農曆六月初,一紙飛書自徐州的下邳飛到許都。

  這是呂布向曹操的借糧信!

  一向與曹操不和的呂布,竟然向曹操借糧五十萬斛,這無異於是與虎謀皮。對於糧草短缺,青黃不接的呂布來說,這也是無奈之舉。事實上,為了籌備糧草,呂布早就令藏霸勾連泰山寇,屢屢到兗州東麵各郡縣搶糧。

  借糧信中的語氣非常高調,完全沒有借人錢糧的謙卑,因為不管是呂布,還是陳宮,都料定曹操是不可能會借糧的,借糧隻是一個借口而已,一個正式攻襲兗州的借口。

  徐州缺糧,兗州的郡縣倉廩中尚有餘糧,對於攻伐連年的諸侯來說,出兵劫掠,刀劍結算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丞相府大堂,曹操與眾將雲集,共議征徐州之事。

  呂布麾下常備軍不過五萬人,但是得到泰山寇達三萬人的依附,總共兵力約八萬人,其中不乏丹陽兵和並州鐵騎這樣的精銳;而曹操的兵力約十五萬左右,不但兵精將廣,裝備精良,而且更有虎豹騎這樣的虎狼之師。

  這場仗,從表麵上的實力來看,曹操幾乎是穩操勝券。

  但是呂布和陳宮卻知道,他們可以傾巢而出,而曹操卻不行。

  江南的劉備、劉表和孫策等人糾纏不休,無暇北顧,而且呂布與江南的諸侯人一向並無嫌隙,不用擔心南麵的諸侯趁虛而來。

  可是曹操卻不能全力而為。西麵的韓遂和馬騰表麵上對曹操暫時表現得很溫順,但是卻一直覬覦關中八百裏秦川已久,誰知道這兩匹******會不會突然發難,要知道這兩人當年都是有造反為賊的曆史。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北麵的公孫白會怎麽想,怎麽做?會不會就此南下,攻襲許都,端了曹操的老窩。

  這才是曹操最擔心的,三年的盟約雖然足足還有一年半之久,但是誰都知道所謂的盟約和一張解紙差不多,隨時可以撕毀出兵。

  眾人商議了許久,終於決定隻出五萬兵馬,當然其中包括曹軍中最精銳的五千虎豹騎。

  夏侯惇、樂進和李典率兩萬大軍先行;曹操自領三萬大軍陸續進發,許褚、典韋、程昱、滿寵、劉曄等人隨行;令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等人率七萬大軍堅守黃河南岸一帶,重點防守白馬、官渡、高唐等重要港口;徐晃、蔡陽率一萬大軍守雒陽和關中一帶;於禁率八千大軍守潁川之南的舞陽一帶;曹昂、曹休率一萬大軍鎮守許都。

  眼看計議已定,隻差一紙聖旨了。

  身為大漢丞相,若想出兵征討,必須向天子請旨才可,但是這時對於曹操來說,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劉協同意也得戰,不同意也得戰,原本就不怎麽由他,而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討伐呂布之後,恐怕就是與公孫白撕破臉皮的時候到了。既然不顧忌公孫白了,整個天下曹操又還會顧忌誰?

  同樣的道理,公孫白一旦解決了北麵的鮮卑之患,恐怕也不會任由曹操擋在他的南麵,遲早也是要撕毀那紙盟約的。

  就在程昱正要草擬奏折的時候,滿寵卻獻出一計:“不若加上一奏,奏請加封公孫白為魏國公,不管公孫白受與不受,都欠主公一分人情,而公孫白若受之,則必為天下士人所不齒,豈非一舉兩得?”

  異姓國公?

  眾人神色一愣,隨即紛紛稱妙。

  所謂槍打出頭鳥,公孫白一旦成為大漢曆史上的第一個異姓國公,必然成為眾矢之的,若是不受的話,恐怕又會寒了麾下一幹頗有野心的將士的心。

  是日,曹操的兩份奏折全部呈遞到了劉協的麵前。

  第一封奏折,細數了呂布勾連泰山寇,為禍兗州的罪行,奏請征徐州。

  第二封奏折,言大將軍公孫白平定袁譚和匈奴之亂,又治理地方有功,理當封賞,奏請加封為魏國公,以示聖恩浩蕩。

  看到第一封奏折,劉協尚猶豫了半天,但是看到第二封奏折之後,便連同第一封奏折一並同意了。

  曹操的日益強勢,令劉協逐漸不安起來,他心中唯一的依靠,便是北麵的公孫白,如今麵對請求加封公孫白的奏折,豈能不允。

  至於征徐州的奏折,不管他同不同意,曹操都會出兵,這是無可阻擋的,隻能索性做個順水人情。

  而沒人知道的是,天子劉協,這個不甘傀儡的小皇帝,也有著自己的重大計劃。

  於是,轟轟烈烈的呂曹之戰,逐漸拉開了序幕,一場腥風血雨即將席卷中原大地。

  ……

  是年的大旱,並未給鄴城的繁華帶來絲毫的影響,大街之上依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一隊華麗的車馬自南門而入,緩緩奔入城中,最後停在大將軍府門口。

  這隊人馬正是來自許都的傳旨天使一行,負責傳旨的天使王子服,官拜越騎校尉、偏將軍,曆史上正是受衣帶詔而謀曹操的主要人員之一,雖受曹操重用但一向忠於大漢。

  得到消息的公孫白,親自迎出府外,迎接聖旨。

  聽到王子服讀完聖旨的那一刹那,公孫白驚呆了,不知所措。

  異姓國公,這可是大漢曆史上第一次,而更重要的是國公有開國、置百官以及建都的權力。

  這可謂殊榮,也可視為出頭鳥的行為,將自己推到浪口風尖,鬧不好便會成為天下眾矢之的。

  不但公孫白驚呆了,就連身後的郭嘉和趙雲等人也驚呆了,滿臉的茫然。

  這一刹那的遲疑,看在王子服眼裏,使得這位原本對公孫白心存懷疑的使者打消了疑慮,眼見公孫白不肯接旨,王子服想起劉協臨行前的囑托,當即將聖旨遞到公孫白麵前,笑道:“恭喜魏公,此乃天子之意,魏公切切不可推托!”

  話音未落,公孫白身後身前響起了一片恭喜聲。

  公孫白茫然的望向郭嘉,卻見這廝正一個勁的朝他點頭,隻得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臣公孫白,謝皇恩浩蕩!”

  大漢曆史上的第一個異姓國公,就此誕生了,比起曆史上的曹操提前了整整13年。

  ……

  大將軍府,公孫白廂房之內。

  天使王子服和公孫白相對而坐,一根玉帶擺在兩人之間的案幾上。

  王子服拔下頭上的發簪,用簪尖將那根玉帶剖開,裏麵赫然出現一張信箋。

  衣帶詔!

  這個曆史上因衣帶詔而死的漢臣,終究還是與衣帶詔結下了不解之緣,隻是這一次衣帶詔授予的對象不再像曆史上那般柔弱,他是給公孫白的。

  如同曆史上那般,衣帶詔上的字居然也是用漢帝劉協的中指血寫的。

  字字帶血,言辭激切!

  劉協在血詔之中,曆數曹操的專權和跋扈,要求公孫白趁曹操揮師東征之際,舉兵南下討賊,清君側,興漢室。

  這一刻,公孫白捧著那張血書,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而對麵的王子服,卻一改先前謙卑溫和的神色,兩眼神光炯炯,死死的盯著公孫白的臉色,不肯移開。

  雖然他無論從哪一方麵來看,都沒有資格用這種眼神看著公孫白,但是這個為了大漢王朝舍得一身剮的忠臣,顯然早已豁出去了。

  漢室中興,全在魏公一念之間,魏公為何遲遲不做決定,更待何時?

  難道魏公一向的忠義之名,都不過是虛張聲勢?

  魏公不但位極人臣,而且是大漢曆史上最榮耀的異姓之臣,聖恩如此浩蕩,魏公還在等什麽?

  王子服雖然什麽都沒說,但是眼中的神色卻充滿了苛責之色,所有的語言盡在那雙熊熊如炬的可怕的眼神之中。

  公孫白凝立不動,隻覺這一刻是如此的漫長。

  終於,廂房之外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公孫白回過神來,望著王子服那熱切的眼神,急聲道:“公孫白謹遵陛下詔令,必當舉兵南下……”

  話未說完,王子服眼中的鋒芒逐漸柔和了起來,心中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門外急匆匆的奔入一人,打斷公孫白的話,急聲道:“啟稟大將軍,大事不好,鮮卑人南下,鮮卑人南下了……”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