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兵臨城下
作者:湘南笑笑生      更新:2021-06-15 11:56      字數:3258
  第八十章兵臨城下

  琴聲淙淙,笛聲悠悠。

  奏的還是那曲《澤陂》。

  房間內,公孫瓚和袁雪兩人盡情的奏唱,似乎已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屋外的公孫續急得來回走動,終於等到一曲終了,這才朗聲稟報:“孩兒求見父親。”

  公孫瓚臉色微微露出不悅之色,沉聲道:“進來!”

  公孫續這才急匆匆而入,又向公孫瓚和袁雪各自行了一禮。

  公孫瓚臉色稍緩,問道:“何事?”

  公孫續道:“母親和幾位姨娘還有各位弟弟,已到城門口。”

  公孫瓚淡淡的說了聲:“你和白兒前往迎接就是,何必稟我?”

  公孫續臉上露出極度失望的神色,囁嚅了幾下,從袖中掏出一封火漆密信交給公孫瓚道:“四叔從渤海發來急報,請父親過目。”

  公孫瓚疑惑的拆開那封火漆密信,立即臉色大變,急聲道:“速傳眾將,到大廳中議事!”

  一旁的袁雪噗嗤一笑道:“夫君何其糊塗,既要續兒迎接幾位姐姐,又要傳眾將議事,這叫續兒如何分身,不知信中所敘何事,竟讓夫君如此慌張?”

  公孫瓚歎了口氣道:“殺不盡的黃巾逆賊,居然又率大軍二十萬,欲進攻渤海郡,四弟急信求援。”

  袁雪立即神色肅然道:“如此緊急要事,還商議什麽,當然是叔叔要緊,須立即遣兵救援,如今易城並無戰事,又有白馬義從守衛,隻需留得幾千人馬即可。”

  公孫瓚點了點頭,對公孫續道:“你去迎接母親吧,我立即派單經率一萬五千兵馬,馳援渤海。”

  公孫續應諾而出,滿臉的不快之色,急匆匆的奔往大門口,不想和迎麵而來的公孫白撞個正著。

  公孫白猛然一推公孫續,哇哇大叫道:“兄長,相煎何急啊,竟然想一頭撞死愚弟不成?”

  公孫續滿臉的苦笑:“五弟,你倒是有閑心,愚兄都快急死了?”

  說完就要繼續往前急行,卻被公孫白一把攔住:“何事驚慌?”

  公孫續跺腳道:“母親已到城門口,我得去迎接母親。”

  公孫白大喜:“既然如此,那小薇也來了,我和你同去。”

  兩人疾奔了一陣,公孫白突然覺得不對,又問道:“除了迎接母親,兄長似乎還有其他急事。”

  公孫續奔到門口的駿馬前,道:“青州黃巾軍攻渤海,四叔請援!快上馬吧!”

  公孫白翻身上了雪鷹寶馬,又疑惑的問道:“上次青州黃巾進攻渤海是為了與張燕匯合,如今張燕已是我的準嶽父,青州黃巾還敢進攻渤海?父親如何處置?”

  公孫續一揚馬鞭道:“父親已令單將軍率一萬五千兵馬,馳援渤海,城中隻留五千步兵和三千白馬義從。”

  公孫白和公孫續急急馳行,突然勒馬而立,急聲道:“不對,我須速遣人往北麵打探一番!”

  話音未落,已調轉馬頭,疾奔而去。

  *******************

  燈昏昏,帳深深。

  大紅的錦衾和被褥,大紅的地毯,燭影搖紅,還有那酡紅如桃花般的嬌靨。

  今夜,是公孫白納妾的日子,也是公孫白告別兩世處男的日子。

  他想起穿越前那個每日一念的願望,然而今天這個願望徹底成真了。

  小薇滿麵酡顏的坐在雕刻精美的龍床上,低著頭不語,神情嬌怯不已。

  公孫白輕輕的走了進來,輕輕的抓住她的雙手。

  兩人相對而視,柔情無限。

  公孫白伸手拍了拍她柔嫩的臉頰道:“薇兒跟隨我多年,理應為妻,如今卻是委屈薇兒了。”

  小薇眼中已是珠淚漣漣道:“奴婢,不,妾身能托身於夫君,生死不悔。”

  公孫白輕輕的將她擁入懷中。

  此處細節省略一萬字……

  次日,一向五更就起床練功的公孫白賴床了,一直呆到日上竿頭,還在被中擁著美人恩愛無比。

  家丁梁宏和李烈兩人在寢居外足足等了兩個時辰,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終於梁宏忍不住了,在門外高聲喊道:“啟稟亭侯,管將軍在前廳等候,有重要軍情急報。”

  公孫白騰的從被窩裏坐了起來,怒道:“怎不早點來報?”

  兩名家丁對視一眼,滿臉的幽怨,默不作聲。

  公孫白身子一涼,驚覺不對,這才發現全身不著寸縷,被子裏還有一團軟玉溫香。

  公孫白輕輕的歎了口氣,對著佳人的額頭親了一口道:“為夫出去處理點軍務急事。”

  小薇披衣坐起,溫柔無限的說道:“夫君盡管去吧,夫君乃軍司馬,當以軍務為重,妾身豈能不明事理。”

  管亥急的在大廳中團團轉,看到公孫白進來,急忙迎了上來。

  劉虞舉軍南下,軍馬連綿不絕,不下十萬人,兵鋒距離易城已不過五十裏,軍情十萬火急!

  *****************

  易城城下,旌旗連綿,甲衣如雪,十萬大軍將整個易城北門堵得水泄不通。

  密密麻麻的繡旗之中,一杆繡著鬥大的“劉”字的大旗顯得格外顯眼,大旗之下的劉虞,頭戴金盔,身披鎏金鎧甲,腰佩寶劍,端坐在一匹良駒之上,冷眼望著易城城樓。

  眼見大軍已緩緩的停下,一騎竄出,直奔城樓之下,高聲喊道:“快開城門,我乃太傅、幽州牧、襄賁侯麾下中郎將鮮於輔,奉太傅之命,前來捉拿逆賊公孫瓚,從者不問!”

  城樓之上,戈戟如林,弩箭密布,如臨大敵。公孫白長身玉立,立在城樓正中,怒聲嗬斥道:“大膽鮮於輔,本侯在此,豈容你囂張無禮!”

  話音未落,卻見閻柔縱馬而出,高聲喊道:“廣寧亭侯,令尊不聽太傅號令,擅動兵戈,致使生靈塗炭,特此前來問罪,你當曉以大義,開城相迎,或許可減輕令尊罪孽。”

  公孫白心中一陣無語,回頭對趙雲道:“師父,這廝胡言亂語,替我射下這廝頭盔,以示警戒!”

  身旁無人應聲,公孫白轉過頭來,卻見趙雲滿臉的遲疑和猶豫,公孫白心頭不禁一沉。

  自從公孫瓚同意議和退兵以來,趙雲就一直鬱鬱寡歡,就連教公孫白練武也是心不在焉。

  難道,這位他費盡心機拉攏的師父,在這緊要關頭,終究要如曆史上那般,對公孫瓚徹底失望,逐漸思走麽?近來還傳聞他和劉備等人走的很近,難道曆史終究要重演?

  公孫白心頭隻覺微微刺痛,再次低聲喊了一聲“師父”,趙雲終於緩緩的抬起頭來,盯了公孫白許久,微微歎了一口氣,這才取下背上寶弓,張弓搭箭,對著城下的閻柔,一箭激射而去。

  咻!

  閻柔頭上的帽盔應聲而落,驚得閻柔差點跌落於馬下,連連後退。

  城頭上立即響起一陣震天動地的喝彩聲,趙雲卻麵無表情的收起了長弓,一言不發。

  “劉虞乃仁慈長輩,我不會傷他。”他似乎在說給自己聽,又似乎在說給旁邊的趙雲聽。

  趙雲神色一動,眼中露出亮光來,點了點頭。

  公孫白輕輕的籲了一口氣。抬起頭來時,城下的劉虞已惱羞成怒,帥旗一指,隻聽號角聲和戰鼓聲衝天而起,十萬幽州軍立即喊殺震天的朝易城北門奔湧而來。

  公孫白望著奔襲而來的幽州軍,不覺微微歎了一口氣,滿臉無語。

  這隻軍隊簡直就是烏合之眾,衝殺的陣型實在太混亂了,居然連攻城雲梯也能前前後後形成一條長龍,有的已快到城下,有的還在最後麵,對心更是十分散亂,弓箭兵和刀盾兵以及長槍兵的排陣完全混亂。

  咻咻咻!

  城頭弩箭如雨,慘叫聲四起,射倒一片。

  就在一架架雲梯即將搭上城樓的時候,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後麵的大旗之下,竟然響起了撤兵的號角。

  呼啦啦!

  數萬士兵隻得隨著撤兵號角聲,如同潮水一般湧退了下去,空丟下上百具屍體扔在城下。

  這是什麽攻城戰法,居然還玩假動作?

  城頭上的眾將士滿頭霧水,隻有公孫白猜了個大概。恐怕這個愛民如子的太傅,眼見一趟攻城居然死傷如此慘重,不忍增加傷亡,直接喝令退兵。

  這簡直就是戰爭盲啊,哪有打仗不死人的?怪不得曆史上劉虞率十萬兵馬偷襲隻有數百人鎮守的易城,居然也會大敗,而且還被公孫瓚活捉了過去。

  “快開城門!”隨著城內一聲宏亮的大吼,城頭的千斤閘門已被緩緩絞起,城門大開。

  轟隆隆!

  一道雪白的巨浪自城門中湧出,隻見公孫瓚率著三千白馬義從,滾滾的向正在混亂的撤退的幽州軍碾壓而去。

  一股無奈的感覺湧上公孫白心頭,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恐怕馬上就要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