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多快好省,突破技術障礙(上)
作者:入潼關      更新:2021-06-13 22:31      字數:4804
  如何建設好一個牧場?

  這是一個方法問題,也是一個路線問題。

  正所謂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比如我雖然掌握了核心科技,卻找了成龍來代言……哦不對,是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沒有把殖民者係統很好地運用於礦石鎮牧場之中。

  誠然,一部分的原因要歸結於兩個東西的相性較差。

  在我眼中,殖民者係統旨在維持較低程度的經濟需求之後,就把大量資源投入於保障自身安全和領地安全之中。

  這裏麵突出的一個理念,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用殖民者係統宛如開掛的生產建設方式,完全可以承擔與強行換家、對拚損失的殘酷方式贏取最終勝利。

  所以什麽寡淡無味的簡單食物、永遠隻會建一層的房屋建築、摸一把就能改變物質性質的製造材料,就成了我手上的奇跡。

  而一些經濟價值比較高的高附加產業,似乎就被殖民者係統弱化,轉而去加強耐災難、耐破壞的生產存續性了。

  而牧場需要的是什麽?

  牧場發展的總設計師馬庫斯(就是我本人)說過,集體貧窮不是牧場的目的,落後麵貌也不是牧場的追求。

  牧場所需要的,就是養殖、種植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再將這些東西轉化成牧場擴大生產的資本,從而進入滾雪球般的良性循環。

  所以第二個問題,是整座牧場的建設出發點,從底子上就存在方向問題。

  對,就是怪那個一臉褶子的太空旅行團怪老頭!

  礦石鎮牧場建設的初衷,是胡克老爹為了保證礦石鎮的物資生產供應線,作為礦工們失去馬德斯山的一條退路。

  可要命的是這家夥本身就是個極端懷疑論者,看誰都信不過。

  在外敵威脅的情況下,他用一種末世災難生存狂魔的心態,在馬德斯山腳下高草叢生的土地裏,硬生生開拓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縫合怪——這座牧場一邊種植、一邊放牧、一邊還有生產工作台、水利磨坊的留存痕跡。

  也許是老天看他這麽真誠,所以就真的賜給他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手動狗頭)。

  在礦石鎮繁榮破滅的時間裏,胡克老爹就靠著當年的準備,在這座牧場裏苟延殘喘了幾十年,終於見證了小鎮宛如火山肆虐後萌發嫩芽的草原,恢複了一絲生機。

  到最後,這個有些畸形的產業,就傳到了我的手裏。

  從商業頭腦上,我願意將胡克老爹和達特老板,稱作破產雙驕、經營寶才,礦石鎮簡直是撿到鬼了!

  不吹不黑,就看同樣經營牧場的穆奇老頭和莉莉雅夫人,一個用心鑽研牛羊牧種的培育,一個長期致力禽類養殖,他們不用花唄也能養活一家人,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我現在,人都快餓死了。

  …………

  這些問題,我一開始也沒有想清楚,就像一個剛接手公司的二代,腦子裏就沒想過以後要怎麽發展,往往是什麽順眼做什麽,哪裏不順眼改哪裏。

  比如那個代言人王力宏,都幹了二十年了也沒變,太老了!必須拿掉!換成新人!

  而在邊緣世界星球,我一手主導了米奇不妙屋貿易區的創立、發展,並進行了遠景規劃,保證了整個區域的穩定發展,輻射範圍甚至跨越了裏厄戈米荒漠,威名傳到了內海對岸的大片地區。

  再者,我統合被壓迫的零散部落,組成了盜版……呸呸,銳視聯盟,把欺壓他們多年的大部落們打了個四腳朝天,極大體現出製度的優越性。

  實踐出真知啊同誌們!

  有了這麽多或渾水摸魚、或火中取栗的經驗,我才剖析審視了自己之前犯下的過錯,準備修正一下路線問題……

  但注意,這不是修正主義!

  我這是對過往經驗教訓的吸取和借鑒!

  …………

  平整農田,開墾荒地隻是第一步。

  種下當季作物,準備收獲果實,是牧場必須擁有的基本功,在殖民者係統的幫助下,這些植物本就富含魔法成分,什麽亂七八糟的問題都不會出現,能夠幫助我平穩過渡到秋季的最佳時節。

  我種下的番茄、玉米、菠蘿、茄子,都有比較高的經濟價值,可惜的是黃瓜已經過季,目前種植下去有點晚,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收獲。

  動物養殖方麵,我現在已經徹底放棄了。

  形形色色的神奇動物在我這裏繁衍,我老是感覺狠不下心來屠宰或者販賣掉——我又沒有在野馬身上榨汁、豹子胸口擠奶的能力,幹脆就放著吧,就當自己這兒是動物園馬戲團什麽的吧。

  但是我意外地在河邊的一棵樹上,發現了一處蜂巢。

  辛勤的蜜蜂在樹上不知繁衍了多久,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巢穴,每天飛躍河岸,到對麵的密林中采集花粉,壯大著自身的實力。

  看到這些勤勞的小東西,我本人深受鼓舞,連這樣的昆蟲都在努力,我又有什麽資格不去奮鬥呢!

  於是我在感動之下……直接把它們的家拆了,裝進了一個現場拚裝出來的蜂箱中,以後好好為我努力造蜜。

  加油,打工蜂!

  “物品名稱:木蜂箱

  物品介紹:這是一個蜜蜂生活繁衍的封閉結構,殖民者可以從中收獲蜂蜜。為了提高這種古老農業技術的效率,蜂箱搭載了最新的量子養蜂技術,極大提高了安全性,給您非一般的感覺!”

  量子養蜂?這個係統的製造者是不是被人騙了?我還隨緣槍法呢,保證打哪指哪,誰死打誰。

  聽懂掌聲!

  但這就引出牧場的第三個問題:副產品和手工業。

  按道理,牧場就是大力發展第一手的養殖種植,等著田野上布滿了自家的牧群和種植園,就能迎來收獲。

  副產品加工屬於產業鏈上的延伸,分出農閑時的精力搞一搞,屬於正常情況。

  但是手工業和牧場一樣,都是吞噬勞動力的無底洞,兩項產業屬於性質上存在矛盾的東西,正經牧場誰幹這事。

  但在我這裏,又不一樣了。

  我在副產品上毫無產出,卻將手工業搞得有聲有色。

  從我的一季度財務報表上看,唯一一次可圈可點的貿易,就是在手工加工點製造出的短弓弦,成功轉化成了真金白銀的收益。

  而勞動力分配的衝突,對我來說又完全不存在——橫豎就我一個人,還能怎麽衝突?

  種植業裏我隻負責灑下種子、等待收獲,那麽剩餘的時間我也不能總是蹲在酒館裏打發時間,活得像個貓冬的俄羅斯人吧?

  因此我要走的道路,就是種植業和手工業並舉,雙管齊下開拓市場,在本就處於劣勢的海外偏僻區域裏,殺出一條血路來。

  咳咳,扯遠了。

  牧場偉大導師馬庫斯(我本人)曾經說過,要搞清楚牧場缺什麽的問題,就要先搞清楚牧場需要什麽的問題。而牧場需要什麽,則取決於下一步要做什麽。

  種花家富強的經驗中,有一個不破的真理就是物質和精神的基建為先,想維持大一統帝國?廢封國、改郡縣、書同文、車同軌、再將直道修到祖國的邊疆海防去!

  “選擇工作命令:鋪設通用石材地板。”

  積攢多時的通用石材終於又派上了用場。在一陣神奇的徒手劈石頭操作後,我麵前出現了一批銀白色切麵、岩石紋路的精致地磚。

  生產力不發達地區的道路,都是墊兩塊石板、架一座竹橋、鑿一些地坎解決問題,修路所需要的勞動力和資金,都是擺在麵前的大問題。

  但是在我這裏……

  “物品名稱:通用石材地板

  物品介紹:粗糙切割的岩石地磚,不太好看,但非常適合鋪設道路和室外的走道。由於特殊的建築工藝,鋪設後的石板無法回收使用。”

  和它簡略的介紹相襯的,是它充滿了極簡主義的建築方式。

  我手拿起疊塊磚,往地上一拋,等它落地平穩後,就身體往前一傾,控製起跳落在了地磚之上。

  身體下沉的力道就像是舉槌砸落,把原本就貼在地表的通用石材磚塊往下壓落。然後我的手裏就拋出了第二塊磚,往前麵規劃好的藍圖填充著,姿勢也再度重複。

  整個流程輕鬆得宛如小孩跳房子,坑窪不平的地麵卻像是被燒熔變形一般,主動放棄一切棱角,讓我拋出的磚石可以完美貼合,並且隨著我頓地的身形挪動,便往地下沉浸了三分,與土地完全合並在了一起,組成一條筆直向前的石磚道路……

  我看了看殖民者係統的“土地”功能界麵,裏麵還有許多種不同的土地樣式,比如裝飾性的“混凝土地板”、“鋪裝地磚”、“精致地磚”、“竹木地板”,甚至有將土地肥力翻倍的“育苗地”的類型存在。

  對於這個“土地肥力翻倍”的說法,我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信心,會用植物成長速度翻倍來體現。

  這麽一想,原本就隻需要六天成熟的作物,遇上了這種神奇的耕地……是不是每三天就能收獲一次,讓我天天都麵對著爆倉的甜蜜和痛苦呢?

  不過又掃了一眼,我發現“育苗地”的鋪設需要一種叫“複合肥”的物質。

  好吧,像這種能夠讓土壤富含氮磷鉀、小麥畝產一千八的神奇物質,包裝袋上一定印著“金坷垃”三個字吧……

  所以想要實現目標,要等我攀到化肥的科技樹,掀起新一輪農業革命了吧?

  我翻遍了殖民者係統的界麵,也沒能找到更加激進而神奇的農業設施,所以在徒手打了一口水井後,我就把農業技術的整合放到一邊,尋找下一處的亟需完善處。

  …………

  在塞巴拉的協助,牧場具備了完善的電力係統,通過鋪設在底下的電纜,已經能夠將電力輸送到每個角落。主屋的電力供給是為了自用、倉庫的電力是為了生產,而牧場邊緣的電力線路,則是為了進一步完善防衛係統。

  我本以為殖民者係統的防衛,就止步於沙袋、柵欄這樣的民用設施,但隨著殖民者係統在邊緣世界一番深造,竟然自動掌握了更高一層次的軍事防衛建築。

  更別說我還體驗了一把一人成軍的無人機槍、熔火加農炮防衛陣地,如今的我隻能說……

  喔唷真香!

  科技樹要是能攀到這個水平,那我一個人對付恐獸浪潮、海盜大軍都不成問題。而我要是有希望觸摸到“創世紀”號的門檻,能一炮將“告死之眼”轟成碎渣的話……

  雖然那隻是“告死之眼”的一個載體,可那也是一個天體啊!

  一個播放著死亡之音,原本會遊蕩在宇宙中,掀起無數恐怖浪潮的混沌存在啊!

  這個夢想離我還是太遠了。

  在邊緣世界裏,我碰到過手拿棍棒、身穿皮衣的蠻族,也遇見配著燧發槍、鋼鐵胸甲的中世紀騎兵,更有研究古代文明遺落科技的人民、直接繼承了星際文明的古板帝國。

  在這些亂七八糟文化的科技熏陶裏,我能一眼看過去快速掌握的,都是中世紀左右的鍛冶、釀造等技術,宛如開了寫輪眼一般,毫不把版權問題放在眼裏。

  而涉及初步電力科技、槍械製造的,我就需要比較親身接觸,閱讀諸如設計圖、成分配方在內的其他東西,才可能在殖民者係統裏擁有同樣的性質的製造選項。

  為了掌握讓我眼饞的防衛科技,我曾經重返矮了一截的科裏洛山,運用權限進入了中控室,順利拿到了無人機槍和熔火加農炮的製造圖。

  但是上麵的配件名稱,全都充滿了微電子時代特有的複雜氣息,想要靠手工業完成製作,難度不亞於手雕一顆cpu,跑分還要能超過Ryzen95950X的難度。

  總而言之……

  AMD,YES!

  我分析一下殖民者係統的科技構成,似乎是隱隱把電力係統視為一個門檻。

  無需電力係統的東西,隻需要簡單的製造台、隨手可見的原材料就能生產。

  而電力技術以後的,則需要更加精密的裝配台、更加複雜的零件和罕見的原料,才能完成一整個工序。

  我隱隱感覺,再往後隻有突破了微電子的門檻,製造出計算機一類的設備,才能算打破技術壁壘,邁進新技術時代……

  但總體來講我不太慌。

  首先,技術的總體框架,我在心裏已經有數。邊緣世界裏不同文明的碰撞,讓我能夠充分比較、對照,找出它們間的共性,作為我技術突破的指導方向。

  手工製造業我可以學習部落、中世紀技術照搬裝填手之領、城鎮時代技術則從阿伊姆人類聯邦找到了藍本。

  我很有把握,能夠在牧場製造出末日廢土據點那種等級的文明!

  其次,我除了搬回來便攜式反應堆,還搞回來了那台神奇的破損永恒熔爐,完全可以打造出手工業巔峰的產品。

  從紮克那裏搜刮來的一箱子船用機械零件,我從裏麵挑出了各種型號的齒輪、電容器、電路板、管子、電線和芯片,通過工作台“製造零配件”的命令,成功製造出了十幾個神奇的萬用零配件,可以適配各種各樣的係統機械,用來裝配電子產品和複雜機械。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推進下,我發展的速度還能不快?那效率怎麽也得媲美人到了重慶、不小心吃了“微辣”火鍋、肚子裏安裝了氨氣加速、飛快衝向廁所的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