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最終之戰(下)
作者:神秘的行星      更新:2021-08-19 18:32      字數:4623
  “一介匹夫,怎勞君侯出手?”

  陸離當即攔住孫堅,環顧四周,大聲問道:“誰敢出戰華雄?”

  縱使華雄將孫堅貶得一文不值,但誰都不會因此而小覷這位東吳始祖武烈皇帝,隻不過關內將星雲集,能斬華雄者不在少數,沒必要讓其出戰,

  此外,萬一失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盟主,末將願意出戰!”孫策從烏程侯身後走出,滿臉堅毅:“替我父斬下華雄狗頭。”

  “盟主,某到此之後寸功未立,願出戰揚威!”夏侯惇拱手。

  一旁,夏侯淵和曹氏兄弟亦信心滿滿,出列請戰。

  不過陸離心中權衡一二後,還是覺得派關二爺出戰最為穩妥,其他人隻能說有勝算,而這位完全可以被稱為:華雄克星。

  畢竟,溫酒斬華雄是關羽投身軍伍以來最光輝的一記戰功,使天下諸侯第一次知道,世間竟有如此猛將。

  “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然而,正當陸離思索該如何開口時,關羽卻主動開口了,聲如巨鍾,一下就壓住了所有聲音。

  夏侯淵不禁蹙眉,偏眸望了過去,心中的不滿稍稍退去: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一看便知其不凡,尤其是那對丹鳳眼,盡顯威嚴,讓人不敢輕覷。

  “汝是何人?”

  夏侯惇聲音微冷,他不遠千裏從沛國前來投靠族兄曹操,本想著建功立業,結果到現在盡看別人逞威風了。

  或許是擔心劉備之名鎮不住場子,白馬將軍公孫瓚代其回答道:“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內十路諸侯中,除了烏程侯孫堅之外,就屬公孫瓚兵馬最多,最為精銳,兩千精通秘術的白馬義從,隻要運用得當,完全能在十萬大軍殺個七進七出。

  “久聞玄德公大名。”

  陸離不是袁術,自然不會說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話,見陶謙等人麵露疑惑,還主動介紹道:“玄德公乃漢室宗派,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若是算起來,與先帝同輩。”

  聞言,劉備趕忙揖手,連稱不敢。

  不遠處曹操笑著說道:“原來是帝室之胄,怪不得某一見君,便覺得不凡。”

  緊接著,他又看向關羽,視線在美髯上微微一頓,心道:儀表不俗,定是一員虎將。

  念及此,曹操決定做個順水人情替關羽說話:“盟主,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不若讓其出戰一試?”

  “兄長……”

  夏侯淵表情一變,正所謂舉賢不避親,他怎麽也想不通,曹操為何要器重眼前這個紅臉大漢。

  不等二人將剩下的話說出來,曹操便用眼神將其止住了。

  就在這時,與劉備同宗的兗州刺史劉岱亦開口幫腔:“盟主,吾觀此人容貌異常,姑且讓他出戰一試,若其不勝,責之未遲。”

  想瞌睡就有枕頭。

  對於陸離來說,曹操和劉岱兩人的話剛好給自己遞了一個台階。

  不過,他假模假樣地沉吟片刻,才說道:“既然如此,這第二陣就交由壯士了。”

  由於關羽隻是一名馬弓手,未有官職在身,因此,陸離稱其為壯士。

  “必不負盟主所望!”

  關羽揖手行禮,然後轉身朝關下走去,經過曹操身邊時,這位愛惜人才的孟德公將他拉住,端起酒爵,笑道:“請君飲了此杯再去。”

  “酒且斟下,某去去就回!”

  關羽性格矜傲,言語中充滿了自信,但卻也引得不少人蹙眉。

  一旁,潘明知曉關羽此戰必勝,故而沒感覺有什麽,但夏侯淵等人卻不知,他們自認一身本事不弱於人,可出戰華雄,亦不敢說有十成把握,而今見一無名之輩如此張狂,不由冷哼出聲。

  劉備清楚二弟關羽性格如此,不怎麽會說話,容易得罪人,趕緊出言打了個圓場:“諸君可作壁上觀,吾弟必敗華雄!”

  不管怎麽說,劉備也是盟主親口承認的漢室宗親,並且,身為一路小諸侯,說話自然有點威望,夏侯氏兄弟以及曹氏兄弟隻能按下心中的不快,來到牆跺處,居高臨下俯視戰場。

  “哈哈,這酒暫時替壯士溫著,待取了華雄首級,再滿飲一觴。”

  對於有本事的人,曹操從來都是禮遇有加,生怕自己怠慢了英雄。

  此時此刻,這位官居兩千石的豪傑,正親自端著酒具,凝神看著關下,似乎在等待關羽大勝而歸。

  而曹操身後的潘明,心中泛起一股異樣情緒:昔年,我來投靠主公,也沒有這等待遇……

  與此同時。

  華雄虎目圓瞪,看著從關內出來的騎將,心中騰起一絲古怪的想法:恐怕真小覷了關內諸侯。

  因為,他從關羽身上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絕對比潘鳳強,而且對麵的關樓之上,還有一人實力不弱於自己。

  正因為如此,出於對關羽實力的認可,華雄主動開口道:“來將可通姓名。”

  至於害怕,一絲也沒有!

  因為,先前與潘鳳的對戰,使他在遲遲不得寸進的武者道路上,邁出了半步,華雄有種強烈的預感,隻要勝了眼前之人,自己將天下無敵。

  “斬你之人是河東關雲長!”關羽沒有拖遝,夾緊馬腹,憑借胯下戰馬衝刺的速度,先聲奪人。

  一道青色光影劃過。

  急速的風迎麵撲來,讓華雄感覺呼吸有點不暢,血脈也在急劇上湧,他深呼一口氣,抬起了手中的大刀,往裏麵灌足了氣力,狠狠往下一斬。

  事實上,這個動作做過很多次了,非常之嫻熟,弱一些的武將根本扛不住這一擊,直接人馬俱碎,就算是全盛狀態下的潘鳳,亦要與之角力許久。

  “鐺!”

  一聲巨響,金鐵交鳴。

  其間,華雄隱約聽到了龍吟之聲,但他顧不上分辨,一股難以抵擋的力道襲來,如摧枯拉朽般,似乎要將其拍飛。

  一招而已,就知道斤兩了。

  華雄想跟關羽角力,用這種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比鬥,卻發現,結果與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實力相差太大了?

  哪怕咬著牙抵抗,也隻是保證下場不那麽狼狽,除此之外,在青龍偃月刀的壓迫下,镔鐵大刀開始碎裂。

  “殺!”華雄發出一聲低吼,壓榨著身體的每一絲力量,身後本就神駿的鷹鷙愈發不凡,不斷振翅長唳,仿佛掙脫束縛,上擊九天。

  可惜這是無用功,關羽用陳述事實的語氣,冷聲說道:“三刀斬你。”

  隻見一條四爪青龍虛影盤亙在其臂膀處,哪怕離得很遠,依舊感受到了極強的壓迫感,不少實力較弱的武將已不自覺地開啟了戰魂,抵消這股壓力所帶來的。

  城垛旁,劉備自矜地撫了撫頜下胡須,仿佛在說:我二弟天下無敵。

  “子龍,若你與之對戰。”陸離看著完全落入下方的華雄,忍不住問道,“有幾分勝算?”

  “不知道。”

  趙雲搖了搖頭,據實答道:“此人與我實力相近,隻有戰上一場才知道。”

  “我可是華雄,天下不敗!”

  一聲巨吼將眾人的注意再度拉了回去,但沒人會覺得會出現差池,縱使華雄再不甘,亦或者臨陣突破,在關羽眼中,也就是橫豎幾刀的事情。

  “第三刀。”

  此刻,看著眼前光芒熾盛的鷹鷙,關二爺平靜地吐出三個字。

  下一刻,滄桑古老的吼聲響徹雲野,震得人耳膜生疼,一條青色光影盤旋著衝了出去,塵土高高濺起,連陸離都難以看清沙塵裏究竟發生了什麽。

  不過,他察覺到有一道氣息消失了,隻能是華雄。

  果不其然,煙塵散去,地泉翻湧、深陷數丈的戰場中,就隻剩下一道身影傲然而立。

  “幸不辱命。”

  數道視線落到關羽臉上,由於二爺天生臉紅,看不出什麽異樣,但他氣息穩定、身姿穩健,完全看不出剛才經曆了一場頗為危險和激烈的戰鬥。

  因而,夏侯惇和夏侯淵皆心生歎服,不再輕覷對方。

  曹操不覺歎道:“吾素愛天下英雄,雲長武藝勇冠三軍……”

  說到這裏,他收聲不語,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口:吾欲得之,為己用。

  可即便如此,還是引起了劉備的警惕,不僅是對曹操,還有對其他諸侯,聖人子弟孔融、徐州刺史陶謙,均對關羽有意,甚至是尚未出手的張飛,亦成了他們的目標。

  而同為漢室宗親的劉岱當即邀請劉備夜間小聚,說大家都是親戚,血脈同出一源,往後要相互扶持,可這家夥眼神中豔羨之色根本掩蓋不住,想著什麽心思,一目了然。

  幸虧有公孫瓚從旁幫忙,劉備才得以暫時脫身。

  “能穩勝關羽者,唯奉先爾。”

  話落,陸離忍不住遠眺北方,眼下並州狼騎尚未趕到,呂布仍在騎馬趕來的路上。

  不過董卓一方派出的十名武將,倒是出現在了視線之內。

  河內太守王匡的部將,方悅。

  虎賁中郎將袁術的部將,俞涉。

  濟北相鮑信胞弟,鮑忠。

  西涼太守,馬騰。

  西涼太守之子,馬超。

  ……

  十道人影中,最令人矚目的還是杜克這家夥,他一身重甲,手握與身形極不匹配的長槊。

  “華雄被敵將陣斬了。”

  李傕望著前方橫刀立馬的關羽,聲音冷然。

  在他身側,樊稠按刀不語,默默看向徐榮。

  不待大將徐榮回答,方悅便忍不住提議道:“吾等前去合攻此人。”

  “可。”俞涉點了點頭。

  話落,兩人衝出隊伍,直挺挺殺向睥睨群敵的關羽。

  不多時,兩道哀嚎聲響起,隨後是他們狼狽逃竄的身影。

  最終,一道怒喝響起:“兩個無膽鼠輩,殺之汙我寶刀!”

  話雖這麽說,但帶著龍吟聲的光刃還是利落地斬下兩顆腦袋。

  “這便是武聖關雲長吧。”

  杜克喃喃低語,一眼便認出敵將身份,但心中並無退意——

  還是那句話,董卓縱橫西涼數十年,而今有魄力兵向神都雒陽,便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如今,西涼五虎將中隻有郭汜身受重傷,不能出戰,而另外四人俱已前來叩關。

  馬騰滿臉凝重地盯著前方:“此人便交給我與李傕吧。”

  “將其纏住即可,吾等盡快來援。”徐榮沉聲回應。

  很顯然,俞涉與鮑忠兩條充數雜魚的死並沒有影響另外八人的戰意。

  “本想著趁勝追擊,結果卻是決戰,但還沒有超出預料。”

  其實,出戰之前杜克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求人不如求己,反正留給西涼軍的時間不多了,與其在此幹耗著,寄希望於李肅能夠策反呂布,倒不如發動總攻,一舉定勝負。

  另一邊。

  關樓之上,因關羽輕取華雄人頭而輕鬆而來的氛圍瞬間蕩然無存。

  “那人是徐榮,西涼第一猛將,無論是戰力還是韜略,均是頂尖。”

  張揚眼中騰起戰意,在場眾將中,沒人比邊將出身的他,更了解徐榮,更渴望與其一戰。

  八將前來叩關。

  陸離默默攥緊刀柄,心中思忖:若是一對一單挑,已方根本不虛。

  七人可以委以重任,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武聖關雲長、江東猛虎孫堅、白馬將軍公孫瓚、沛國夏侯惇、武猛從事張揚,次一點的武將還有夏侯淵、曹仁、曹洪。

  坦白來說,看這架勢,陸離便知這將是最終之戰,想親自下場出戰,但盟主不可妄動,除非什麽時候董卓親自出戰,他才有理由動手。

  另外,派出七名最強之將後,該派何人對陣杜克?

  夏侯淵、曹仁、曹洪,三人稱不上絕強,但亦非等閑之輩,有可能將其輕鬆斬殺……沒錯,明知穩勝的情況下,陸離決定照顧一下誤入歧途的杜克,盡己所能的幫他刷高個人評價。

  武安國?

  大儒孔融麾下的唯一武將,擅使一把長柄鐵錘,不強不弱。

  凝神思索時,徐榮等人抵達關下,與關羽隔著百步對峙。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叫陣,就知道他們的來意,關內群雄不再爭吵,更沒有搶著出戰——

  人人皆可覓得對手。

  趙雲、張飛等悍將悉數出戰,隻有兩個例外,孫堅選擇作壁上觀,命其子孫策出戰馬超。

  兩人皆為十三四歲的少年英雄,陸離覺得自無不可,便答應孫策替父出戰。

  再一個則是料事如神的荀彧,他主動請戰,攔住李儒和賈詡,以免兩人出手幹擾戰事。

  此戰,從日入中天,殺到日落西山。

  何止大地千瘡百痍,連號稱萬年不倒的函穀堅關都布滿裂痕,士卒們第一次知道,原來眼界束縛了他們,人真能踏入天地神祇才能踏足的領域。

  在此期間,有人重傷敗走,亦有人輕鬆取勝、收刀而歸,不願以多淩少,這是屬於強者的高傲。

  “本以為能在此揚名,現在來看……”

  潘明看著下方艱難取勝、連站立都不穩的杜克,搖了搖頭,心道:幸虧奪到了傳國玉璽,拿到了一定的劇情參與度,否則,又要被陸離甩開一大段距離了。

  一念至此,潘明將視線投向身側,這個世界中,沒有比陸離更大的贏家了:起於微末,揚名函穀。

  “終於來了。”

  而陸離沒有在意這些,因為,他看到一道赤金色光影橫渡大河,氣勢滔天,生怕別人不知他已來到此處。

  “董賊授首!”

  隨著怒吼,一柄宛若流星的畫戟從天而降,砸中董營轅門後去勢不減,正中大帳,碎屑漫天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