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同行向神都
作者:神秘的行星      更新:2021-08-19 18:31      字數:4256
  夜間密談讓潘明的心情頗為輕快,畢竟董卓就像一座大山一樣,盤亙在心頭,天曉得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莽夫何時會入京。

  而今,情況終於有了改變。

  內有西園八校尉部、北軍五營,外有並州軍作為強援,隻要接下來不出什麽大亂子,局勢就穩了!

  不過,放鬆之餘潘明又想到了另一個兄弟:杜克。

  “這家夥應該在劉皇叔身邊吧,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相遇。”

  跟陸離一樣,他同樣以為杜克跟了劉皇叔,畢竟對方也是條潛龍,哪怕現在手中無甚兵權,依舊不可小覷。

  而數十步外的廂房之內,陸離困意全無,他覺得路過荀氏所在的高陽裏,不親自前去拜會一番,心中頗為遺憾——

  絕世猛將有何風采已經見識過了,這頂尖謀士又如何,是否能做到舉手之間改變天象?

  可惜,此行乃秘密入京,不得招搖行事……

  早間。

  雞鳴之時,被安置在同一座院子內的三人用柳枝和青鹽簡單洗漱了一下,又隨意吃了些幹糧,準備上路。

  對於武將來說,一夜不眠沒什麽影響,此刻,陸離仍覺精神飽滿,而黑鬃馬就不一樣了,大腿纖細、兩股幹癟,不僅是它,趙雲與張遼的坐騎也是如此,瘦弱、矮小——

  馬高八尺為龍,五尺九寸為良馬,而這三匹馬僅有五尺七寸,坦白來說,這要是放到並州,連做軍馬的資格都沒有。

  再加上陸離等人身材昂藏,騎上它們之後,總給人一種故意扮醜的感覺,但在中原地區,隻有騎這種馬才不會被人注意。

  “嗷嗚嗚……”

  黑鬃馬發出嗚咽,不斷用腦袋蹭著陸離的手,事實上,以它招搖的性格,要不是主人許以重利,怎麽可能接受這種造型?

  “安靜,等到了雒陽之後放血讓你喝個痛快。”

  光華內斂,神物自晦。

  大將軍何進派來的秘使顯然是個方士,有能力改變坐騎的外貌,並保證不影響其本身。

  若非如此,一行人也不可能這麽快就到達潁陰。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待在馬廄內吃草的另外兩匹馬已經豎直了耳朵,直勾勾地盯著陸離,口中同樣發出類似狼嚎的聲音。

  沒錯,張遼與趙雲的坐騎都喝過血、陸離之血。

  每次相聚宴飲時,他都會離席一段時間,在草料中摻點料,久而久之,每匹馬都變成了神駒,靈智雖不及黑鬃馬,但也遠超凡俗。

  同時,由於找不到原因,呂布等人索性將功勞歸於天外神石,隻有坐騎知道,眼前這個男人能給它們帶來改變。

  “都給我安靜點。”

  因為必須盡快趕到雒陽,陸離沒時間浪費,直接將繩索解開,根本不用伸手去牽,三匹模樣醜陋的“駑馬”就自動排好隊跟在他後麵。

  整個過程,不吵不鬧、連叫聲也恢複了正常。

  辰時三刻。

  五人離開這處宅院,潘明與秘使胯下的坐騎並非神駒,速度卻同樣也不慢,陽翟、陽關,短短兩個時辰而已,就順利渡河,抵達潁川北岸。

  此外,一行人不走官道,以免被有心人看到,隻在鄉野之間縱馬疾馳,中午便徹底離開潁川地界。

  看了一眼前方綿延不絕的群山,潘明沉聲說道:“三位將軍,此行不必翻越嵩山,我們直接過軒轅關,那裏的守將是自己人。”

  嵩山如龍,軒轅如鎖。

  雒陽周圍有八關,分別為:

  函穀、廣城、伊闕、大穀、軒轅、旋門、小平津、孟津。

  此外,還有一座不甚出名的虎牢關,位於滎陽附近,守卒不過百人。

  對於神駒而言,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但張遼還是決定聽從安排,沉聲答道:“那就煩請使者帶路了。”

  “將軍客氣。”

  就這樣,眾人再度回到官道。

  兩側山崖怪石嶙峋,山勢雄偉險要,道路曲折盤旋,正印了那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望著無邊無際的群山,秘使介紹道:“此地是雒陽東南部的險關要道,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不愧是大將軍。”陸離聽懂了暗示,笑著附和道:“若此關落到閹黨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軒轅如鎖,所言非虛。”

  這時,沉默少言的趙雲也忍不住接過話茬,他確信,隻要給自己五千精銳駐紮於此,縱使來十萬大軍,也絕不可能攻破。

  三言兩語之間,一行人來到關口前。

  戎馬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

  被兕甲兮跨良馬,揮長戟兮彀強弩。

  漢室江山已搖搖欲墜,此言不假,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軒轅關乃守衛國都的重要屏障,士卒皆為軍中精銳,並且個個身披重甲、持戟佩刀。

  而在場五人中,陸離、趙雲、張遼都領過兵,絕對算得上行家。

  朱旗絳天、氣勢恢宏,若狼騎銳士下馬作戰,勝負也不過五五之數。

  一念至此,陸離收回視線,從懷中掏出能夠以假亂真的驗、傳,遞給守卒。

  “遊俠?”

  “嗯。”

  麵對詢問,陸離點了點頭,他們頭裹幘巾,腰掛短刀,再加上身塊高大,確實不像普通的黔首百姓。

  不等守卒繼續詢問,一名得到暗示的小校快步走來,看架勢似乎是準備親自勘驗——

  攤開驗、傳,核對樣貌。

  “走吧,莫要惹事生非。”

  “另外步行通關,不得縱馬奔馳。”

  片刻之後,五人順利通關,中途沒甚波瀾,畢竟,那名小校檢查得再仔細,也隻是做給外人看。

  至於不得縱馬過關這條規矩,沒什麽好說的,行人皆是如此,照做就是,反正用不了多長時間。

  與此同時。

  山崖下,一名很有書卷氣的男子手牽駑馬,站在官道旁賞泉。

  相傳,高祖劉邦率領大軍欲奪取潼關時,曾路過這裏,卻因人困馬乏、滴水不見,遂拔出配劍劈向山崖,結果噴出一股泉水,故而得名:劍引泉。

  不過,佇立了沒多久,他耳郭微動,側身看向道中,聲音細若蚊呐,卻十分清晰:

  “三位將軍,通關之後向西北行,過了緱氏、偃師二縣,便是雒陽了,百餘裏而已。”

  “兩個時辰可至。”

  在秘使說話時,陸離突然眉頭一挑,抬眸道:“有人在窺視。”

  “士子?確實不凡。”

  話落,張遼看向潘明:“行蹤暴露了。”

  “京城大亂,沒人會注意我這個小人物。”

  “那就是入城時被盯上了。”趙雲神色如常,“應該是潁陰荀氏的人。”

  一行人出了並州以後,隻在潁陰縣停留過,而其餘時間都在鄉村野道上趕路,根本不可能暴露。

  “汝潁多奇士,果然名不虛傳。”

  陸離本來遺憾未能拜見荀氏八龍,而今卻有人主動在此等待,心中不禁有些喜悅,同時也在好奇對方的身份。

  八龍中最年輕的荀旉?

  亦或者,八龍的子侄輩。

  不遠處,見要等的人注意到了自己,荀彧淺淺一笑,隻是這一笑,他那張在人群中顯得平平無奇的臉,陡然變得生動起來,身上的書卷氣息也愈發明顯。

  “文若見過諸位將軍。”

  陸離拱手還禮,心中暗道:有點耳熟,字文若,姓荀。

  荀文若?

  荀彧!

  一個名字浮現在他腦海中。

  同樣被鎮住的還有潘明,他比陸離更加了解荀彧,不隻是因為提前做了大量準備,更是他目前的處境:投靠典軍校尉曹操。

  荀彧,三國時期頂級謀士,被孟德公稱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

  從去年開始,潘明就在盤算,能否提前把郭嘉、荀彧、程昱,這些會在後世投靠主公的人拉攏過來。

  尤其是荀彧,名頭甚大!

  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他便是荀二龍、荀緄之子。

  高武版三國,能自號“神君”、“八龍”,並被世人認可,這得是什麽樣的人物?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此時此刻,不等荀彧開口,潘明與陸離就已將其視作自己人了。

  “荀氏族人?”

  秘使眉頭一挑,他已將五人所在的區域與外界隔開了,路人從旁經過,根本不會注意,更聽不到聲音,而眼前這個年輕士子卻能將其無視。

  “潁陰荀彧,入京赴任守宮令。”

  聽得對方報上家門,秘使暗自鬆了一口氣,荀氏家風嚴謹,絕不會投靠閹黨,此人並無惡意。

  而在場眾人中,趙雲是最尊重讀書人的,他拱手還禮後,問道:“荀先生所來何事?”

  “道路不靖,想與諸位結伴同行。”

  荀彧態度謙和,哪怕知道他不簡單,也不好出言拒絕。

  張遼不禁看向陸離與潘明:

  一人是丁公的女婿,部分程度上代表著丁公,一人是曹操部下,部分程度上代表大將軍何進。

  “求之不得。”

  “先生請。”

  兩人紛紛表明態度。

  見狀,張遼亦是點了點頭,他認可對方潁陰荀氏的身份,更對自身實力,以及自己這一行人的實力有信心:什麽鬼魅伎倆,翻手可破。

  光華內斂。

  很顯然,荀彧的手段比大將軍秘使還要高明,揮手之間,整個人又變得平平無奇起來,胯下駑馬亦是。

  不管陸離等人以何等速度縱馬奔馳,他也能跟上。

  當然,過了軒轅關就屬於天子腳下了,閹黨在此耳目甚多,眾人心中有數,百裏的路程走了足足兩個時辰。

  中途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路過雒陽近郊的緱氏山時,荀彧與趙雲都下馬步行了一段路,畢竟,大儒盧植曾在此廣收門徒:

  白馬將軍公孫瓚、皇室宗親劉備……

  起初潘明不太理解趙雲的做法,直到陸離略微解釋了一下,他才知道,這個世界的趙雲竟有兄長,與劉皇叔是同窗多載。

  雒陽,又作洛陽。

  因漢以火德,遂改“洛”為“雒”。

  乃古之名邑,經西周、東周、戰國、秦、前漢,再到本朝,曆史何止千年,加上曆代對之皆有擴建,占地極為廣闊,方圓足有百裏。

  “天下之中,九州腹地。”

  看著眼前這座雄城,陸離心中感慨最多,他來到這個世界已有一年了,始終待在並州,不曾踏入中原一步,經常於夢中想象它如何壯觀。

  “天下第一城,當之無愧。”

  潘明久居於此,卻很少打量這座城市。

  夕陽下,寬闊高大的城門如同傳說中的南天門一般,高十丈,寬五十餘丈,可容納數十駕馬車並排而行,而像它這樣的城門,還有十一座,以合十二天幹之數。

  若不是神石使世界發生異變,恐怕征發百萬黔首,用百年時間都無法將其築成這樣,更別提整座都城了。

  另外,大都無防,自秦以來,無論是前漢,還是現在,都城就不設置外郭。

  換而言之。

  雒陽沒有用作防禦的外城,過了七裏橋便是內城。

  上東門、中東門、望京門。

  正對著陸離等人的這一麵共有三座門,離七裏橋最近的為七裏門,但負責帶路的秘使、潘明卻選擇了最遠的望京門。

  至於原因,無它耳。

  負責戍衛望京門的軍候是大將軍一黨,準確來說,應該是典軍校尉曹操的門生,他看到潘明之後,無需眼神交流,瞬間會意,立刻帶了數十甲士出門,勘驗文書。

  其實,就算路過由十常侍把控的城門,陸離等人照樣能過——

  對於他們而言,在大本營並州偽造幾道身份很難嗎?

  但,一切以慎重考慮。

  除此之外,隨行的荀彧也沒有受到什麽嚴格盤查,走了走形式,直接被放行了。

  望著六人離開的背影,守城軍侯不覺心道:三位並州豪傑、一位潁川士子、一位身份更加神秘的雒陽人士……

  這時候,潘明似乎心有有感,回眸看了軍侯一眼,對方急忙收斂表情,帶著部曲盤查擁擠出城、入城的百姓。

  荀彧坐在馬背上,晃晃悠悠,一派恬然自得的架勢,慢悠悠道:“諸位無需擔心潛藏在附近的暗探,他們什麽都沒有看到。”

  “有勞荀先生了。”

  秘使承了這個情,視線從陸離三人臉上掃過,拱手道:“在下的任務已經完成,需趕緊向大將軍複命,諸位先去孟德公府上歇息。”

  說完,便化作黑霧融入了深濃的冥暮之中。

  “諸君請隨我來。”

  “孟德公的府邸離此處不遠,在銅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