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相見歡
作者:神秘的行星      更新:2021-08-19 18:31      字數:2119
  京觀?

  陸離心中一突。

  這東西張遼曾跟他詳細說過,不可否認,築京觀有好處,而且還不少。

  第一,可以顯示軍威和戰功,提高軍隊士氣;

  第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震懾後來的入侵者,以及正在攻略雁門郡的休屠各胡;

  第三,把敵軍的屍體堆積起來,用石灰、黏土封住,能有效減少瘟疫的發生。

  可是,張遼也說很多士大夫、百姓畏懼,甚至反感這種行徑。

  黔首見識少,聽到官軍用敵人的屍體堆了一座小山,自然會心生恐懼,而士大夫則是覺得此舉有傷天和,他們認為國家動武是為了禁暴、築京觀這種行為過於野蠻……

  一念至此,陸離下意識地看向身後,好不容易把趙雲拐帶過來了,結果主公卻來了這麽一出。

  沒辦法,隻能盡力去解釋了,畢竟趙雲的態度很明確:

  從忠義之所在。

  結果,陸離剛把語言組織好,就聽到耳邊傳來趙雲暢快的笑聲。

  “此舉甚妙。”

  “丁別駕此舉甚妙!”

  連續讚了幾聲。

  事實上,在趙雲看來,皇甫嵩那樣的做法,絕對是有悖道義——

  為炫耀軍功,將張角的屍首從棺槨中剖出,戮屍以泄憤的同時,下令將黃巾軍和百姓的屍體混在一起築成京觀。

  而眼下不同,匈奴人犯下了十惡不赦的屠城之罪,將其築成京觀,完全是正義之舉。

  更何況,大漢與匈奴是世仇!

  見趙雲心無芥蒂,陸離暗自鬆了一口氣,沉聲說道:“子龍,主公便站在營外,隨我一同前去拜見吧。”

  “孟明,你許久未歸,可是讓我與主公好等。”

  這時,張遼快步迎了上來。

  丁原則佇立原地,含笑撫須,尤其是看到陸離腰間掛著一顆鼓囊囊的事物之後,臉上笑意更盛。

  如此,左賢王、穀蠡王,這兩個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盡數被他收入囊下,隻待奏明朝廷、使者前來宣讀詔書了。

  兩道視線交匯。

  趙雲躍下馬背,隻見來人身著明鎧亮甲,麵容雖儒雅,但那股猛鷙之氣即便隔著很遠,依舊能夠感受得到。

  而張遼見多出一人,生得雄壯魁梧,卻態貌謙謹,仿佛士人一般,不禁眼前一亮,問道:“此君誰人也?”

  “子龍,這位是吾兄張遼。”

  陸離牽著黑鬃馬走來。

  聞言,一旁的趙雲拱手行禮,態度不卑不亢,“見過將軍。”

  緊接著,陸離開口介紹道:“兄長,這位義士姓趙名雲,冀州人士,與我在追賊途中相識。”

  冀州?

  主公果然沒有猜錯。

  見陸離態度如此鄭重,又將人帶到了大營之內,張遼心中瞬間有了數,亦拱手回禮:“張遼,雁門人士。”

  就這樣,兩人也算彼此見過了,而接下來,陸離簡單敘說了一下追賊的經過。

  “你與白馬義從在幽、冀二州邊境起了衝突?”

  張遼滿臉詫異,他著實沒想到,才一日不見,自家兄弟竟然跟都亭侯公孫瓚起了矛盾,不由得問道:“可曾處理幹淨?”

  “……”

  陸離再度看向趙雲,心中一陣尷尬,本想說:兄長放心,這群搶功之人被小弟盡數殺了。

  最後,他隻是含糊其辭道:“沒有留下痕跡。”

  畢竟,話要說回來,趙雲此行北上的初衷並非投軍,而是確認那顆首級是否真為匈奴穀蠡王,隻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與陸離深交之後,他心中已無任何疑慮。

  “都亭侯公孫瓚沒有約束部將,縱使他知曉原委又能如何?”

  丁原向來雷厲風行,見陸離帶人回營,索性走了過來,恰好聽見三人的對話,不以為意道:“若是敢來並州,剛好也叫我領教一下那白馬義從究竟有何神異之處。”

  並州狼騎大戰白馬義從?

  狼騎能做到夜行千裏,仍不覺疲憊,雖不知正麵作戰能力如何,但絕對不差,要知道,那裏可是猛將如雲,光是一名騎督(千夫長)就能與尋常武將爭鋒。

  至於白馬義從,與坐騎性命相連時,可以爆發出數倍於平常的實力,由此推斷,將兵者亦非等閑之輩。

  丁原不知陸離心中所想,隨口寬慰了幾句,引著他們朝中軍大營走去,路上偶爾與趙雲談上幾句,態度頗為和藹,一派長者氣度。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至此,陸離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而剩下的就靠主公了。

  求賢若渴、竭誠待下。

  身為一名雄主,丁原身上自然不缺這兩種特質,不多時,便與趙雲相談甚歡,加上陸離從旁暗示,對方有擇主之意,心中愈發不舍,差點就當場許以官職了。

  不過,終歸是理智占了上風,他見趙雲無坐騎傍身,許諾要贈其一匹大宛名馬。

  而陸離之所以一見麵便能封觀,不僅有張遼代為引薦的原因,更是因為他親率兩名隨從,逆著亂軍而上,直接表明心跡。

  不過,即便是這樣,趙雲的心中依舊十分滿意。

  正如陸離先前所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遇到一個賞識自己,並且雄才偉略的明主,確實值得慶幸。

  在這種賓主盡歡的氛圍下,一行四人進入大營。

  丁原屏退左右,叫親衛去帳外守著,不許閑雜人等靠近,這才問陸離道:“可曾取下賊酋首級?”

  “正要獻於主公。”

  話落,陸離解開黑囊,取出一顆凍硬的腦袋。

  由於二月天氣酷寒,首級尚未腐爛,可以輕易辨認出對方的身份。

  丁原大喜,接過來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說道:“此行大獲全勝,隻待解了雁門之圍,便回師掃滅黃巾餘孽,還並州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突然聽聞黃巾餘孽,趙雲眼中劃過一絲擔憂,相比於異族,他認為善於蠱惑人心的太平道更值得警惕。

  而陸離同樣想盡早回師,於是,當即提議道:

  “主公,依末將看來,隻需將穀蠡王、左賢王的首級高高掛起,叫休屠各胡的頭人知曉,匈奴大勢已盡,雁門之圍自解。”

  話落,許久未曾說話的張遼正色道:“不必如此麻煩。”

  三道視線齊齊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