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遍地黃巾(一)
作者:神秘的行星      更新:2021-06-05 00:37      字數:2268
  路用旌節,無節者,有則不達。

  早在先秦時代,便有一種名為【節】的憑證,由竹板製作而成,上麵刻著個人信息、相貌特征,如果出門在外,沒有帶上這類信物,就將麵臨舉步維艱的困境。

  而到了漢朝,規矩更加嚴格:通達天下者,必有節,傳輔之。

  “在下季忠,原公亭亭長。”

  “陸孟明,遊學士子。”

  兩人都在打量對方——

  穿著袴、褶,頭頂沒有束冠,隻裹了幘巾,這亭長看上去頗為幹練。

  而季忠的視線在陸離腰間頓住了,環首刀!

  這是漢軍製式武器,怎麽會出現在遊學士子身上?

  眼神中閃過一絲警惕,下意識地,季忠將手搭在劍柄上,兩名亭卒更是攥住長矛,舉在身前。

  “如今世道不寧、道路不靖,家父特意為我準備了一把環首刀防身。”

  說著,陸離將手伸進懷中,摸出一塊木板、一本紙冊,麵對三人審視的目光,渾不在意道:

  “節、傳在此。”

  聞言,一名亭卒走了過來,雙手接過憑證,接著,轉呈給亭長。

  而陸離從馬背上躍下,一邊輕撫黑鬃馬的脖頸,一邊做自我介紹:

  “家父平陶縣門下賊曹,季亭長可以叫我陸離。”

  “陸君之子?”

  顯然,季忠聽說過陸詡,並且非常客氣地稱其為君,隻不過,視線依舊在竹板以及陸離臉上徘徊,這盡職盡責的架勢,著實罕見,估計是把他當成不軌之徒了。

  【離,長七尺五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

  陸離,身高七尺五寸,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留著好看的短須。

  在沒有攝影技術的年代,便是如此,詳細描寫相貌,以便查驗。

  而這個時候,季忠已經確認眼前這個青年,就是【節】上描述的人,但他依然沒有完全放鬆警惕。

  因為,【傳】同樣很重要,並且描述得更加詳細、更為難得,需要有名望的人幫忙擔保。

  畢竟成年男子有繳稅和服役的責任,朝廷為了阻止人口大量流動,自然會提高門檻。

  可能是察覺到陸離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亭長低下頭,一目十行——

  【中平四年,平陶縣士子,陸離,年貳十,因遊學所需……恐所在關鎮,不練情由……】

  進一步寫明籍貫、年貌、外出原因,以及大量套話。

  視線飄向最後幾行。

  【保人陸詡,平陶門下賊曹】

  【保人符興,平陶縣丞】

  【款:陸離所將人畜,保並非寒盜誆誘等色(證明所帶人畜來路合法)】

  最後是縣令的印章,以及批示:

  任去!

  看到這裏,亭長季忠才將文書合上,雙手呈遞過去:“郎君,請隨我來。”

  “嗯。”

  陸離點了點頭,準備休息一夜,等黑鬃馬飽腹後再上路。

  至於身後的黃巾軍,最快也得明天中午才能抵達這裏——

  原公亭,得名於原公水,長達數十裏,屬汾水支流,已不屬平陶縣管轄,而歸汾陽,隻要明早坐船渡了河,有天塹阻攔,自此便是海闊憑魚躍,可直奔雒陽,去見一見這天下諸侯!

  除此之外,這裏還是前往汾陽的必經之地,不出意外的話,護衛周俊也會來此歇息,到時候便知陸詡是生是死。

  唉……因果既定。

  陸離也不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暗歎一聲後,心中已有決斷——

  若陸詡沒能挺過去,那就將他安葬在一處山清水秀之地,自己努力聞達於諸侯,名留史冊、光宗耀祖。

  若陸詡命數未盡,盡心侍奉,當個漢朝大孝子,又如何?

  念及此處,整個人瞬間輕鬆了很多。

  在亭長的帶領下,進入亭舍。

  由於汾陽是大縣,不僅當做路標的華表修得高大氣派,亭舍也占地頗廣,甚至有一條青石板階梯與官路相連。

  不用人招呼,兩名亭卒主動將黑鬃馬牽進了旁邊的馬廄。

  而踏入大門後,季忠總是有意無意地瞥向陸離挎在腰間的環首刀。

  “郎君是讀書人,應該知道在亭舍私鬥是重罪吧?”

  陸離點了點頭:“知道。”

  大概是外表過於俊秀,加上風雪吹洗後,狐裘潔淨如新,亭長覺得陸離確實是個人畜無害的普通書生,便不再多問。

  這是一間小院,一個身穿窄袖胡服的青年正在給獵物剝皮。

  三隻灰兔、一隻獐子。

  季忠主動介紹道:“龐春,本亭的求盜。”

  “見過貴客。”

  胡服青年放下短刀,拱手行禮,頗為客氣,見陸離拱手還禮後,更是將剝完皮的獐子遞給亭長:

  “雪勢漸大,亭舍中安置了不少人,委屈貴客擠一擠了。”

  “這獐子當做賠罪。”

  說完,還朝陸離笑了笑,客套道:“二月的野味就這樣,秋膘已盡,烤著吃有些柴,勿怪。”

  這……

  事實上,陸離本想給點馬料錢,在亭舍內隨便湊合一夜。

  然而,現在卻欠了人情,隻能將為數不多的盤纏分出一些來了。

  正當他將手伸進褡褳,準備掏錢時,亭長季忠似乎有所察覺,笑著說道:“鄉間野味而已,不值幾個錢,另外,剛才在亭外多有怠慢……”

  不待陸離分說,徑自上前引路。

  胡服青年憨厚一笑,繼續料理掛在樹上的灰毛兔子。

  民風淳樸啊!

  陸離暗自感慨了一句,轉身朝房間走去。

  不多時。

  墊了一層棉布的房門被推開。

  融融暖意撲麵而來。

  屋內燃了兩堆地灶,七八個人圍成圈烤火,一邊嚼豆子,一邊閑談。

  這才是尋常百姓進入亭舍後的待遇,能給幾捧豆子、幾碗熱湯已是仁至義盡了。

  要知道,亭舍最重要的功能,還是招待出差的官員,陸離能被人盡心對待,全是看在陸詡這個門下賊曹的麵子,以及士子身份。

  有人見陸離衣著不凡,熱絡地招手喊道:“小兄弟,坐這裏。”

  “汝等莫要呱噪!”

  “生事者,必嚴懲!”

  話落,季忠環視四周。

  一時間,亭長威嚴畢露。

  不過,待亭舍內安靜下來,他又笑著為陸離引路,走到更為幹淨西側,並掏出火石,親自幫客人生火。

  “郎君稍等,我去拎壺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