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 益州謀劃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258
  卻說益州牧劉璋在滅了吳氏一族之後,封禁了成都四處城門,截斷了各處交通要道,又大肆抓捕吳氏餘孽,兩三日間,牽連數百人下獄斬頭。連其弟劉瑁也被軟禁在了家中,兄嫂吳氏更是被嚴加監管了起來,輕易不得探視。

  有細作來報,說吳班逃出了成都,劉璋自然大驚失色,要是真如細作所說,隻要吳班回到雒縣大營報知吳懿,恐怕後者不日之內就會舉兵造反,而其手下近十萬大軍皆是益州軍的精銳,而城中原本和吳家交好的士族也有不少,恐怕成都就危險了。

  慌亂之下,劉璋也無辦法,急忙召幾個心腹文武議事。聞之,眾人臉色皆是不好,許靖道:

  “主公,如今局勢,全因閹宦之輩而起,不如殺之以平息禍患,老臣與吳懿算是有些交情,願舍下一張老臉前往吳將軍為主公說和。成與不成,皆看天命。”

  劉璋聞言,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道: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乎?”

  許靖答道:

  “別無他法!”

  劉璋沉思半晌,總算是下定了決心,道:

  “如此,就拜托先生了。”

  “諾。”許靖聞言,與其餘幾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轉過一絲笑意來。不管此番之後益州會如何變化,總算是取出了一根攪屎棍,總不是一無所獲,隨即臉色又凝重了起來。雖然在劉璋麵前這般說話,但他卻是沒有絲毫的把握,畢竟毀家滅族的大仇不可能說不報就不報。

  大將劉璝道:

  “主公,眼下吳懿欲造反,主公不可不防。城中隻有兵馬三萬人,其中還有萬餘是新兵,又有數千人曾是吳懿的舊部,其心不知若何。可用士卒不足兩萬人,戰將更不過三五人罷了。而吳懿手中大軍近十萬,皆是百戰精兵,若其全力前來攻城,末將並無把握守住城池。”

  “為主公安危計,還請主公從他處調兵相助守城,否則後果難料。”

  劉璋臉色又難看了幾分,道:

  “璝叔,何處還有兵馬可用?”

  劉璝答道:

  “主公,眼下益州之內,除了雒縣吳懿部曲和成都城中精銳以及各郡郡兵之外,便隻有白水關楊懷將軍處有大軍三萬人,以及梓潼嚴顏將軍處有大軍兩萬人。若想保證萬無一失,不如調二將入成都鎮守。如此,必能保得成都不失。吳懿部曲,皆是益州人馬,糧草兵械皆由主公供應,若能在成都城下拖住賊眾一月,賊眾必定不戰而敗也!到時,主公一聲令下,吳懿可擒矣!”

  “不可。”話音剛落,就見一人急忙道:

  “主公,白水、梓潼皆是要地。梓潼之外,便是巴郡閬中城,巴郡郡守黃權便在此地,手中大軍亦有兩三萬人,若是無人鎮守,巴郡大軍長驅直入,輕則廣漢大郡不保,重則被其攻入成都,悔之晚矣!而白水關之外,便是荊州牧劉表的治下,當初老主公於此關設立大軍,便是為了防備此人。若是輕易調走大軍,若荊州兵馬趁火打劫,如之奈何?”

  劉璋聞言,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許靖卻是斷然道:

  “如今情勢已急,當先急而後緩。黃權、劉表之輩雖然兵多而勢大,卻遠在千裏之外。而吳懿卻是心腹大患,若不盡早平滅後患無窮。老臣雖然與其有些交情,但是否真能勸得其不反,卻是並無絲毫把握。為今之計,當先處置內患,再應對外敵罷了。”

  董和辯道:

  “文休先生此言差矣!吳懿若反,則雒縣亦無人鎮守,若是再加上安漢之兵,兩路其攻,如之奈何?梓潼險要之地,不可輕棄,否則,便是主公平滅了吳懿的禍亂,亦會為人所趁,到時巴郡大軍分兩路直取成都,誰可當之?”

  許靖剛欲爭辯,卻見劉璝道:

  “二位先生無需辯論,此時某卻有些想法。”

  “哦?”二人皆詫異,劉璝雖然忠勇,但不過是武夫一個,尋常隻知道聽命而為,什麽時候還能學謀士射謀用計了?

  劉璝接著道:

  “主公,梓潼乃是險要之地,易守難攻。當初留嚴將軍兩萬人馬鎮守,便是十萬大軍也不可能攻破。而如今成都城危,不如命嚴將軍領大軍回城,而留五千人馬使一良將鎮守梓潼,巴郡郡守黃權雖有謀略,卻是書生,便是統領十萬大軍也不一定就能打下梓潼。隻要能拖住些時日,隻待主公打退來敵,彼軍自退也!”

  劉璋略喜,道:

  “璝叔所言有理,就依此計而行。隻是何人可當得守城重任?”

  劉璝道:

  “梓潼副將張翼,文武雙全,膽略不凡,必能當得重任。”

  “好,那就如此。令嚴顏將軍領軍一萬五千,回守成都。以副將張翼為梓潼令,鎮守梓潼要道。”

  “諾。”

  董和眼中轉過一縷憂色,卻沒有多說什麽,卻是開口問道:

  “主公,漢中張富,一直以來皆視益州為仇寇,益州若有變故,則其必然出兵,甚至臣以為此番益州的禍患便是其派人所施的反間計。”

  “而其若要攻打益州,必然會盡全力來攻。巴郡之地,雖有敵人大軍十萬,但郡守黃權卻是文臣,統領大軍卻是力有不逮。而觀其將,也無服眾之人,依臣猜測,若要出兵,張富必然會親自統兵。卻不知可有漢中張富的消息?”

  劉璋聞言搖了搖頭,劉璝道:

  “主公,先生。前番衣帶詔之事發,涼州張魯亦在其上落名。董承等人死後,隻餘劉備、張魯二人在其上,必被曹操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末將曾聽說涼州大將甘寧被張富調往南陽郡鎮守,而漢中上庸等地的大軍亦被調往了南陽,甚至涼州兵馬亦被調往了關中邊境。照末將看來,張富和曹操之間必然有一場大戰。”

  劉璝說著眼前一亮,看著劉璋道:

  “主公,若真是如此,便是吳懿造反,主公亦有時間來平亂。僅憑借黃權一個文弱之輩,如何能當得了大事?”

  劉璋亦是一喜,道:

  “真如此,則天不絕吾矣!”

  許靖道:

  “荊州牧劉表,亦與張富有舊仇,不如遣人請其出兵巴郡,則可使黃權疲於奔命,無力攻打益州;又可平息後患,將白水關楊懷將軍調來成都,幫助平亂。”

  “好。就依先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