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中原兩分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97
  卻說袁譚此人,雖然因為袁尚的儀容和袁紹後妻劉氏的關係,不得袁紹看重,但也絕非無用之人。起初袁紹命其至青州之時,手中隻握有平原一郡,而當時的青州刺史田楷與公孫瓚向善,境遇非常差。

  而袁譚至青州數年之間,北驅田楷,東攻孔融,皆大獲全勝,又借著大勝之威,不過兩三年間就平定了青州之地。又因為審配、逢紀二人親善袁尚,而與二人不睦的辛評、郭圖等人便偏向於袁譚。隻是後兩人在河北的地位與前二者相差甚遠,以至於袁譚一直隻能蝸居在青州之地。手下親信謀士之中,隻有北海人王修一人可用,而武將更是大貓小貓兩三隻,甚至大多武藝還不如袁譚自己。

  忽聞呂布兵敗來投,袁譚自是大喜。呂布雖然名聲不好,但怎麽說也是天下第一號的武將,便是父親袁紹的左膀右臂顏良文醜二將與之相比也是差了一籌。若能得其相助,無異於如虎添翼也!遂親自接見了陳宮一行,與後者相談甚歡,至於接納呂布之事自然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謀士王修聽聞此事,急忙往袁譚府上勸諫道:

  “主公,呂布此人,素來噬主。先侍丁原,後侍董卓,皆被其所殺,後來投靠劉玄德,又奪了徐州。此人虎狼之輩,若是接納於他,早晚必為其所害。”

  袁譚聞言,猶豫不決。洽聞有密信從徐州來,袁紹加袁尚為冀州刺史。當夜,刺史府大宴賓客,有幽州刺史袁熙、鄴令審配、從事逢紀、大將軍文醜前往相賀。袁譚心中一陣刺痛,冀州那是河北四州最為富庶的地方,袁紹的根基之地,地位非同一般,盡管早就有了袁尚出任冀州刺史風聲,但直到今日方才塵埃落定,而二弟袁熙投向了袁尚,這才是最為致命的。

  袁熙素來身體不好,又非嫡子,也沒太大的野心,但其與袁尚乃是一母同胞,最終投向了袁尚亦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袁譚也沒想到會這麽快,於是下定了決心,不聽王修之言,命部將汪昭迎呂布入青州,命其為東萊郡守,對抗曹操。又命人前往冀州報知袁紹。

  謀士沮授勸袁紹殺了呂布,袁紹卻不在意,道:

  “方今天下接在吾手掌之間,區區一個呂布能翻的起浪花來?不過此人打戰確實是一把好手,顯思手下正好無大將恐不是曹操的對手,就讓他助顯思鎮守徐州吧!”沮授遂不再多說什麽,卻暗中命人盯住呂布的一舉一動。

  ……

  呂布敗亡,最大的受益者自然便是曹操。徐州本是大郡,人口密集,糧草豐足。呂布敗走之後,各郡郡守、各縣縣令皆開城獻降。曹操收納降卒,得兵七八萬人,又收攏糧草,得百萬斛。

  曹操又在城中接見大將臧霸,見其威武不凡,心中大喜。許諸見獵心喜,欲與其一戰,曹操自然也想知曉臧霸的本事,遂答應了下來,二將就在校場之上,刀馬相交。戰三十合,不分勝敗,曹操恐二將有失,急忙叫停。許諸乃是營中第一的猛將,臧霸能與其戰至如此,已是不凡,曹營之中眾將士皆對其心服。

  又因為臧霸在琅琊威望甚高,曹操遂加其為琅琊郡守,領兵兩萬防備袁譚。臧霸草寇出身,既得重用,自是知恩。親自麵招降吳敦、尹禮、孫觀等將,曹操又得大軍萬餘人,表臧霸為建威將軍。

  事畢,曹操表名士車胄為徐州刺史,又命心腹謀臣程昱為徐州別駕、下邳郡守,以大將曹仁為鎮東將軍,鎮守徐州,收大軍回成都。

  而大將夏侯淵則帶大軍五萬屯兵官渡要道,防備袁紹。

  自此,中原大戰算是落下了帷幕。整個中原之地,曹操盡收兗、徐二州,隻有廣陵一郡為孫策所占,曹操也沒有率兵征討的意思;而劉備則得了豫州大半,算是接手了袁術的基業,囤積錢糧,招兵買馬,得大軍七八萬人,又因為荊州名士伊籍的緣故,交好了同是漢室子弟的劉表,二人結為了同門,也是羽翼漸豐,不容小覷。

  而自北麵傳來消息,袁紹一統河北之後,曹操也不敢再輕易動大軍剿滅劉備。劉備何等梟雄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等良機,拚命的擴充勢力。

  ……

  涼州,自從張魯為州牧以來,任用賢能之士,治理各郡,兩三年間,政令通暢,百姓安定,也無戰事,府庫也是漸漸豐足了起來。西域諸國,自玉門關一戰之後,再不敢西來,甚至臨近幾國還上交了降表;而各支羌人亦是安分守己,雖然韓遂老謀深算數次挑撥離間,但因為馬超的關係,也是相安無事。

  這一日,張魯於府中召見群臣。文武分列於殿上,張魯端坐在上方,謂之眾臣道:

  “如今大將軍袁紹平定河北,又遣將帶兵入並州,怕是所圖非小,諸位可有良策應敵?”

  聞言,左下首第一位上涼州別駕、昭文將軍閻圃出言道:

  “主公,袁紹一統河北之地,其勢雖大,但所圖卻必不是涼州,而是中原之地的曹操。涼州與並州雖然接壤,但高幹、呂翔、呂曠不過無用之人罷了,如何能圖謀涼州?依某看來,袁紹此舉不過是欲奪關中罷了。”說完,一笑道:

  “恐怕那位鍾校尉應該比主公更著急罷!”

  話音剛落,就見親衛來報道:

  “司隸校尉府有使者至!”

  張魯與閻圃對視一眼,皆是一笑。

  “請!”

  不多時,便引了一人上來。見禮畢,將鍾繇親筆書信送上。

  張魯遣楊鬆安置來使,謂之眾臣道:

  “這鍾元常果然是來求援來了,諸位以為吾是否該出兵?”

  眾臣皆不語,大將馬超道:

  “主公,如今袁紹勢大,若是再得關中,恐怕會圖謀涼州,不如出兵相助。”馬超在隴西練兵,數年之間,成精騎五萬人,卻是一直未有用武之地。如今出言,卻有自己的小算盤,大丈夫功名自靠馬上取,自然有征戰沙場之意。

  大將徐晃亦道:

  “主公,臣亦同意孟起之言,唇亡而齒寒,不如動兵相助,若要攻打並州,末將請為先鋒!”

  二將說完,眾將亦是紛紛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