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會見劉表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248
  劉表正在府中,忽然聽得親衛來報,說城外有使者至,便送上書信一封。

  “呈上前來!”親衛趕忙送上書信。

  劉表接過信來,打開一看,卻見上麵隻有一行字跡:

  “荊州牧劉使君如晤,可敢明日正午襄陽城外一見?”其下落有名姓漢中張元微。

  劉表怒極而笑,道:

  “區區小兒,也敢小覷於吾!汝且下去說與來人,明日吾自會前去,吾倒是要看看這張富小兒到底是哪般人物,也敢覬覦吾荊州之地。”

  “諾。”親衛不敢怠慢,趕忙跑了下去。

  ……

  次日正午,張富親自帶大軍抵達襄陽城下,身邊甘寧、賈詡、張繡、馬岱等將一字排開,又使人前往城門下叫戰,讓劉表出城。

  不多時,隻見襄陽城門大開,一彪兵馬衝了出來,約莫千餘人,過了護城渠,列陣於前。隨後,又有兩三千人拱衛著一行人出來。當中一人,身著金甲金盔,腰挎寶劍,身邊文武環衛,當真不凡。

  待一眾人馬站定,當中跑出一騎來,大呼道:

  “吾主已至,張富何在?”

  陣中,張富聞言,回頭笑道:

  “興霸,可敢與某上前會會劉表?”

  “有何不敢!”甘寧想都沒想就應道,身旁賈詡連忙道:

  “主公,切不可以身犯險,不若引大軍上前。”

  張富傲然笑道:

  “有興霸在,吾何憂也?若是引大軍向前,倒顯得吾心中膽怯,平白失了銳氣。軍師不必多說,吾自有計較。”旁邊甘寧亦道:

  “軍師放心,有某在此,必保主公無恙!”

  賈詡隻得作罷,張富跨馬當先而出,甘寧手握大刀緊隨其後。

  “佑維、伯瞻,汝二人可引精兵做好準備,若有變故,必要保得主公安危。”看著張富兩人的背影,賈詡臉色十分凝重,低聲吩咐了二將兩句。

  “諾。”張繡、馬岱二人應諾,各自招呼著身後的士兵不著痕跡的上前了幾步。

  張富騎馬上前,離荊州軍陣不過一百五十步,停下馬來,大笑道:

  “某已至此,請劉荊州說話。”

  荊州軍陣之中,劉表臉色卻是有些不好看。對麵之人,論資曆、輪職務皆遠不如自己,卻一下就在氣勢上壓過了自己幾分。襄陽城乃是自己的根基之地,自己難道連一黃毛小兒也比不上麽?

  想到這裏,劉表喝退左右蔡瑁等人,隻留下大將文聘在側,同樣出陣五十步。兩人相對百步,張富這才打量了這位漢末的大諸侯,見其約莫五十來歲的樣子,姿貌溫厚而偉壯,盡管身著甲胄金盔,卻是頗有儒者氣度。

  “末學後進張富見過劉使君!”張富微微笑著當先行了一禮,論官職,劉表乃是漢室劉家子弟,封鎮南將軍,領荊州牧、假假節,加封成武侯,高出張富不知不知多少;論學識,劉表更是天下有名的大儒,無論如何,都當得起張富之禮。

  “汝便是張富?”劉表也在打量著眼前這個兵臨城下的年輕人,卻見其麵容溫和,禮節備全,倒是少了一絲惡感。早就聽說此人乃是鄭康成的弟子,如今看來,倒是學到了後者幾分本事。

  “正是。”張富不卑不亢的答道。

  劉表剛欲說話,卻見張富身後一人雙目緊緊地盯著自己,像是要吃了自己一般,便直言道:

  “汝身邊這位,卻不知又是何人?這般盯著吾看,莫非還害怕吾老朽之人害了你家主子不成?”

  張富笑道:

  “此吾父麾下部將甘寧也!吾父聽聞我前來荊州,當心我的安危,便請甘將軍前來護衛。倒是使君身後這位,莫非就是荊州大將文仲業乎?”張富卻也是深深的看了一眼劉表身後的這一員大將。荊州將領之中,若是隻論武藝,文聘或許及不上黃忠、魏延,但若是任張富選擇,便是兩者並在一處,也比不得文聘。

  文聘此人,文武雙全,起先從劉表,深得後者信重,助其鎮守襄陽,震懾北麵諸侯。後隨曹魏,威震荊州、江東,便是關羽、孫權也在其手中占不到任何便宜,常被後人與張遼並列,是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張富不願意在襄陽與劉表死磕,文聘算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有此人在,依照自己手中的兵力,要想奪下荊州,無異於天方夜譚。

  “正是文聘!”文聘應了一聲,隨即低頭不語。

  “當真是一員大將!”張富大讚了一聲,“若是願來吾漢中,以汝為大都督。”

  “多謝張使君抬愛,末將乃是荊州人。”文聘頭也沒抬,便回了一句,便不再做聲。

  忽然聽得旁邊劉表怒聲道:

  “汝這小兒,本以為汝乃是康成兄的弟子,總能學到些本事,不曾想如今仁義禮智信未曾學到,倒是不知從哪學了些惡徒的本事,先興不義之兵攻吾疆土,又於陣前說吾大將。莫非康成兄這幾年卻是老眼昏花了不成?”劉表曾與鄭玄同在“膽錮之禍”中一同被牽連入獄,倒是彼此都佩服對方的學識,有了不少交情,才如此稱呼鄭玄。

  張富卻是不惱不怒,道:

  “使君所言卻是有些無理取鬧了,老師教給吾的卻是正統的儒家的禮節學問,吾自問未有錯處。老師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便是聖人之道。先前吾受天子之命為漢中郡守,使君又何故揮軍攻打吾治下,吾眼下之舉不過是有來有回罷了,倒是與老師看人的眼光無關。”

  “至於文將軍,在荊州自然能得到使君重用,不過卻始終會被蔡瑁等無能之輩掣肘,無法盡其才,吾便忍不住招攬於他,卻又有何錯處?”

  “牙尖嘴利。”劉表狠狠的瞪了一眼張富,“汝要見吾,不知有何話說,若是宣戰,便請回去攻城罷,某自在襄陽城中等候汝大駕。”

  張富卻是搖了搖頭,道:

  “戰爭之事,自有軍師是各將定奪,與吾無關。吾請使君相見,不過是想見一見使君罷了,如今見過,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使君若是無事,便請回城罷!大戰爭奪,各憑本事就是了。”

  張富並不想與劉表多說什麽,多說無益,見了他一麵也算是了卻自己心中那絲絲的名人情節罷了。劉表再怎麽說也是漢末有數的大諸侯,這種感覺不可言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