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二劉退兵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43
  這一日,張富有些恍惚的呆在閬中城郡守府中,嗬退了前來拜訪的官員和士人,連甘大等親近之人都退了出去。張富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前世今生,自己第一次有了這種感覺。

  拿著手中的信件,隻感覺字字如千金。建安二年九月初十,糜氏於南鄭城中誕下一子。信中還提到一事,糜氏產子前夜南鄭城中有金龍騰空之像,城中多有人見得,這倒是讓張富有些好笑。這種荒誕的事情,他自然是不信的,隻是不知道是哪個家夥弄出來的這一出。

  張富從案後站了起來,急匆匆走到門前,伸出手就欲開門出去,隨即又頹然的放下了手。真想不顧一切回南鄭啊,但戰事不結束,又怎麽可能離開。回到台上,伏於案上,提起筆,卻是一個字也寫不下,心中千言萬語最終隻匯成一句“保重身體,吾即日便歸!”

  “甘大!”

  “在!”甘大急忙跑了進來,臉上的喜色似乎比自己娶婆娘還高興。主公有後的消息,這對於效忠於張富的一眾文武來說無異於天籟之音。

  “你命人將此封書信快馬加鞭送回南鄭,交到夫人手中。”

  “諾。”甘大趕忙接過信,跑出了大殿,命人送信去了。張富卻是整頓精神,暗道:也是時候結束巴郡戰事了,隻是不知朐忍戰事如何?

  就在此時,忽然見得剛剛跑了出去的甘大又跑了回來,而且看著比先前還急切的樣子。

  “主公,大喜啊!”

  “又有何事?”

  “主公,朐忍來信,勝了。”甘大說著,忙不迭的將手中的信件遞給了張富。張富接過一看,頓時大喜。卻見上麵寫道:“朐忍大勝,荊州大軍覆滅大半,隻餘劉磐等將率殘兵逃竄。”

  “去請公衡來。”

  “諾。”甘大又跑了出去。張富心中卻是一片波瀾,想什麽來什麽,我的好兒子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朐忍已勝,想來劉表也該退兵了罷!

  不多時,甘大引著黃權至,後者也是一臉喜色,想來已經知曉了消息,行了禮,便恭賀道:

  “恭喜主公了,此番卻是雙喜臨門了!”

  “同喜同喜。”張富並不掩飾心中的激動於興奮,“公衡啊,此一戰之後,劉表、劉璋再無興兵來犯的本錢了。巴郡穩如泰山。”

  黃權又道:

  “主公,眼下劉磐、金旋已敗,嚴顏退走,四路大軍攻巴郡,如今已破三路。剩下一路吳懿攻安漢,卻是被張將軍死死擋住。隻是這一路大軍也是最多,主公以為當以何策破敵?”

  張富卻是看到了黃權眼中的一縷精光,知道後者是在打量自己的心思,笑了笑道:

  “公衡啊!你可是有些聰明過了頭啊!”

  “主公此言何解?”黃權一臉茫然無知的樣子。

  張富瞥了一眼黃權,道:

  “你會不知?劉表敗去,劉璋獨木難支,想來不久之後就會撤走,又何須我動兵破敵?你心中之意,怕是想知曉我是否乘勢出兵益州吧!”

  黃權聞言,訕笑了一聲,卻沒有開口說話。

  張富卻是搖了搖頭,道:

  “動兵是不可能的了,漢中底蘊不足,又連年大戰,雖然勝多敗少,甚至還得了涼州巴郡,但卻是將家中的餘糧都耗盡了。益州牧劉璋雖然暗弱,但益州之地承平多年,府庫豐足,又有嚴顏、吳懿等將一位助臂,帶甲之士十餘萬,非一戰可下。若是取之不成,反被牽於泥潭中,可就得不償失了。眼下之計,駐軍自守,勵精圖治,豐盈府庫,方是上策。帶來年準備妥當,再一舉拿下益州全境便是。”

  “主公所言甚是!”黃權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他還真怕自家主公打了勝戰之後,又想乘勢取了益州呢!畢竟巴郡之地新得不久,人心本就不穩,又經曆了此番大戰,若是再動兵鋒,恐怕巴郡自身就該動亂了。

  ……

  半月之後,前方終於傳來了確切的消息。劉磐敗走之後,直接棄了魚複,退回巫縣,以大將黃忠為主將,橫兵於江上,鎮守巫縣,楊阜亦不敢妄動,命大將馬超鎮守魚複,兩家對峙。

  又過,數日,漢中亦是傳來了消息。大將王威從房陵退兵,直接撤回了宛城,甚至攻打曹操的大軍也有撤回南陽的跡象。楊阜還在信中匯報了一件事,劉表以其子劉琦、章陵太守蒯祺為使,前來巴郡議和。使者一行已過了朐忍,楊阜親自命人送來閬中。

  荊州使者一行還未抵達閬中,張富又收到了安漢的消息。原來,自朐忍大勝的消息傳到安漢之後,益州大軍攻城之勢便緩和了下來。但在之前的這段時間,安漢城下的土地都被血水給染紅了。益州兵馬至少倒在這裏了兩三萬,而城中損失雖然少一些,卻也死傷萬餘人。甚至,若非江州大軍前來支援,而張任、孟達等將死戰,恐怕這安漢城還真有被攻下的可能。

  不過,隨著巴東大勝,攻城也開始偃旗息鼓了。吳懿大軍有了撤走的跡象。張任不知張富心思,自然也不會就這般讓吳懿撤走,派斥候死死的盯著吳懿大軍,打算隻要其一有撤走的跡象,便率兵銜尾追殺。

  但令張任沒想到的是,這吳懿退兵也有一套。整日命其侄吳班領兵在城下叫戰,張任不知虛實,自然不敢輕易開城門出戰。但張任萬萬沒想到,就這兩三日間,吳懿大軍已經盡數撤走,回了蜀中。而留下掩飾的吳班率領的五千人馬,又都是騎兵,想要撤走,即便張任手下兵將比其多處數倍,也是追之不及了,張任在信中也是頗為惋惜。

  讀完長長的書信,張富總算是將心徹底放了下來,巴郡之戰總算是結束了,不過還有未竟之事。巴郡士族的處置、戰死將士的撫恤、有功之臣的封賞、還有荊州使臣,都是當務之急。另外,一場大戰下來,好不容易安置好的難民和本土百姓的矛盾又顯現了出來,整個巴郡就是巨大的火藥桶,任何一絲的閃失都會使其爆炸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