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阜聚兵破劉磐(八)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232
  “大兄小心。”馬岱眼尖,大呼道。馬超卻是不慌不忙,從腰間摸出一物來,扔向前去。卻是一根繩子係了一個鷹爪模樣的武器,卻是傳自伏波將軍馬援的秘傳之術“飛撾”。隻見這鐵爪剛好撞上迎麵飛來的鐵箭,二者一齊跌落在地上。馬超一招手,鐵爪便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黃忠一擊不中,也不遲疑,與劉磐一齊回歸本陣。馬超追之不及,亦收兵回城。眾將皆讚馬超武藝,馬超卻是有些羞慚道:

  “超自以為一身武藝,天下大可去得,不曾想今日遇到一名荊州無名之輩,竟然也拿其不下,果真人外有人啊!楊將軍,此番賭局卻是某輸了,願聽將軍調遣。”說著,躬身下拜。

  楊阜趕忙扶起馬超,道:

  “將軍武勇,天下皆知。賭局之事自不必再提,隻是這朐忍小城,巴東之地,關乎主公大業,還望將軍不吝相助。”

  二人說了幾句,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若是張富知曉這一對生死仇敵,冤家對頭竟然成了莫逆之交,想必也會有些自得罷!

  看著城外大軍退去,想必是回營商議對策去了。楊阜亦召眾將回營,商議破敵之策。回到大帳之中,馬超乃引馬岱入見,眾將皆讚馬家滿門豪傑。

  “將軍,先前曾言有破敵之計,不知是何良策?”馬超有些忙不迭的問道,盡管已經冰釋前嫌,但高傲的性子讓他問出這一句來。

  楊阜笑了笑,卻不多言,附於馬超耳邊小聲說了些什麽,隻見後者不住的點頭,待楊阜說完後,馬超下拜道:

  “將軍果有計較,卻是某枉作小人了。”

  楊阜笑著扶起馬超,道:

  “還得仰仗孟起將軍。”

  “願聽將軍吩咐!”眾將就看著二人打啞謎,皆是不解,但楊阜顯然並不打算解釋,朝外道:

  “親衛何在!”一名親衛就跑了進來,某休書一封,汝可送往荊州大營之中。

  “諾。”楊阜乃回到上首位,伏於案上,提筆寫下了幾字,封好,將之遞給了親衛。親衛接過,便匆匆離開了大營。

  楊阜大聲道:

  “孟起將軍既至,破敵之時就在眼前。諸將且下去準備,三日之後,與劉磐決戰!”

  “諾。”

  ……

  卻說劉磐與黃忠算是敗了一陣,撤回到軍營之中,便召眾將商議對策。

  “漢升,悔不聽汝之言,如今馬超既至,以其本事若再想攻城,怕是不易,如之奈何?”

  黃忠想了想,道:

  “將軍,如今攻城已是不可能之事。不過,若是換個想法也未必不行。”

  “哦?”劉磐看了一眼黃忠。

  “將軍,眼下巴郡情況並不好。劉璋大軍雖撤走一路,但吳懿近十萬大軍攻打安漢,想必張富心中也著急。再者,巴郡士族,並不接納張富,若是長久不能解決戰亂,整個巴郡必會亂起,張富絕對不會坐視這種情勢發生。朐忍守將楊阜,乃是張富的心腹大將,想必也想盡早打退將軍,將軍您若是不攻城,恐怕該著急的就是他了。”

  “漢升的意思是?”

  黃忠笑了笑,道:

  “將軍您隻需如同往日一般,派兵叫戰就是了,不必攻城,想來楊阜必不會坐困於城中,必會約將軍決戰,到時將軍部下百戰精兵莫非還懼他不成?”

  劉磐大喜,道:

  “若真如此,朐忍可取,巴郡可下矣!”

  正商議間,忽然有一士卒來報曰:

  “朐忍有使者至。”二將對視一眼,黃忠道:

  “來了!”劉磐乃命使者入見,使者也不多言,送上楊阜書信。劉磐打開信件,卻見紙上隻有一列大字“三日之後,與君決戰於城下!”

  劉磐心中已有計較,也不多說,提筆寫下一個大字“可”交於使者,打發其回去複命。

  ……

  三日之後,朐忍城下。

  劉磐大軍盡出,列陣於城門之前。不多時,朐忍城門大開,楊阜親自帶著眾將出。兩軍對陣,楊阜出馬大喝道:

  “賊將劉磐,妄動不義之兵,侵吾主疆界,若不早退,必有殺身之禍。”

  劉磐乃大笑一聲,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吾主劉荊州,乃是當今天子皇叔,奉天命討伐不臣,汝主張富,膽敢興兵作亂,為禍一方,早晚必為吾所擒,交於天子,夷平三族。楊將軍乃是一世之傑,何不早早降了,封妻蔭子不在話下。”

  “嘿嘿,”楊阜冷笑一聲,喝道:

  “多說無益,且看今日誰勝誰敗!”話音剛落,身後衝出一將來,白袍銀鎧,虎背熊腰,威風凜凜,正是馬超,隻見其大喝道:

  “何人敢與某一戰!”聲音如宏雷一般,駭人失色。劉磐身後大將黃忠見得,大怒道:

  “賊將羞得猖狂,某來取汝性命!”舞刀直取馬超,一時間,風馳電掣,二將便戰於一處。

  眼見得二將平分秋色,一時間看不出勝敗來。楊阜身後又出一將,大喝道:

  “王南在此,何人敢一戰!”說話間,持矛於陣前。劉磐見了冷笑一聲,道:

  “無名下將,也敢猖狂!”便欲挺槍出馬,身後一將聞言,道:

  “將軍,區區王南,何須將軍親自出手,且看末將取其性命。”劉磐視之,卻是心腹校尉劉隆,便同意了下來。劉隆得令,舞刀殺出,直取王南。二將交手,隨沒太大的聲勢,卻是刀刀奪命,矛矛見血,頗為殘酷。但兩人武藝亦在伯仲之間,一時間也分不出勝負來。

  劉磐此時卻是心中一動,暗道:

  “眼下魏延不在軍中,而敵軍還有大將未出,若是如此這般,一一鬥將,恐怕會吃大虧,不若激這楊阜出馬,擒下了他,也好一舉大敗敵兵。”想到這裏,劉磐乃躍馬而出,大喝道:

  “兵對兵,將對將。某劉磐在此,楊將軍可敢一戰?”

  楊阜見了,冷笑一聲,知曉乃是對方之計,眼下卻是容不得他不答應,乃提槍躍馬於陣前,道:

  “劉將軍既有此雅興,某便奉陪到底又何妨?”亦是殺上,雙槍並舉,二將戰於一處。

  眼見得整個戰場之前,六將捉對廝殺,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將兩家五六萬大軍都看得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