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 楊阜聚兵破劉磐(五)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78
  次日,有斥候回報曰:

  “有敵從東麵而來,旌旗蔽空,塵土飛揚,大軍綿延數裏,朝朐忍殺來。”

  楊阜聽得,不敢怠慢,連續派出了三波斥候沿途打探。但荊州大軍卻似乎並無攻城之意,離城三十裏下寨。

  “將軍,敵軍遠來,立足未穩,不如末將帶兵劫營,以挫其銳氣。”王南建議道。

  楊阜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道:

  “不可。先前楊昂將軍與鄧芝將軍用劫營之計破了金旋,想必消息早就已經傳入了荊州。再說,劉磐此人,乃軍中宿將,非金旋可比,又有黃忠相助,若是出城劫營,恐正好中其之計也。若是損兵折將,則朐忍亦難守之。”

  王南聞言,亦不再多說,轉言道:

  “卻不知閬中城如何,若是主公能打退嚴顏,想必這劉磐也就該退出巴郡樂。”

  楊阜回頭撇了自己這個副將一眼,道:

  “嚴顏不過無名之將罷了,哪裏能和主公相提並論,早晚為主公所擒。不過閬中城中兵少,咱們卻不可指望主公的援軍,設法打退劉磐才是正事。”

  王南呐呐不語,他雖然也算得上有些武藝,奪下巴郡之後,積功封為裨將。但昨日見識了敵將的武藝,就有些畏懼了,知曉自己難以報仇,便想到了主公,那個神明一般的人物。

  ……

  又一日,劉磐率大軍至,親自引兵在城下叫戰。王南見得,卻不知劉磐武藝,以為能擒下後者,逼荊州軍退,立下大功。於是,便請命出戰,楊阜見城下大將黃忠並未隨行,心中稍安,亦有心試其深淺,便同意了下來。

  王南遂帶了本部一千兵馬出城,欲擒劉磐,楊阜恐其有失,親自領軍接應。

  王南此人,出身貧苦,早年曾練得些莊家把式,卻沒什麽大用處,直到投入軍中,從一小卒開始,慢慢在戰場上練得了一身不錯的武藝,使得一口長矛,尋常七八人近不得身。出了城,見得劉磐還在陣前叫囂,頓時大怒道:

  “賊將休得放肆,看某王南今日生擒汝!”說完,緊握長矛,馭馬直取劉磐。劉磐卻是大笑一聲,道:

  “汝便是王南,先前左成為吾大將所斬,今日便送汝去尋他罷!”說完,亦躍馬挺槍朝著王南殺來。

  二將交手,劉磐舞得磐刁鑽無比,隻一合,便險些刺中王南胸腹,危急之際,被後者偏開了身子,長槍狠狠的從胸前刺過,與黝黑的鎧甲擦出了火花。又一波動,便險些將王南打落馬下。一合過去,王南臉上冷汗就流了下來,手心的汗水亦打濕了長矛,咬咬牙,又舉矛殺上。

  交上手,便是險象環生,長矛被劉磐一槍甩落馬下。眼見得劉磐一槍又來,王南大駭,危機之中,扒出了腰間寶劍,勉強將長槍擋住,但隻覺得一股大力從右手傳來,虎口已裂。

  好不容易擋住了長槍,王南哪還敢多留,拔馬便逃,劉磐緊追不舍,就在這時,另一側忽然有一騎殺出,喝道:

  “王將軍莫慌,楊阜在此!”卻是楊阜在陣中見得王南危局,不敢怠慢,挺槍殺出。劉磐見得楊阜殺來,亦不去追,臉上一副見獵心喜的樣子,調轉馬頭朝楊阜殺來。

  二將交馬,雙槍並舉,刺耳的金鳴聲傳出。戰十餘合,不分勝敗,但楊阜卻是感覺漸漸吃力,心中暗道不妙,自知敵將武藝在自己之上。陣中王南見楊阜露出敗象,恐其有失,從士卒手中去了長矛,又躍馬殺出,雙戰劉磐。

  劉磐卻並不害怕,奮起神威,手中長槍舞得密不透風。三將三馬,轉燈兒般廝殺。戰三十合,不分勝敗,忽然聽得城頭上鳴金聲響起。楊阜與王南對視一眼,使出渾身解數將劉磐長槍蕩開,連帶後者的馬匹也後退了三四步,就這個機會,撤回了陣中,徐徐掩護著撤回了城內。

  回到城頭,李恢才道:

  “東麵塵土揚起,又有軍馬至,因此才令鳴金。”

  二將朝城外看去,果然見城外又來了一支兵馬,領頭之人正是黃忠。二將見了,皆是心有餘悸,兩人合力尚且隻能勉強抵擋得住劉磐,若是在有大將黃忠出馬,恐怕二人不一定就有命回來。

  看著下方耀武揚威的荊州兵,楊阜三人皆是一陣沉默。

  “將軍,眼下該如何是好?是否書信向閬中求援?”王南又問道這一個問題。

  楊阜也有些猶豫,誰能想得到這小小的巴郡之地劉表竟然會會匯聚了這麽多荊州大將。劉磐、黃忠再加上一個魏延,單論武藝,便是獨領一軍,守一郡之地也綽綽有餘了吧!聽聞荊州大將盡在潁川攻打曹操,如今看來怕是名不副實。

  良久,楊阜還是搖了搖頭,道:

  “某不過無名之人,得了主公重用,方才能獨領一軍,號稱將軍。知遇之恩不容不報,袍澤之情不可離棄。如今巴郡危難,主公托大事與某,正當一死以報主公,如何敢再勞煩之,非某死於此地,絕不讓一荊州士卒過去,此事勿需再提。”楊阜說完,眼神逐漸堅定了下來。轉頭看向李恢,道:

  “李將軍熟知巴郡地理,不知可敢行一事?”

  李恢卻是笑了笑,似是有所料,道:

  “將軍是想讓某出城截糧罷,即便將軍不說,某亦要請命出城了。”

  楊阜重重的點了點頭,道:

  “如今城中雖有些兵馬,但皆是新卒,當不得大用。朐忍城小牆矮,某實無把握守住。但荊州軍遠來,糧道甚遠,又多有險地,正合截糧。將軍手下兵馬皆是夷人,行走於山林之間如履平地,若是真能燒毀敵軍糧草,必能拖延些時日,隻要到時各縣援軍一至,某便能設法將荊州兵馬退去。”

  “將軍放心,某必不負所托。”李恢重重應諾。

  “敵兵勢大,李將軍此去當小心行事,功成之日,某在城中為將軍慶功。”

  “諾。”李恢退去,楊阜看著城外的大軍,久久不語,或許明日,這荊州大軍便該攻城了罷。

  入夜,朐忍城門悄然開啟,一支三千人的兵馬悄悄離開了城池,隱入山林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