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二章 退敵(上)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70
  城外,益州軍大營之中,主將嚴顏正在大帳內聚將議事。

  “吳將軍,入夜之後,汝可選三千精銳之軍先行。入城之後,不必著急立功,占據城門,等某大軍至,可萬無一失矣!”

  “諾。”吳蘭先應了下來,又有些憂心的道:

  “將軍,吳將軍攻打安漢,亦曾用過此裏應外合之計,卻被識破,平白損失了不少兵馬,如今這閬中士族又來書信,會不會是詐降?”

  嚴顏聞言一怔,下方各將臉色也是十分不好看。圍城已經近一月,數次試探攻城,皆無功而返。眼下城內有人接應,好不容易才遇上這種破城的良機,吳蘭卻說這可能是計謀,這不是膈應人麽?要是錯過了此次機會,依閬中城之堅固,天知道啥時候能打下來,又得死多少人?

  下方雷銅急欲爭辯,卻被嚴顏擺手製止了,隻見他開口道:

  “不管是否為計,此戰勢在必行。”說完,掃視了一眼下方眾將,道:

  “此次攻打巴郡,主公派出了十五萬大軍,耗費錢糧甚多。若是徒勞無功,後果難料。益州雖然富庶,但這些年來,戰亂不少,謀逆者更多,婁發、趙韙、龐羲、還有張魯父子二人。數年征戰,府庫不豐,若是不行險策,按部就班的攻打城池,恐怕最少也得耗費半年甚至更長的時日。恐怕還沒到那時候,咱們就該糧盡自退了。”

  “因此,無論此戰結果如何,某都要試一試。”嚴顏聲音洪亮,擲地有聲,眾將皆拜服。

  “不過,既有可能是計,亦不可不防。如此,吳將軍領軍五千先行,雷將軍領兵一萬緊跟在後,距離不可超過十裏,某自領大軍接應,即便城中正是詐降之計,某等亦可全身而退。”

  “另外,張將軍可領部曲伏於官道兩側山林之中,若有變故,伏兵盡出,亦可阻斷敵軍追兵。”

  “如此,不管是否為計,吾等皆毫發無傷。若謀劃得當,便可乘勢攻入城中,活捉張富。”

  “將軍妙計。”眾將皆拜服,領命而去。

  入夜,大軍分為三隊,出了大營,朝著閬中城而去。隻留任夔領軍五千鎮守大營。

  吳蘭領精兵五千在前,人含草馬銜環,一路無聲,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狄道城下,此時離約定時刻已經不足半刻了,吳蘭心中壓力極大,既希望城頭信號不起,有希望見到城門大開,自己領軍一舉攻入城中。

  不多時,隻見城頭豎起三支火把來,緊接著,厚重的城門“吱呀”一聲打了開來。吳蘭心中十分猶豫,但眼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殺。”一馬當先朝著城中殺去。出乎意料的是,大軍竟然一路衝入了城中,毫無阻攔。但吳蘭臉色卻是十分凝重,城中出奇的安靜。吳蘭不敢過於深入,命人占據城門。不多時,城中一將領兵至,吳蘭見了,不知是敵是友,暗自提防。

  “前麵可是吳蘭將軍否?某家趙穎,前來接應將軍。”

  “你是趙穎?”吳蘭有些懷疑,但也不敢怠慢,這趙穎乃是巴郡大族,在這閬中城中更是說一不二,又與董太守有舊,若真是得罪了他,城破之後,他在主公麵前說自己的不是,恐怕自己就該寸步難行了。

  “正是老夫。張富和黃權已經被老夫縛在了府上,將軍可隨老夫一起前往府中。”

  “哦?不如你將他們壓到這裏來?”吳蘭有些心動,但還是十分謹慎。

  對麵趙穎卻是笑了一聲,有些無奈的道:

  “將軍,實不相瞞,此番能拿住張富,乃是老夫使計請其入府過宴,在酒水中下藥才拿下的。但他的五百親衛可都在老夫府上的,若是被發現,恐怕老夫一家老小就該把性命給交代了。還望將軍體諒一二,隨老夫前去,也好拿了張富,交於劉益州,還我巴郡一個太平。”

  吳蘭十分猶豫,手下心腹勸道:

  “將軍,此天賜將軍大功也,若不取之,豈不可惜?將軍若是不放心,不如分兵兩路,末將帶人鎮守在此地,接應雷將軍。將軍可率軍前往捉拿張富,以立功勳。”

  吳蘭聽罷大喜,遂留心腹領三千兵馬守城門,自領軍捉拿張富。

  及至趙穎府上,留一千人圍住府邸,領一千人入府中捉拿張富。趙穎當先領路,轉了半天,卻始終不見張富等人,甚至連人影都未曾見到一個,心中大疑。問道:

  “趙穎何在?”

  手下士兵環顧左右,看了半天,一人才答道:

  “將軍,那人不知何時不見了。”

  “撤。”吳蘭自知中計,調轉馬頭,便欲衝出府去。就在此時,忽然聽得到處弓弦聲響起,弓箭從四麵八方射入院子中,一時間落馬者不計其數。

  吳蘭緊握長槍,奮力舞動,將弓箭擋住。不多時,便衝出了趙府大門。環顧左右,剩下不足三百人。而留守在府外的兵馬,早已經被殺散。

  吳蘭心中陣陣隱痛,這些都是整個益州最為精銳的兵馬,參與過數次大戰的精兵,竟然都折損在這裏。不過眼下卻不是猶豫的時候,既然自己這裏出事,那今夜必定是計,如此,留在城門處的三千兵馬……

  想到這裏,吳蘭哪還敢多留,率軍奮力殺出重圍,身後隻餘百餘人,不敢多留,朝著城門而去。身後眾士卒領軍一路追殺。

  追至城門之時,果然見到自家兵馬正被圍殺,三千人馬已經折損大半。吳蘭卻是悄悄鬆了一口氣。畢竟城門還在手中,最少也能逃出去。想到這裏,吳蘭十分悔恨,若非中了奸計,憑借自己手中五千兵馬,至少能夠堅持道雷銅趕來,倒是城門大開,閬中輕易可下。

  合攏藏兵,得千餘人,吳蘭不敢多留,棄了城門而出。城內士卒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銜尾追殺。吳蘭哪敢多留,一路逃命。不過數百步,忽然聽得前方一聲鑼響,吳蘭大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莫非我吳蘭今日死於此地乎?

  但眼下也容不得多想,後退必死,不如往前衝殺,或許能逃得出性命,舉槍朝前路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