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涼州定,國賊亡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224
  隨著玉門關外京觀的落成,敦煌一戰算是落下了帷幕。不過這短短不到三月的戰爭對涼州和西域的影響都十分巨大。

  此戰之後,漢將徐晃之名威震西域,西域各國聞其名無不聞風喪膽。原本西域最強大的月氏、烏孫、鄯善三國一戰之後國力大減,再沒有原本一直擴張之勢,反而時刻得小心著其他國家的入侵。

  特別是月氏國,臨近玉門關,害怕漢軍趁勢而攻,一麵上書於於朝廷請降,一麵將國土往西而遷,再不敢越雷池一步。

  大戰結束,徐晃遂留大將尹奉領五千兵馬駐守玉門關,自領大軍回敦煌,派信使飛馬將敦煌戰事報給張富。酒泉太守蘇則亦領兵自回酒泉。

  十餘日後,張富在隴西聽得戰報,頓時大喜,又聞西域胡人在敦煌犯下的累累罪行,亦是大怒不已,命徐晃將居於敦煌郡內的胡人盡數遣出敦煌郡;命敦煌太守馬艾隨大軍返回,以酒泉太守蘇則為河西都督,總領河西四郡軍事;留大將尹奉為敦煌太守,鎮守西域;命大將徐晃率大軍回隴西。

  河西四郡已平,涼州以西再無禍患,張富亦是鬆了一口氣。不過看向另一封從袁術腹地壽春細作傳來的密信,臉色卻又不由得凝重了起來。

  漢中再小也是一方諸侯,在各大諸侯領地內都有不少細作,雖然還頂不上大用,但還是能有些作用的,至少消息不會閉塞。這一封密信先送到了漢中,又被張魯送來給張富拿主意的。信上隻有一個消息,那就是袁術要稱帝了。

  看完密信,張富暗歎一聲,不作死就不會死,這袁術也真是活膩了,大漢雖危如累卵,但好歹四百年基業,豈是如此輕易就能覆滅的。袁紹占據河北三州之地,擅不敢逾越,區區袁術治下不足一州之地,也敢妄自稱帝真是嫌命長了。

  可惜了,原本兩家攻打曹操的局麵將不複存在了。呂布雖是無謀,但陳宮卻是能看明白大勢的。

  盡管心中歎息,張富還是值得伏於案上,提筆寫道:

  “父親大人明見,大漢雖危,卻入得人心,非區區袁氏所能擊垮。袁術此人不識天時,必為人所滅。其若真敢稱帝,必被群起而攻,父親大人當順天應時,發文討之。孩兒張富拜上。”

  寫罷,待到墨幹,親自將信封好,命甘大派人星夜送往南鄭。

  不過這事和漢中算是關係不大,無論袁術稱不稱帝,漢中都不可能出兵的,最多就是口頭討伐罷了,漢中與淮南相距甚遠,中間又隔著曹操、張繡、劉表的地盤,怎麽可能派兵征討。而且眼下涼州一戰,雖然勝利,但也是費了頗多錢糧,漢中之地連年征戰,已是將疲兵乏,總得修養些時日才行。

  不過讓張富有些沒想到的是北地郡在程銀、候選二人的控製之下,又收留了從安定逃出的兵馬,竟然在甘寧和賈詡的攻勢之下堅持了數月,一直到了昨日才收到消息,二人被困於池陽城中,不日就能拿下。

  至於李傕,不知其是否自以為天下再無容身之處,還是心灰意冷怎的,反正看其樣子是不打算再跑了,就在黃白小城之中駐兵不動了。

  池陽城,這座原本屬於左馮翊的城池,在羌人之亂中成為了北地郡的郡治,諸侯討董成為了李傕的地盤,後來李傕敗亡之後,此城為候選、程銀二將所據。如今二將皆在郡守府中,臉色皆是十分凝重。隻聽下首程銀道:

  “大哥,如今形勢,此城怕是早晚被甘寧攻破,某等該如何是好?”

  程銀亦是沒有主意,道:

  “二弟,如今整個涼州已經盡數為張富所得,隻剩你我兄弟二人被困在此池陽小城之中,怕隻有投降一條路了。”程銀的聲音有些悲戚。亂世開始,二人結為兄弟,相互扶持,漸漸在涼州站穩了腳跟,前番接收了安定的逃兵,手下兵力漲至三萬有餘,自以為守好北地一郡不在話下,沒想到短短兩月之間,手下兵馬敗去大半,連自己也被困於城中,當真時也命也!

  二人雖有不甘,卻還是隻得認命,在池陽城中堅守了數日之後,無奈開城投降。至此,整個涼州之地算是盡數落入到了張富的手中。

  不過,甘寧卻還有一個任務為完成,大軍取了池陽之後,一路向東而行,到了離池陽東麵不足百裏的一處小城,此地便是黃百城了。

  甘寧等人到達黃百城之時,卻見這小城城門大開,李傕外甥胡封領一眾文武獻上授印,甘寧卻是不接,急問道:

  “李傕何在?”

  那胡封聞言,眼角轉過些許悲痛之色,道:

  “主公已死。”

  甘寧身後一人聞言,身軀一怔,正是賈詡。他與李傕共事十餘年,雖然看不上李傕為人,卻不得不承認李傕對其不錯,如今後者已死,賈詡心中不知是何滋味。那胡封又接著道:

  “昨日池陽城破,主公自知必死,留書之後便自縊而亡了。”說著從懷中摸出兩封書信來,一封遞給甘寧,請其轉呈張富,一封卻是遞給了賈詡。事畢,頭前引路,朝城中去。

  甘寧接過書信,將其放入懷中。賈詡卻接過信件便看了起來。隻見上麵寫道:

  “文和吾兄,昔年一別,不想再無相見之日。汝接過此信之時,吾必已死矣!

  當初吾等同在太師麾下為臣,出西涼、入朝中、大戰群雄,何等意氣風發,細思恍如昨日。同謀逐呂布、掌朝政,之後,你我二人卻是漸行漸遠。

  吾知汝乃是智者,亦知吾罪孽深重,死不足惜,但亂世之中,家小女眷何辜,吾死之後,必受牽連。望文和吾兄顧念往日之前,出手相救,弟不勝感激。

  弟李稚然拜上。”

  賈詡看完信件,隻覺得心中空落落的,駐馬於黃白小城之前,仰首看天,仿佛又看見十年之前一眾人馬在太師的帶領之下逐羌人、滅黃巾,戰群雄,入主朝中。太師、李儒、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華雄、牛輔……一個個鮮活的人影出現在了天空之上。

  那個金戈鐵馬、縱酒狂歌的年代,那些意氣風發、誌同道合的人兒,原來從來都未有忘記過,賈詡緊緊的握了握拳頭,心中做下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