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原郭氏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339
  次日正午,張魯父子二人從縣衙走出,朝著郭府而去,親自在前引路。

  太原郭氏乃是漢末的大世家之一,傳自東漢順帝安漢年間八俊之一郭遵,其曾任兗州刺史,又遷為光祿大夫,位列九卿之一。

  現如今郭氏一族族長乃是郭淮之父郭縕,靈帝親封雁門太守。不過族中真正的掌舵人卻是郭淮祖父郭全曾任大司農,同樣位列九卿之一。

  傳承數世,郭氏一族在東漢的地位頗高,雖比不得汝南袁氏、河東衛氏、弘農楊氏這些豪族,卻也絕對不可小覷。不過此時的郭氏一族卻是頗為狼狽。

  太原郭家與潁川韓氏一族世代交好,當初韓馥將冀州之地送給了袁紹,袁紹卻滅了韓馥滿門,郭全險些憂憤而死,自此結下大仇。

  前番袁紹派外甥高幹領了並州刺史,郭氏一族不願與其為伍,變賣了大量家產良田,遷入了關中,又逢關中亂戰,為避戰禍,又搬到了漢中來。

  褒中令黃權知其名聲,親自邀請其在褒中住下。郭全感其恩念,在城南買下一處大宅子,又吩咐自己的兒子在漢中之地置辦田產。其間,又多得黃權褒中軍民相助。一年下來,郭氏一族漸漸在漢中站穩了腳跟,郭縕於是遣其子郭淮投入軍中,為漢中效力。

  說句實話,與郭氏一族比起來,漢中第一大族楊氏也不過是一個土財主,不值一提。若是太平年間,恐怕像張魯這種小郡太守見到太原郭氏的人都得夾起尾巴做人。

  不過如今卻是不同,亂世出英雄,無論是世家大族、還是草莽之間,群龍並起,若是站錯了隊,跟錯了人,再大的世家也會煙消雲散。特別是黃巾之亂之中,更是有不少的大族族滅,亂兵可不會管你什麽大族的,越是大族,越是他們下手的對象。

  但不可否認的是,世家任然把控著天下,出了汝南之類郡縣內的大族被黃巾亂兵毀於一旦之外,其他地方任然是由大大小小的世家掌控者。

  郭氏一族會放棄祖地,遷到漢中來,想來也是猶豫了許久的,不過來到漢中之後,觀感倒是好了不少。並州之地,自從丁原死後,呂布掌控了其手下的十餘萬並州狼騎,卻不得各大郡守承認。

  沒有領頭羊,境內各郡就開始各自為戰,亂成一團,又有匈奴部族的威脅,時常入寇,可為民不聊生,郭縕也就是在那時候棄官的。並州本就是荒涼之地,又常年打戰,百姓苦不堪言,死者甚眾。

  而漢中之地,這兩年來,卻是郡泰民安,更無一人因凍餓而死,這對曾任職過大司農的郭全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大國根基,在於農事。即便是太平年間,每一年都會因無食物而死上不少人。郭全本就是大司農,掌管全國農事,對這些再清楚不過,如今見漢中治下這般安穩,自是喜上心頭,郭氏一族定居於此地,這方麵也是一個原因。

  張魯一行人出了縣衙,不多時就達到了郭府之外,早有郭府之人在門前迎接。黃權一見此人,就大笑道:

  “泰元兄,別來無恙啊!”對麵那人也是一笑趕忙迎了上來。黃權轉頭對張魯說道:

  “主公,這位便是郭家主人郭縕字泰元。”

  張魯上前一步,笑道:

  “公祺何德何能,敢勞駕郭太守大人迎接?”

  那漢子四十來歲的樣子,一身藏青色儒袍,身材不高,不過六尺左右,臉色微黑,幾縷長髯,看得出是一位正統的儒家傳人的模樣。聽得張魯這般說話,郭縕趕忙上前一步,躬身下拜道:

  “郭縕拜見右將軍。”

  張富趕忙扶起郭縕,後者又道:

  “將軍直呼某表字就是,太守之言不必再提。”

  張魯聞言一怔,看向郭縕,卻發現後者一臉坦然的看著他,心中大為佩服拱手行了一禮,剛要說話,卻又聽見後者接著說道:

  “將軍,吾父已在府中恭候多時了,您看……”

  張魯聞言,趕忙道:

  “讓大人等候,某之罪也,某這就去拜見大人。”

  “請。”

  一行人走入了正堂,果然見到一位莫約六七十歲的老者立於堂上。這老者顯然就是郭全了,盡管須發皆白,年近古稀,卻是顯得頗為高大壯碩,一張被黃土高原烈日曬的微黑的臉盤同樣十分精神。

  郭縕引著張魯父子二人入見,介紹過雙方之後,張魯先行下拜道:

  “下官張魯,拜見郭大人。”張富和黃權也跟著下拜。

  郭全顯然十分滿意,微微笑了一下,道:

  “太守大人不必多禮,老夫早已去職,如今不過一閑人罷了,當不得大人之禮。”

  張魯同樣笑了笑,道:

  “老大人乃國之肱骨柱石,莫說下官,就是天下人之禮也都受得。今日下官冒昧前來拜訪大人,打擾大人清閑,還望大人勿罪。”

  “太守大人說的哪裏話,某不請自來漢中之地,倒是給大人添了不少麻煩,哪裏敢怪罪大人。”

  兩人寒暄幾句,郭全招呼著張魯幾人坐下說話。

  眾人坐定,郭縕命人上了些茶水點心來。張魯當先開口說道:

  “說來是某的失職,大人來到漢中數月,某卻不得而知,還是犬子在軍中遇上了伯濟將軍,才知曉大人來了此地,招呼不周,還望大人勿怪。”

  郭全搖了搖頭,道:

  “太守大人不必多說,老夫來此,不過避禍罷了,還得仰仗太守大人的。”

  張魯道:

  “老大人您是長者,直接稱呼某的表字公祺便是,大人二字實在不敢當啊!”

  “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郭全笑道,盡管有幾分倚老賣老的意思,聽在張魯父子二人耳朵裏卻覺得理所當然。

  郭全道:

  “老夫如今也不再朝中任職了,喜歡說些實話,你若是喜歡,就記下些,若是不滿意,就當老夫沒說吧!”

  “老大人您請說便是,下官洗耳恭聽。”

  “公祺,當初老夫聽說陛下命你為漢中太守,說實話是有些不大放心的,畢竟黃巾之亂不遠,張角同樣是道家傳人。不過那時老夫已經告老,這些事情倒也沒機會直言給陛下。”

  張魯一陣,麵色有些凝重,卻是沒有多說什麽,又聽郭縕接著說道:

  “不過如今看來,陛下的眼光的確不錯,漢中在你張魯的治下比以前好得多,或者說比天下大多數地方都好得多,這是你張魯的功績。”

  張魯聽罷,臉色好了許多,道:

  “此為臣者分內之事罷了,某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