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三將(下)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342
  閻圃聽得張富這般打趣,不以為然的笑了笑,道:

  “若是甘將軍給揍一頓就能得到大將,那某情願每日都來找甘將軍揍某一頓。”

  張富聞言也是大笑了起來。實話說,雖然閻圃乃是自己父親的第一號心腹,但張富卻覺得在如今的漢中謀臣中與其最談得來,什麽話都敢說。

  至於其他幾人,無論是智冠天下的賈詡,還是老謀深算的楊鬆,亦或是初露頭角的法正,對他更多的卻是尊重和信服,卻很少有這種知己的感覺。

  因此,張富無論什麽事都十分願意先與閻圃商議,開玩笑也是習以為常。

  看著有些無賴的閻圃,張富無奈的搖了搖頭,道:

  “先生,往日富可沒發現您還有這般無賴的一麵啊!不過,此事我還是答應你了。”

  “多謝少主。”閻圃一臉笑意。

  “別急著高興,我話還沒說完呢!”張富毫不留情的打斷了閻圃想給自己戴高帽的想法,接著道:

  “不過興霸訓練新軍也不容易,十萬大軍裏估計也就這兩人可以算得上大將了,若是都給了你,興霸還不來找我拚命啊。這樣,這二將你和興霸一人帶走一個吧,免得興霸說我不厚道。”

  閻圃還想再說什麽,就聽張富接著說道:

  “先生可別過分了啊!這是人興霸招來的人,給你一個就算不錯了,還想一網打盡啊,以後還得在一處為臣呢!”

  閻圃隻得笑了笑,道:

  “那就多謝少主了,某也不求多的,將那個“表弟”調到某麾下就是了。”

  張富臉色一黑,道:

  “先生您這眼睛可真毒辣!”連張富這般門外漢都看得出來這“表弟”的武藝應該稍微高於“表哥”一點,隻是也高不到哪去,而且兩人估計對彼此武藝都非常熟悉,才一直打了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果然,兩人又交手十餘個回合,那“表哥”大叫道:

  “行了,表弟,某認輸了。”

  “那就多謝表兄了。”那表弟拱手行了一禮。這時兩人隻聽見一陣笑聲傳來:

  “汝二人武藝不錯,一齊去軍前比武吧!”

  兩人這才發現張富和賈詡等人在觀看兩人比武,連忙滾鞍下馬,拜倒於地,道:

  “見過將軍!”

  張富笑了笑,道:

  “免禮,請起。”二人趕忙站了起來,有些局促的站在一旁聽候張富吩咐。

  張富這才仔細打量了兩人,都是二十來歲年紀,“表哥”長得嘿呦敦厚些,“表弟”卻是有些後世“奶油小生”的模樣,不過觀其壯實的身軀,亦能感覺到一股爆發力。張富看得喜歡,笑道:

  “不知二位高姓大名?”

  那位年長一些的趕忙答道:

  “小人姓薑名敘,表字伯奕。”說完,又指了指身旁的另一人,道:

  “此小人之弟,姓楊名阜,表字義山。我二人皆是涼州天水冀縣人,前番李傕郭汜二人作亂關中。馬騰韓遂二人又在西涼打得不可開交,為避戰亂,方才來到漢中之地。”

  “前番聽得大將軍甘寧在此招兵買馬,我二人別無所長,卻也通些粗淺武藝,因此特來軍前小命,現皆為營中什長。”

  薑敘說完,兩人又對著張富行了一禮。

  張富卻是有些不知所措,沒想到甘寧竟把這兩位招到了軍中。這二位可是漢末大名鼎鼎的大人物了。

  “楊阜借兵破馬超”之事在後世可真是家喻戶曉、廣為人知了。馬超那是何種人物,殺得曹阿瞞割須斷袍,險些要了曹操性命,就是這種人物卻被當時名不經傳的楊阜、薑敘等人帶兵打敗,灰溜溜的逃往漢中。

  至於薑敘,雖然沒有前者那般出眾,但也是隨楊阜起事反抗馬超的幾人之一,因功被封為將軍。而且其還有一位傳唱古今的母親,元代名儒郝經讚曰:薑敘之母、趙昻之妻以死徇義,亦其亞也嚴辛阮之識,慮哲婦以成城者也。

  不過令張富最看重對方的卻不是這些,盡管心中有些急切卻也知此時不是問話的良機,想了想張富才開口道:

  “汝二人本事,足以為將,不過我既然已經定下了規矩,卻也不好改變,汝二人便與眾將士比武爭奪將軍之位吧!”

  “諾,多謝將軍。”

  張富又勉勵二人幾句,二人便歡天喜地的自去了。張富卻是若有所思,若得這二人相助,這涼州平定不難。楊、薑二姓皆是天水大族,與涼州士卒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等拿下涼州之後依仗二人這甚多。

  更何況此二人即便不看家世,也是大將之選。這回南充之行可真沒白來。

  三日之後,軍中比試已經接近尾聲,不出所料楊阜和薑敘二人都進入了最後的三人。另外,還有十餘人武藝皆是不凡,張富當場封其為校尉,統領一營。

  而營中識字之人也是全被甘寧給找了出來,得兩百餘人,不過讓張富有些失望的是其中並無自己所熟悉的名字。不過隨後也就釋然了,這年頭讀得了書的人一般都是大族子弟,都是舉孝廉出仕,哪會來投軍的、

  能找到這麽多識字的人已經是一件大好事了,至少能保證軍中軍令傳達通暢。

  不過,令張富大為意外的是,此時還在比試的最後兩人卻並非楊、薑二人。而是楊阜和一名莫約十七八歲的俊朗青年。

  這小將同樣是一身騎兵衣甲,使一杆長槍,麵色嚴肅,與楊阜交手絲毫不落下風,甚至三四合之間就完全占據了上風,楊阜隻有招架之功。

  張富大奇,問旁邊甘寧道:

  “此何人也?”

  甘寧亦是不知,急忙令手下親衛去打聽小將來曆。

  張富笑道:

  “此將武藝比興霸若何?”

  甘寧想了想,開口道:

  “先下自不是某的對手,不過以後就難說了。”

  張富聞言大感興趣,道:

  “興霸此言何解?”

  甘寧答道:

  “我等習武之人,二十歲之後,方才算武藝初成,三十歲又上一個檔次,四十歲方是頂峰之時,之後就要走下坡路了。前麵這小將,不過弱冠之齡,槍法還未大成,武藝已是算得上大將了。觀其槍法,也非凡品,估計此人不是出於大世家就是拜得名師了,否則不會有這般武藝的。”

  張富聽完,若有所思,甘寧接著道:

  “而且,依某看來,其出於世家的可能大一些。”說完,見張富看著自己,又解釋道:

  “若拜了師父,這種年紀一般是不可能出師的。”

  到底是誰呢?張富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