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退兵之議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363
  不多時,隻見下人引著兩人走了進來,一人書生模樣,一身青褐色的儒袍,幹淨整潔;一人渾身披甲,手中一個頭盔。正是閻圃和張衛二人。

  “夫人”,二人行了一禮。

  “二位大人不必多禮,且坐下說話”,楊氏應了一聲,示意二人坐在席上。一拍手掌,便有仆人丫鬟端上茶水點心等事物。

  一會兒,等丫鬟仆人退下後,楊氏才開口說道:

  “如今前方戰事焦灼,夫君怕是已有退兵之意,不知二位大人可有收到消息。”

  聞言,閻圃拱手說道:

  “不敢有瞞夫人,前日主公來信,與圃商議退兵之事,尚未回複。正好今日與夫人和二將軍商議之後再答複主公。”

  “哦,先生前日就以收到信件了,當早有良策才是,且先說說看,”楊氏說道。

  閻圃臉色一肅,也不推辭,緩緩說道:

  “從古至今,進軍退兵都是關乎身死存亡的大事,一點馬虎不得。今兩軍對壘,若要退兵,當選多思多慮才是。圃這兩日今已思得一策,且說與夫人和將軍聽聽。”

  “哦,大人當真已有良策,快說快說,”楊氏還未答話,張衛就迫不及待的說道。

  看樣子,這位二叔也是性情頗為急躁之輩啊,張富心想。

  “二將軍莫急,且聽圃說來。”

  “兵法有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虛實之道卻是退兵良策。”

  “先生總是這般彎彎繞繞,盡說些某聽不懂的。”張衛一臉不耐。

  “叔叔莫急,且聽閻圃大人說完,你總是這般打斷,又讓他如何說去。你兄長和我都給你說過好多次,遇事不可急躁,你卻總是不改,哎!”楊氏滿臉無奈,又轉頭對閻圃說道:

  “先生莫怪,您接著說。”

  “無妨,卻是圃故弄玄虛了。所謂兩國相爭,不斬來使,可派遣使者去見龐羲,商議兩家罷兵,此為實策。”

  “龐羲此人,素有野心,劉璋將他放歸巴郡,無異於放虎歸山。他是不願意和主公死戰的,他也需要鞏固自己的勢力,因此他一定會同意罷兵,不過可能會有些小動作也不一定。”

  “另外,主公當在談判的時候,趁著夜色,將大軍撤離閬中城下,另遣良將斷後,若是地勢有利,可派伏兵。等龐羲反應過來,主公早已遠離閬中了。早日抵達葭萌關,便萬無一失了,此為虛策。”

  “不過圃投入主公麾下不久,與諸位將軍並不太熟悉,哪位將軍能夠斷後,哪位將軍守葭萌關,還有定軍山,圃一時還未想好,正要與夫人和將軍商議。”

  閻圃說完,抿了口茶,看向楊氏和張衛。

  “先生高策,此舉妥當。不過這斷後之人,確實要好好考慮,不知叔叔有何人選?”楊氏看向張衛說道。

  “要說這斷後之人,卻非楊任將軍莫屬,相信大哥也與某是同樣的想法。因為楊任將軍武藝高強,能打能走,那龐羲手下並無人能相提並論。”張衛想了想說道。

  “不知楊任將軍的武藝,相比二叔若何?”一直未開口的張富突然說道。

  “哈哈,富兒,輪武藝,楊任將軍在漢中可排第一,像某這樣的,即便再來三五個,也絕不是他的對手啊!”張衛大笑了一聲說道。

  張富吃了一驚,漢中還有這種能人,我怎麽不知道。

  “那麽誰能守葭萌關和定軍山呢?”楊氏問道。

  “葭萌關至關重要,若是丟失,以後吾等想入蜀中就難了。定軍山更是重要無比,話說得定軍山著得漢中。此二處關乎主公的根基,絕不可有失,守關之人更得仔細思量。”閻圃捋了捋剛蓄不久的胡子,說道。

  這邊張富聽到定軍山,想了一會,終於想起來楊任是誰了。定軍山,以老黃忠力斬夏侯淵而聞名。曆史上,曹操進漢中的時候,有一個將軍曾與夏侯淵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最後被拖刀計斬殺,不就是這楊任嗎。

  仔細想來,在曆史上,三國前期的將軍,武力以呂布為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不是吹出來的。

  接下來,就是蜀漢五虎將關、張、趙、馬、黃,曹操兩大護衛將軍許諸、典韋,從弟夏侯淳,東吳大將太史慈、甘寧,小霸王孫策、袁紹手下兩大將顏良文醜,這些人相差不多。

  在下一層,就應該是“五子良將”、“江東十二虎臣”、夏侯淵、曹仁、魏延、張繡、張任這些人。楊任能和夏侯淵大戰而不敗,算得上是一員猛將了。

  “葭萌關或許可以讓楊柏將軍去守,至於定軍山,可以讓他弟弟楊鬆鎮守。楊柏武勇,楊鬆又頗有謀略,兄弟配合,當可擋住龐羲。”

  張富正思索間,隻聽旁邊二叔的聲音傳來,差點沒被嚇死,心道二叔你可真會出主意,這兩人你也敢用,小心啥時候死的都不知道。當即大聲說道:

  “不行”。

  三人一愣,沒想到張富會是那麽大反應。過了片刻,楊氏先反應了過來,瞪了一眼張富道:

  “你嚷嚷什麽,好好說話。”又轉身對閻圃和張衛歉意地說道:“二位莫怒,這小子不知道發什麽瘋呢,待會我收拾他。”

  “無妨,無妨”,二人連連拱手。

  “不知公子有何高見,”閻圃一臉笑意的說道。

  張富看到閻圃的笑臉,一下反應了過來,這位可是真正的聰明人,自己這個半吊子都想得到的,人家怎麽可能想不到,平白被指責了一回,當即有些鬱悶的說道:

  “先生又在考教我呢,楊柏楊鬆兄弟雖有些武勇和謀略,但對上龐羲恐怕多有不如吧,此其一也。另外,楊家乃漢中大族,南鄭七成的土地都是楊家的,先生此次未隨父親出征,不就是為這楊家。內部已是大患,怎還能將葭萌關和定軍山這般重地交於他們,此其二也。”

  “不知先生覺得富說的可對?”張富說完,看向閻圃。

  “孺子可教也,主公有後矣!”閻圃樂嗬嗬的說道。

  楊氏見閻圃誇讚張富,明白張富說的有能力,心中非常高興,當即道:“不想我兒還有這等見識,能得先生誇讚,到讓為娘大吃一驚呢。那你認為該派何人為好?”

  張富並未回答,而是轉頭對閻圃說道:

  “想來先生已有人選,不若與富一起說出來,看富是否與先生一致。”

  “好,”閻圃答道。

  “二叔”

  “二將軍”

  “二公子果然不是一般的聰明。”閻圃一臉笑意。

  張氏和張衛兩人麵麵相覷。

  “某?”張衛指了指自己,一臉茫然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