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r 124. 放風箏的少女
作者:南有泊舟      更新:2021-05-22 12:14      字數:2298
  從前,薛季遙覺得,“女人是善變的”這句話實在是太以偏概全了,要知道這個社會上也存在著很多女人,像是她,基本上認定的標準就不會變。

  不過,現在看來,原來她也是一個會變的人啊。

  明明一開始的時候她是為了看到不一樣的鍾離知才來到現場的,結果現在,站在場邊上的觀眾堆裏,看著這個不太一樣的鍾離知,那個在人群當中熠熠生輝的鍾離知,就算是在大晚上都能吸引住所有人目光的鍾離知,她又開始變得有點恐慌起來。

  這種恐慌感,確切來說,這應該是不安感。

  真的好想給自己一巴掌啊。

  不過鍾離知既然打算張開翅膀飛起來,她作為女朋友怎麽能拖後腿呢?

  怎麽能產生出這種陰暗的想法呢?

  看看身邊站著的男人和女人,不管看到誰,她都在恍恍惚惚地覺得,對方會成為自己的情敵。

  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一個多疑的人。

  話說回來,這幾年來,類似《獨家偶像》這樣的選秀節目真的很常見,各種綜合數據放在麵前,可以發現,男團的觀眾比女團多,男團的變現能力也比女團強一點。

  《獨家偶像》的錄製已經結束了,鍾離知所在的D.U女團雖然可以借著這一檔綜藝節目一飛衝天,但是,這樣的熱度能持續多長的時間?或者說,這股熱度到底有多少變現能力?能給鍾離知帶來多少的受益?

  這些東西都是未知的。

  薛季遙覺得,自己或許是可以幫鍾離知一點忙,讓她不需要這麽累。

  放風箏的少女希望風箏可以在高飛的同時,那根線能永遠地攥在自己的手裏。

  薛季遙以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啊,她出現的這點小心思不太光明正大,至少對鍾離知來說,自己的想法是不太對的。

  可是她就是忍不住,她受過傷害之後,哪怕是喜歡上一個人,卻開始本能地會因為對方的能力越來越出眾而產生了點不安。

  捏了捏拳頭,她想到了南方豐合雜誌社底下的《YI月刊》,如果自己能進入到《YI月刊》裏當一個記者或者編輯的話,大概是可以幫到鍾離知很多忙吧?

  可是這麽一來的話,真的對不起劉慶城學長。

  進入到雜誌社以後,她原本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實習生而已,正是因為有學長的幫助,她才能在雜誌社裏以最快的速度成長起來。或者說,一開始她能夠進入到南方豐合雜誌社,那裏頭就有學長的幫助。

  也是因為有學長的幫助,在雜誌社裏,學長不是她的前輩這麽簡單了,學長還是她的師傅,她以後的記者之路基本上是確定跟著學長做社會時事這一塊,也可以說,如果她不主動提出改變的話,以後應該會留在《天下舞台》做記者,編輯文章。

  南方豐合雜誌社底下,有許多優秀的雜誌,在紙質媒體逐漸消亡的當代社會裏,它堅持紙質媒體,向普羅大眾傳達著書香文化,雖然也推出了電子版本的雜誌,但是相比之下,紙質雜誌裏麵的內容更加豐富,努力地做到讓讀者舍不得丟掉每一期雜誌,而其中《天下舞台》更是把社會文化做到了極致,傳達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更是提倡主動思考的概念,從來不會去做刻意的引導。

  可以說《天下舞台》是雜誌社的王牌,《YI月刊》雖然在娛樂圈裏被捧得很高,但是還是比不過《天下舞台》,最重要的是……但凡是個有追求有抱負的記者,都不想去做娛樂雜誌,即便《YI月刊》已經努力讓娛樂文化帶上社會價值。

  如果她向劉慶城提出這個要求的話,雖然她是可以被調過去,但是學長大概會失望吧?那些實習生大概會在自己的背後說閑話吧?

  鏡頭前,果蔬團很險地得到了一個晉級的資格,鍾離知鬆了口氣,準備著下一個比賽,臉上的疲態已經顯露出來了。

  薛季遙捏緊了拳頭,然後朝著活動場地負責人的方向走過去。

  她覺得,她應該幫她一把。

  畢竟自己是她的女朋友。

  兩個人的工作出現了交集的話,見麵的時間也會跟著變多起來。

  想想自己和她以前的那段糾葛,雖然她睡了自己的前夫,直接導致了自己的婚姻以悲劇收場,但是在這件事結束之後,薛季遙根本就不覺得那些事算什麽,甚至也開始漸漸地覺得,大概再過個兩三年,她說不定連章鍾正這個人都會給忘掉。

  原本是覺得鍾離知欠了自己來著,大概是相處的時間太長了,所以鍾離知和小唐那扭曲的三觀直接影響到了自己吧?

  就算是曾經自認為三觀很正的她,至少有幾個瞬間覺得,鍾離知也好,小唐也好,娜娜也好,他們都是好人。

  薛季遙走到了負責人的身邊,那人看了她好幾眼,她臉色淡定,從自己的口袋裏抽出來了一張記者證,專屬於南方豐合雜誌社的記者證,看到了這一張證件的時候,負責人端正了自己的態度:“你好,是有什麽事情嗎?”

  薛季遙輕輕地吸了一口氣,說道:“你好,我是南方豐合雜誌社底下《YI月刊》的實習記者,現在在大家庭賽區上麵有一個女團在參加比賽,對嗎?”

  負責人有點驚訝,畢竟D.U女團還算不上是什麽有影響力的組合,居然能入《YI月刊》的眼。驚訝歸驚訝,他還是非常客氣地回答了:“是的。”

  薛季遙鬆了口氣,誠懇地說道:“是這樣的,我們《YI月刊》一直都在努力地挖掘明星的社會價值,就好像是光城的傳統文化協會在借助這個嘉年華活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月刊也想借著這個嘉年華呼籲娛樂圈的明星重視起傳統文化這一塊的內容,雖然說嘉年華也有請大牌明星當活動的推廣人,但是在觀察了兩天之後,我發現隻有這個組合參與得最深,所以我是有意向打算采訪她們。想讓你們在結束之後,幫我傳達一下,我想采訪一下她們,順便收集一下素材。這個請求會不會耽誤到你們?”

  負責人想了一會兒之後,大概是覺得《YI月刊》的人不會欺騙自己,所以就同意幫她傳達消息了,不過他不能保證對方會答應。

  麵對《YI月刊》,娛樂圈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選擇不答應吧?

  這可是囊括了演藝圈和時尚圈等雜誌,在國內的影響還挺大的。

  薛季遙鬆了口氣,想著,自己或許要編輯兩份文章了,也不知道到時候學長能不能幫自己把文章放到《YI月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