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西涼_第220章受降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2      字數:2296
  “這...這個...”

  劉璋看到密令上,那簡短而又有力的文字,以及上麵蓋上的秦王印,他頭昏眼花,往前一栽。

  幸好費觀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緩緩勸道:“ 大哥,算了吧!秦軍是鬥不過的,他們太強了,就算有十萬蜀軍,也不一定守得住三萬秦軍的進攻,更何況他們不止三萬,我們卻隻有五千兵馬。”

  聞言,劉璋眼角漸漸溢出了一絲淚光,西川是他老爹劉焉留下來的基業,如今卻是就這麽沒了,他緩緩走向了主位,轉身跪坐下,揮了揮手!

  “大哥,我在門外等你!”

  費觀走了出去,緩緩關上了門。

  劉璋這一坐便是一個多時辰,直到他拉開門,費觀一直筆直地站在門外。

  “走吧!換籍、呈降表!”

  西川的典籍早已被劉璋命人整理了出來,降表也早就做了出來,本是等著孫揚來了,一並呈給孫揚的,現在看來隻能呈給秦軍司令官了。

  臨到現在,劉璋也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了,該是他的,還是他的,不該是他的,他隻能給秦軍。

  劉璋投降的消息像一陣風,以極快的速度刮過了整個成都,無數百姓從各處蜂擁而至,等候在州牧府通往城門的主道上。

  州牧府沉重的大門就像是劉璋的心門,慢慢打開,一陣陣‘咯咯咯’地聲音傳入了寂靜無聲地人群。

  無數百姓落淚,無數西川的官員落淚,劉璋雖然軍事上不行,但他對百姓還算不錯,成都內外真正連飯都吃不上的百姓卻是不多。

  “大人!”

  不知是誰起的頭,百姓們不約而同地跪下了,無數的孩子也被大人們壓低了頭。

  “走吧!”

  劉璋心顫地看著這滿滿的人頭,滿滿的百姓,他心情極為複雜。

  “喏!”

  費觀心裏也很難受,畢竟這次離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劉氏一族必然要前往長安的,而他費家也無可避免,秦王可不是一個手軟之人。

  “主公!”

  突然道旁闖出一人,正是要要出戰的黃權,他堵住去路,淚流滿麵地道:“為什麽?為什麽啊?”

  “公衡!”

  劉璋的淚也垂下來了,他失聲道:“劉季玉對不起大夥啊!還給西川的百姓帶來了這麽多的戰亂,日後秦王麾下,大家好好做事,一定要給西川爭臉!”

  “主公!”

  黃權沒能阻止得了一心投降的劉璋,他回到自己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緊閉大門,不再出門。

  這段通往城門的路,劉璋心思沉重地走了一個多時辰,抵達城門時已是黃昏。

  “劉季玉!”

  城門緩緩打開,劉曄看到了劉璋,劉璋也看到了劉曄。

  劉璋冷然道:“劉子揚,虧你還是漢室宗親!”

  這話,本不該說的,奈何劉璋是真的沒能忍住。

  劉曄卻不會去計較這些話,他笑著道:“明公識我於阡陌之中,提拔之恩,曄不敢忘,自當盡力為主公鋪開一條通往天下一統的大道!”

  “嗯!”

  劉璋神色緩和了一些,他想到將來會有更多的諸侯與他一樣被遷往長安,他心裏頓時就平衡了。

  “戶籍、降表!”

  劉璋看了一眼費觀,費觀趕緊將這些遞給了劉曄。

  劉曄接過之後,僅是掃過一眼,便沒有再看,他拉住劉璋道:“季玉兄,日後我們兩家應當多多聯絡聯絡,漢室長公主可是秦王正妻,我等宗親應當支持公子才是!”

  頓時,劉璋眼眸一亮,是啊!怎麽就沒有想到呢?還是劉子揚聰明啊!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

  蜀郡的收降很是順利,有著劉璋的全力配合,劉曄沒費什麽事就將所有事物安排妥當了。

  而這時,又有金劍令使前來,他從北門而入,直奔州牧府:“府門大開,迎秦王密令!”

  頓時,秦軍上下所有人聚集到了州牧府,自然也包括西川投降的一些臣子。

  眾人都聚齊之後,金劍令使拿出了孫揚的密令,宣讀道:

  “涼州刺史劉曄征西有功,著其會長安述職;將軍周瑜征西川有功,著其暫領益州刺史;第五軍團入益州,歸刺史府管轄,將軍徐晃繼續領第五軍團軍團長一職,駐益州。

  將軍馬超回長安述職,將軍趙雲歸益州刺史府,單領一旅,前往收複南中;將軍魏延調入漢中駐守,其餘西川歸降將領,除嚴顏、費觀外,或押解或遷往長安--秦王府令!”

  眾人自然不會懷疑金劍令使的命令,隻是周瑜領益州刺史讓眾人有些驚訝,畢竟周瑜的年齡不大,卻身居高位,很可能封無可封啊!

  不過眾人也就在心裏想想,不可能說出來的。

  其餘事情都很好理解,該是哪來的人,就回哪裏去,作為軍中新貴的趙雲這次是徹底被重用了,南中雖然隻是征西川一戰的尾聲,但不可否認,這裏功勞也不小。

  不管秦王的命令是什麽,秦軍眾將都開始執行了,益州錦衣衛全力配合這劉曄與周瑜的交接,以及劉曄等人在成都內抓捕不肯降秦的益州士人。

  根據秦軍以往做法,是絕不可能將這些不可控的因素留在益州的,孫揚若在,必然是直接一棍子打死,讓這些家夥跳不起來,劉曄溫和了許多,隻是將這些人抓捕,帶回了長安,給周瑜留下了一個空蕩蕩地刺史府。

  幸好,費禕沒有走,費禕暫時接任了益州別駕,主管民事,而周瑜自己管的可就太多了。

  總之,這次益州是沒人可用了,都被拉到長安去了。

  大約過了半月,張鬆再次回到了益州,他是益州士人中最先回來的,也是孫揚派給周瑜的。

  周瑜本還疑惑,怎麽秦王會給自己派這麽個西川人來,他卻隻能接受。

  益州刺史府的人員再次複雜了起來,緊接著,孫揚又將馬良給調入了益州刺史府,這樣一來,周瑜總算是沒有什麽憂患了手底下既有對益州了如指掌的張鬆,又有費禕、馬良、費觀等人處理政務,益州之事漸漸平息了下來。

  卻在這時,南中傳回消息,南中豪雄反了,以蠻王孟獲為主的蠻人竟然公然反秦,趁著周瑜收拾益州境內世家殘餘的時候,南中豪雄與趙雲對峙了起來。

  消息傳入益州刺史府,周瑜大驚失色,這若是處理不好,整個益州就完了。

  他匆匆召集了徐晃等人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