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西涼_第148章孫揚稱王,東征袁術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1      字數:2425
  秦公府升級成為秦王府,最高興的不是上層人,而是生活在底層百姓。

  每一個長安人都從心裏覺得驕傲,他們是漢人,更是秦都之人。

  從先漢開始,長安人的祖祖輩輩就都是國都之人,卻因為今漢光武皇帝定都洛陽,使得長安人在洛陽人麵前都要矮上了一輩,這種滋味,長安人已經受夠了。

  如今秦公升為秦王,讓他們是從內心裏覺得揚眉吐氣了一把。

  就地盤而言,長安人口口相傳之後,都知道秦王控製了雍涼荊豫四州之地,足足占據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三分天下已經得了一分;

  就人口而言,天下人口最多的郡是南陽郡,而今南陽郡也是秦王控製的郡城。

  據統計,雍州人口達到三百多萬,涼州兩百多萬,荊州兩百萬左右,豫州二百萬上下,漢中六十萬上下,再加上不斷湧來的中原百姓,秦王治下如今已有千萬人口之多。

  就稅賦而言,秦王治下農賦五十取一,已經相當於無。

  所以,大秦的百姓溫飽問題基本上是解決了。

  商業上,秦國商業部不斷地派出商隊前往西域以及更遠的帝國進行貿易,使得大量的新鮮玩意湧入秦國,百姓的生活物資豐富了起來,人民的生活境況也好了起來。

  走在長安大街上最多的人不再是世家子弟,而是來自於各個軍團的軍屬。

  當年,孫揚將數十萬軍人家屬遷來長安的計劃很成功,使得長安百姓至今尚武,且對外來之人很是敏感,任何詆毀孫揚的言論在長安連個水泡都起不來,便煙消雲散。

  今日,孫揚要出征了。

  兩個夫人挺著大肚子出來送行,劉靈哭哭滴滴地抓著孫揚的手不肯鬆開,蔡琰命人準備了一輛馬車,車門改成了淡粉色的紗簾,紗簾朝著兩邊打開,而她,就坐在馬車裏,一路彈奏著孫揚喜歡聽的曲子,一路哭泣著將孫揚送出了城門。

  “琰兒,回吧!”

  孫揚也舍不得嬌妻,於是,他走上了馬車,輕輕吻了一下蔡琰光潔的額頭,隨後在蔡琰的淚水朦朧中離開了長安。

  孫揚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戰馬,身邊兩個壯漢相隨,一人是惡來、一人是虎癡,這二人正是曹操羨慕而不能得的猛將,如今忠心耿耿地護衛在孫揚左右。

  孫揚出長安前將政務交給了魯肅、鍾繇,將軍務交給了戲誌才,並調遣第一軍團第一師、第二師前往河東駐守,防範董卓的南下,其主將正是第一軍副司令官張遼。

  此時的河東太守依然還是張既,這些年張既將河東治理的很好,使秦國從未因為少鹽而發生過慌亂。

  孫揚想過要提拔他,不過他前麵還有一些更合適的人選,多智而穩重的荀攸、年輕而有能力的法正、一直跟隨自己的李煜,這些人都是要提拔起來作為一州之長的人,所以,相對來說,張既的資曆和能力還是要差了一些。

  此次隨孫揚出長安的隻有虎士師團,這是孫揚手裏最精銳的騎兵師團,他們全部由三級上等兵組成,且精通騎術、槍術、箭術。

  他們隻有時刻保持有至少兩項是三級上等兵的水準,他們才能留在長安,一直擁有護衛孫揚左右的資格。

  十日左右,孫揚抵達宛城,與荊州刺史荀攸會麵,孫揚問計於荀攸。

  荀攸道:“揚州接連荊、交、豫、徐四州,地域廣袤、人口稀少,江東四大家族牢牢把控著江東,若是能夠先攻下豫章、會稽、吳郡、秣陵、廬江五郡,袁術將退無可退,不得不與孫曹聯軍正麵一戰,屆時,袁術方可一戰而下。

  孫揚聽後,命人取來紙筆,就在荀攸府中下達軍令,命孫策率領一個步兵師會同甘寧第十軍團攻打柴桑;

  又命令黃忠率程普、黃蓋、韓當三個師以周瑜為軍師攻打廬江。

  寫完後,孫揚將密令交給了隨行錦衣衛:

  “速派人送往荊州兵團總部,並於沿途告知甘寧,必須執行輔助孫策攻打柴桑之要務,於豫章郡尋找到兩個水師師長。”

  “喏!”

  隨行錦衣衛倒是不以為意,他會忠實的去完成任務。

  荀攸倒是頗為意外地看著孫揚,他不明白孫揚為何一定要讓甘寧去找兩個師長,莫非有屬意之人嗎?荀攸這話是不敢說出口的。

  離開宛城,孫揚便直接前往許昌,高順第九軍團就是駐紮在許昌,孫揚需要從高順這裏調陷陣營前往揚州戰場。

  十餘日後,在豫州汝南郡,孫揚終於調集了第一軍團兩個師、第二軍團三個師、第九軍團一個師以及虎士師團共計七萬餘人。

  在汝南完成誓師之後,阿四率副將李嚴及第二軍團一萬騎兵為前鋒前往淮南,其後是陷陣營、虎士師團等五個師團為中軍。

  中軍有軍師賈詡、大將典韋、許褚,新任陷陣營師長秦明。

  陷陣營是秦軍中唯一有自己旗幟和信仰的軍隊,他們是有了軍魂的軍隊,由最精銳的秦軍步兵組成。

  後軍督糧官是曹性,他率領最後一萬兵馬負責糧草督運,這也是他的老本行了,他一直幹得不錯,孫揚也就沒有另行擇選督糧官。

  此時,兗州境內,曹操令夏侯淳作先鋒,率一萬兵馬先行,他自領中軍一萬五千兵馬,大將樂進、李典、於禁、曹純,後軍有一萬督糧軍,督糧官曹仁。

  壽春城內

  袁術聽得孫曹兩路共計十萬餘大軍前來夾攻,袁術大罵曹操是背信棄義之徒。

  罵完之後,他餘怒未消,拜張勳為驃騎大將軍,分三路大軍抗曹,第一路大將張勳居中,第二路上將橋蕤居左,第三路上將陳紀居右,各部健將千員,領十萬兵馬克日起行,前往壽春界口。

  又命大將樂就為上將、副將李豐居中、副將雷薄居左、副將陳蘭居右,四人共十萬兵馬往汝南山口迎擊孫揚前部人馬阿四。

  不幾日,夏侯淳領兵至壽春界口。

  橋蕤出戰,約三十合,橋蕤被夏侯淳一槍挑落下馬,曹軍士氣大震,殺入袁軍軍陣,夏侯淳連挑了袁術數員戰將。

  張勳不敵,率大軍落荒而逃,退往壽春城內時,十萬大軍隻剩下不到五萬,其餘盡數潰散。

  另一路袁軍大將樂就與阿四相迎,阿四一人槍挑李豐、雷薄、陳蘭三將,不落下風,樂就趁阿四與三將混戰之時,欲效仿張遼之計,以步兵相擊,秦軍副將李嚴迅速派出三千精銳弓箭手,將樂就兵馬阻於陣前,令其無機可趁,樂就無奈,隻能撤兵。

  數日後,孫揚率大軍至,典韋與許褚兩人奉命出戰李豐、雷薄、陳蘭三將,不數合,三將一死、一殘、一重傷,孫揚趁勢掩殺,樂就無奈敗退,退至壽春時,身邊十萬大軍僅存三萬,其境況倒是與張勳同病相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