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襄陽攻防之圍點打援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1      字數:2656
  “主公息怒!樊城一戰並不能全都怪蔡兄啊!”

  蒯良與蔡瑁在阻擋秦軍一事上是意見極其統一的,這個時候,也不是內鬥的好時機,他麵無表情地瞪了一眼蔡瑁。

  隨即,他不溫不火的道:“樊城一戰,據細作來報,秦軍動用了井闌,秦軍井闌本就高過樊城城牆,蔡和將軍守不住也是必然。

  況且,秦軍無論是弓箭手還是精銳長槍手、甚至於精騎,都比我荊州強悍太多,那可都是孫揚手下悍將一手組建精銳!

  其中,秦軍軍官也大多為秦地驍勇之士,秦軍兵力上更是猶勝我軍。

  如此一來,我軍便有三敗之由。

  我軍唯一的優勢便在於城牆,但樊城城牆又過低,這才導致我軍的首戰失利。

  如此看來,樊城一戰的失利,實非蔡和將軍一人過、更非蔡家之過。

  固,此戰失敗是必然,無論是在座的哪一位將軍在樊城,此戰也是必敗。”

  “哼!”

  劉表不是個不明事理之人,他已是被蒯良的這番理由說服,雖說他依然是餘怒未消,卻也並不是很生氣了。

  蒯良的說法很在理啊!

  荊州兵在各方麵都要比秦軍弱,秦軍曆百征而善戰,與天下而聞名久矣!

  至此,劉表也不好再明麵上怪罪蔡瑁。

  蔡瑁對蒯良投遞了一個感激的眼神,蒯良卻是會意一笑,蔡蒯兩家在阻秦一事上稱得上是戰略同盟,至少在荊州這地麵上已經少有爭鬥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主公!瑁以為,襄陽雖有堅城,但兵力仍不及秦軍,故請主公先退往南郡,由我荊州上將文聘駐守襄陽。

  量他秦軍勢大,也是遠征而來,水土不服更是會造成秦軍兵無戰心、將無戰力,無法從容進攻襄陽。時長,我荊州必勝!”

  蔡瑁說這話,就已經是看到了劉表的退意,隻是劉表仍還在猶豫。

  荊州尚且有江夏在側,黃祖更是劉表的嫡係,所以,黃祖絕不會坐看他坐困襄陽,起兵來救亦是必然。

  總而言之,劉表心中還有猶豫、還有幻想!

  “子柔、異度,你二人對這事怎麽看?”

  劉表雖然對蔡瑁的說法很動心,卻不得不問一下蒯良的意見。

  在大局上,劉表更傾向於蒯氏兄弟的意見。

  “主公,襄陽不能放棄,主公若往南郡去,恐怕襄陽士民之心不再,襄陽也會守不了幾日。”

  一直沒有說話的蒯越淡淡說道。

  蒯家勢力其實多在南郡以北等地,蔡家勢力多在襄陽以及荊南。

  蔡瑁放棄襄陽,卻還有機會重新崛起,他無非就是想早些打點行裝,放棄他的一些利益,好前往荊南發展。

  畢竟秦軍兵鋒太猛,荊州內部已沒人覺得荊州軍能抵抗得了秦軍的進攻,蒯良蒯越也是這樣想。

  但襄陽不能就這樣丟棄給孫揚,這是蒯氏兄弟心中共同的想法。

  那樣做的後果,將會使整個荊州都淪陷,或許蒯家兄弟不知道淪陷是什麽意思,他們卻明白襄陽的特殊意義。

  正如樊城的那一戰,樊城是荊州軍最後的北方門戶,而襄陽卻是整個荊州的核心。

  “你,你們…”

  蔡瑁指著蒯良蒯越,氣得臉紅脖子粗,由於來之前沒有通過氣,所以蔡瑁並不知道蒯家兄弟的想法和打算。

  “德珪兄!襄陽可不能丟,襄陽是荊州人的希望,襄陽若都丟了,你的家在哪?荊州的人心又該安放在何處?有我們在,襄陽就在!”

  蒯良冷冷地看著蔡瑁這個自私的家夥,劉表也是這時才從中看出了貓膩。

  蔡瑁這是要帶著大家提前逃命去啊!這個可惡的家夥。劉表麵無表情,心裏卻又開始在恨蔡瑁的自私。

  “荊州的人心不能丟,老夫算是跟孫揚這廝卯上了!子柔,你速速前往南郡、長沙等地調集重兵!異度,你速前往江夏,讓黃祖率三萬大軍沿水路來援。”

  劉表大氣的把手一揮,已經決定了荊州的兵馬走向,更是決定了荊州的命運。

  決戰,就定在襄陽決戰!省得有人說老夫怕死、怯戰,哼!

  潁川郡

  賈詡府邸,一封來自長安的密信到了賈詡手裏。

  “主公果是雄才大略,運籌帷幄已達千裏地也!”

  賈詡暗自感慨,他已輕輕放下手中密信,命人去安排飯食。

  長安來的使者用過飯,稍稍休息了一會之後,沿來路回轉長安。

  潁川城內,頻繁的調兵令開始發往各處,一副大戰來臨的陣勢。

  潁川的動向很快便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而曹操的人才選拔即將進入尾聲,是最怕被打攪的時候。豫州的任何風聲都足以令他風聲鶴唳。

  曹操也是大氣,大手一揮,迅速從兗州邊境抽調了一批精銳回到陳留駐紮,數日間,陳留已是集結了數量眾多的曹軍。

  這一段時間,天下風雲詭異,似乎整個中原都在醞釀著一場大戰。

  緊接著,袁術也很默契地配合著曹操,在汝南邊境開始增加駐軍。

  長安

  “來人,命文長、伯符、公瑾、孟起半月後前來長安會和。”

  此時,四人三個月的學業基本上都已完成。

  “喏!”

  使者再度出發,隻是這一次,使者前往了武威郡。

  荊州

  大戰已經打響,劉曄將三軍團分為三部,輪番攻打襄陽這座堅城,在井闌和劉曄所造霹靂車的輔助下,數日間,襄陽城就已是搖搖欲墜,使得襄陽城內人心惶惶。

  如此,秦軍又進攻了數日,南郡大軍開始從南郡北上襄陽,江夏水軍也蠢蠢欲動,似有前往襄陽助陣的意向。

  襄陽城外,秦軍軍營

  “諸位將軍,此次召集大家前來,正是我荊北軍被阻襄陽,不得存進,即將陷入了荊州人重重圍剿的時刻,不知諸位有何策略以教我。”

  劉曄獨坐帥座首席,帳內皆是此次南征的軍中將校。

  經過了與襄陽幾番攻伐,劉曄心中對荊州人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守襄陽的軍隊似乎比之前強了許多,特別是那名叫文聘的將領,尤為果決明斷,襄陽有此人在,這一戰打得怕是並不輕鬆。

  秦軍想要進入襄陽,隻怕是還要費一番周折。

  “司令,我有一計,不知可否?”

  這時,一名畢業於軍官培訓學院的團總站了起來。

  “你且先說,我聽聽看。”

  劉曄笑著說道。

  “喏!”

  那團總轉而麵對屋內的好幾十人朗聲道:“我曾在學院學習,偶然間讀到主公一篇注解,名為圍點打援,其中要義正是圍住一城,以優勢兵力掃滅其城外援軍。

  而此時,襄陽成為了我秦軍南下的關鍵,正是這關鍵所在,令荊州人不得不前赴後繼的趕來救援。

  因此,荊州人實際上就硬生生地給我們製造了一個機會,一個圍點打援的好機會。”

  “很好!”

  劉曄眼中的笑意越來越深,直到最後,忍不住開口稱讚。

  聽著該團總的講解,他越來越覺得圍點打援說出了此戰的精要,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問起了這名團總的名字:“你是哪個部隊的?叫什麽?‘

  “屬下第三軍團一師三團韓浩!”那團總激動地回道。

  “我記住你了,待此戰結束,你便是首功。”

  劉曄淡淡地笑道。

  “謝司令!”

  韓浩恭恭敬敬地朝劉曄行了一記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