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局勢平複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0      字數:2683
  “來人,快去安排一下,某要出城。”

  李默拿出了孫揚隨手甩給他的令牌,遞給了看護城門最後一道防線的三師團五大隊。

  “這…”五大隊隊長自然認識孫揚的腰牌,他明麵上雖然是隊長,但他暗地裏已經加入了錦衣衛,不可能連自家主公的腰間飾物都不認識。

  “這什麽這?不認識嗎?”李默本來就有些煩躁,心下難忍,語氣便衝了些。

  “不是,不是!”隊長連連擺手,看了看左右,輕聲道:“旅帥,軍師與七姑娘都來了,要你去見他們,軍師來時,七姑娘就給我們下令了,一旦看到您,就讓您速回軍營。”

  “什麽?”李默大驚失色,連忙環顧左右,發現那些大頭兵們都目不斜視的盯著城外,這才放下心來。

  “軍師來長安不先去見主公,反倒先見我?”李默不淡定了:這事要讓主公知道,還不扒了我這身皮啊!

  “一切為了民族。”五大隊隊長長肅然道。

  “這…!好吧!”

  李默終究是瞞著孫揚去見了賈詡,這名頭便是為了民族。

  孫揚建軍伊始就明確了這一點,任何人的利益一旦與民族利益發生衝突,民族利益就必須要高於一切,即使你違令反叛,孫揚也會給反叛失敗之人一條活路,乃至於孫揚在軍官學院又重複了一番這樣的言論:民族利益高於一切意識形態。

  這一次,賈詡偷偷前來長安,並沒有通知孫揚,為何?因為孫揚這段時間的做法已經令他產生了一定的想法,賈詡本就是世族旁係,跟世族有著扯不斷的關係,而孫揚在關中所為,那是擺明了車馬要實行一條鞭法,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結束關中曆時數百年來的土地壟斷,這可能嗎?

  賈詡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得關中元氣大傷,不利於以後武威軍奪取天下,他心思的轉變,正是因孫揚的暴虐行為而改變。

  李默他在軍營見過小七和賈詡之後,三人就目前長安局勢做了進一步交流,最終,賈詡給出了一條比較好的建議,關中的世家依然留在關中。

  和談之後,不容許再兼並宗族以外的土地,也必須按照孫揚之前製定的一條鞭法繳納稅賦。

  賈詡等人的到來給了李默很大的緩衝空間,原本愁眉苦臉的李默在得到賈詡的許諾之後,終於舒展了苦澀的眉頭,喜滋滋地去了城外。

  “軍師,您這樣做,能得到大哥同意嗎?”小七神色擔憂地問道。

  “主公會同意的,主公囑咐李默的話不過是他義氣之舉罷了,世族在這件事上做得確實有點過了,不過剩下的這些小魚小蝦翻騰不起什麽大浪,隻要不給他們滋生野心的土壤,世家也會變成綿羊。

  主公曾給將士們講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主公他不會不懂過猶不及的道理,主公隻是不懂政治,政治最需要的便是妥協,就目前關中的形勢,我們殺也殺夠了,現階段最重要的便是穩定關中局勢,讓關中的動亂盡快平複下來。若不然,明年的春糧下不了地,我們這麽多的軍隊就成了累贅。”

  賈詡歎了口氣,他自認為自己也不是什麽好人,為了自己的安全,他可以鼓動匈奴人、鮮卑人都來劫掠漢室,但他認為自己做不到孫揚一樣,有著破釜沉舟的勇氣徹底清洗關中的世家勢力。

  隨後,賈詡去見了孫揚,他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更說出了與李默的相見。

  話畢,孫揚死死地等著賈詡,賈詡此舉已經侵犯了他作為勢力頭領的絕對權威,兩人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晌。

  最終,孫揚妥協了,他苦笑道:“軍師啊軍師,若非你來,我這春糧可是沒著落咯!”

  “主公,某怎麽聽著這話這般不對味!酸溜溜地。”

  賈詡吸了一口空氣,嘴角露出了一絲輕笑,頗為無奈地搖了搖扇子。

  “嗬嗬!”

  孫揚神色尷尬地摸了摸鼻子,二人落座後,再次就關中治理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這時,孫揚給出了幾個人名,其中有長安京兆杜陵人杜畿字伯侯(此人是三國末期大將杜預的祖父);長安馮翊高陵人張既,魏國長安令鍾繇的朋友;長安扶風人法衍、法真、法正,這是一家人;北地泥陽人傅嘏,傅介子後人;扶風人孟達(法正摯友)。

  這數人皆是一時之人傑,孫揚將他們的明細表給了小七,這些人都要由錦衣衛負責去找出來,如今他孫揚占據雍州,手底下卻沒幾個可以用的人,那怎麽成?

  其次,孫揚還列出了一係列名單,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潁川學院郭嘉郭奉孝,其後依次是壽春富平人魯肅魯子敬;潁川人荀攸荀公達;彭城人張昭;原長沙太守張機;北海人孫乾孫公佑;北海人孫邵、國淵、管寧;巨鹿人田豐田元皓、冀州人沮授、洛陽令周異之子周瑜,徐州琅琊人諸葛玄以及其家族所有嫡係成員。

  這些人中,有些人孫揚並不記得他們的表字,但無論如何,這些人都要盡力掌握在手中,孫揚下令生死不論也得讓他們來涼州。

  最後,孫揚又列出了一批可殺名單,排在首位之人讓賈詡心頭一顫,此人是誰?穎川人荀彧字文若。

  為什麽孫揚想要殺荀彧?

  首先,孫揚認為荀彧是一個君子,君子都是有氣節的人,並不容易屈服於自己;其次,荀彧此人畢生忠誠於漢室,然而,他又服務於曹操,最後卻疑似自殺,這是一個遊走在政治懸崖上的人物,絕無可能因為自己的家人而屈從於自己,孫揚是這麽理解的。

  荀彧此人,他孫揚很有可能得不到,荀彧便成了孫揚心裏的一根刺,不得不拔去它。

  孫揚不會管別人怎麽看,怎麽覺得招攬荀彧有希望,孫揚隻要保證自己能活下去,至於荀彧,王佐之才而已,天下若無一人敢稱王,要一王佐何用?

  如今漢室傾頹,天下進入諸侯爭霸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一旦有諸侯將荀彧保護起來,要再想殺他,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參天大樹還是在它幼小的時候把它連根拔出最讓人放心。

  “主公,李默不辱使命,完成了與世家的和談,世家代表們都接受軍師的建議,他們隨後便退軍,並支持主公在關中執政。”

  李默本是急來稟報,前腳已經踏進了孫揚屋內,接著他看到小七和賈詡似乎在看什麽東西,兩人都是皺著眉頭,李默立即又退了出去,在門口稟告了他和談來的結果。

  “做得不錯!”

  孫揚微微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和阿九去把周慎幹掉吧!”

  李默把交代的事情做完,接下來就該是騰出手來對付漢室的軍隊了。

  關中世家的本性在這一次與孫揚的交鋒中被孫揚看了個通透,他對關中世家這樣的對手已經提不起絲毫興趣。

  此刻,該是把治理雍涼當成主要任務,該找來更多的良臣治理破碎的雍涼才行,至於良將,學院可以慢慢培養,孫揚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在一定的人口基數上,雍涼之地將來肯定會有良將,縱使再出現呂典趙關張馬那樣的猛將也是不足為奇。

  良臣則不然,培養起來太慢了,他們是孫揚目前最最需要的,有他們在,可以迅速地治理好一地,為武威軍提供一個穩固的後方,為未來征戰天下先行做好準備。

  反之,若把他們留給敵對的勢力,這將對自己極為不利,孫揚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要讓錦衣衛提前對天下的賢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