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發展中的武威(一)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0      字數:2316
  中平三年四月,涼州戰事告一段落,為穩定武威局勢,孫揚派遣李煜前往洛陽買官。

  六月,李煜回轉武威,帶來了漢帝劉宏的正式任命,孫揚也算是正式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然而,這並不代表以孫揚為代表的武威軍事集團就真的穩固,長安城裏駐紮的近十萬枕戈待旦的漢軍對涼州諸侯可是虎視眈眈著。

  也就在這一年,韓遂設計害了北宮伯玉、邊章、李文候。

  這一事件讓孫揚想起了一段往事,北宮伯玉第一次進攻三輔失敗的最終原因便是內部爭鬥,他有些慶幸自己及時抽身,若不然,他肯定會受到影響。

  中平三年末,孫揚獲得了不錯的收成,除卻百姓自留糧食外,其餘糧食基本夠他手底下近三萬大軍消耗一年。

  然而,孫揚雖然獲得了好的收成,但韓遂所占金城,卻因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開始出現了缺糧問題,十餘萬的軍隊中出現了士兵私逃現象,韓遂在多重壓力下,悍然發起了第二次三輔之戰。

  涼州方麵,急於立功的涼州刺史耿鄙聯合各郡兵馬,也糾集起了數萬大軍,想要與韓遂一戰。

  韓遂率先發起進攻,先將背後的隴西、酒泉圍住,被叛軍所圍的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相繼從賊,並與韓遂合兵一處。

  此時,耿鄙卻死於別駕之手,手下司馬馬騰也跟著一起謀反,各郡郡兵紛紛潰散,涼州局勢因耿鄙的私自出兵再次糜爛。

  在這混亂時刻,孫揚安心於發展郡內農商,漢陽郡人王國卻發動了叛亂,自稱合眾將軍,兵圍郡城,眾人推王國為首領,進攻三輔。

  “救是不救?”

  孫揚翻看著錦衣衛傳回來的情報,眉頭擰在了一起,他很是糾結。

  在涼州,武將有很多,但出名的文士卻很少,傅夑的名聲主要在於他的氣節,以及他有一個厲害的兒子。

  這樣的人如果能來武威,對於孫揚的聲望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南容是我漢人中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初若非他極力阻擋,恐怕朝堂內的三公九卿早就把涼州送給了羌氐。不管他會不會跟老子幹,這人死了還真是可惜了,救吧!”

  孫揚負手立於武威城樓之上,眺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枯黃草地,熟讀三國演義近十三遍的他想起了在這一次大亂中喪生的涼州人傑傅燮。

  “阿九!”

  孫揚冷喝道。

  “大哥!”

  阿九提著一把斧頭,不知從何處竄了出來。

  “去,給文和先生帶個話,無論如何都要把漢陽郡守傅燮帶到武威來。晤...若實在不行,就把他兒子傅幹帶回來。”

  “喏!”

  阿九接到命令,迅速地消失在城樓上,緊接著城門大開,一匹健馬飛馳而出,一個提著大斧的壯碩青年跳上馬,向著姑臧方向飛奔而去。

  “但願錦衣衛能救下破城後的傅燮,真是個多事之秋,可歎這難解的涼州局啊!”

  孫揚遠遠看著阿九離去,他也下了城樓。

  譙郡

  因政見不合,曹操再次遠離朝廷,但他卻一直關注著朝廷新動態。

  當他手裏拿著朝廷的邸報,看到孫揚已經買了武威郡守一事,他神色一滯,憾然歎道:“武威孫揚,此人不可小覷。”

  相較於曹操的感歎,士林之中其實並未有人覺得買官有什麽大驚小怪。

  匈奴人、羌人、氐人、烏桓人,無一不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在這些高節的士人眼中,孫揚實際上與野蠻人一般無二。

  況且,涼州邊遠,根本就影響不到這些人眼前的利益,又何必去針對他呢?

  也正是由於士人不重視孫揚的緣故,讓得漢室給了孫揚一個迅速成長的機會。

  中平五年,韓遂、馬騰久攻三輔不下,正猶豫著要不要暫時撤退。

  傅燮一家此時已被孫揚手下的錦衣衛帶回了武威城,其家人被安排在郡治姑臧,他本人則被孫揚帶到了武威城,日夜陪孫揚讀書,這個漢室的忠臣每天都在給孫揚灌輸忠誠漢室的思想,而孫揚呢?他每天都在不斷地給傅燮描述著天下大同的世界。

  “孫太守,你的想法太過於理想了,請恕傅某不敢苟同。”

  這一日,兩人與平時一般進行著語言上的交鋒。

  “嗬嗬!傅夑,孫某的耐心可是有限的。”

  孫揚眼角帶著一絲笑意,嘴角卻是帶著一絲絲冷意。

  “唉!那就請孫太守成人之美,讓某向漢室盡忠吧!”

  傅燮朝著東方拱了拱手,這樣的話,他不知說過了多少遍。

  孫揚心裏也明白,這家夥就跟當年的賈詡一般,是一塊比賈詡更臭更硬的石頭。

  “莫非你真以為孫某不敢動手。”孫揚獰笑道。

  “請吧!”傅燮索性把眼一閉,仰起了脖子。

  孫揚唇角微微顫動,卻最終也沒能奈何得了這個傅燮,為此,他強壓著心裏的憋屈,走出門外深深地吸了口氣,壓下了心中的火氣。

  如傅燮這樣忠誠的人,在每一個時代都有那麽幾個,若非必要,孫揚並不想殺他,這種人值得尊重,就算是白養著他,孫揚也願意。

  結束了一天的治政學習之後,孫揚心裏頭想著該怎樣收拾這個‘傅石頭’,人卻走回了縣府:“頭痛啊!”

  “大哥!我...”

  阿九有些猶豫,他平時殺人時表現得極為興奮,保護孫揚時也很賣力,隻是一到討論各種事務,他卻不怎麽開口。

  “九弟,看樣子你似乎學到了一些東西,有什麽就說吧!這地方錦衣衛都不敢進來。”

  孫揚頗感欣慰,他出身草莽,很難得到士人的認可,唯有從自己的兄弟中提拔人才才是最好的方式。

  “是!”

  阿九神情嚴肅,緩緩說道:“大哥既然在姑臧城建立了中底層軍官培訓學院,那為何不在武威城也建一家如潁川學院一般培養士人的學院?”

  “唉!你看我!”

  孫揚聽後,瞪大了雙眼,恍然大悟一般,他猛地拍了一下自己額頭:“你看,這不就解決了嗎?傅石頭忠誠漢室,那我可以打著為漢室培養人才的幌子,讓他給我們培養人才啊!雖然這樣做不是很地道,但能解決我們自己的用人荒啊!好你個阿九,平日裏不見你言語半句,沒想到你是深藏不露的壞啊!”

  “嘿嘿!嘿嘿!”

  得到誇讚,阿九臉色微微有些扭捏地紅了,他不好意思地繞了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