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三百精兵下武威
作者:三國攝政王      更新:2021-05-22 06:00      字數:4239
  姑臧城

  孫揚率眾騎士緊急趕路,一日間抵達了姑臧城外。

  城外三裏處,夜深人靜,隨同孫揚而來的三百精兵筆直地站立在這荒無一人的西風野林子裏,凜冽的風在耳畔刮過,絨白的雪花飄落在他們整齊劃一的肩膀上,漸漸融化。

  他們卻始終靜若寒蟬。

  他們手中兀自緊握黑褐色騎槍,腰間挎著一柄用來割首的精製彎刀。

  在這冰天雪地裏

  在這狂嘯西風中

  他們銳利得就像是一柄剛成型的劍,唯有用戰火不斷地衝刷,才能使其盡去鋒銳,綻放出十萬丈的光芒。

  這些精兵是孫揚花了半年時間戰出來的精銳,他們每一個都識得漢字,每一個都懂得簡易兵法。

  此時,他們以孫揚為首,呈扇形分布著站立,等待著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唯有到了那時,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他們的驕傲也隻有在那一刻才能展現於世人麵前。

  孫揚身穿輕甲,手提青鋒,幽黑晶亮的眸子靜靜地凝視著姑臧城城樓上一閃一閃、或明或滅的燈火,每一股西風從耳旁刮過,總能感覺到風刃如刀尖般淩厲,他不出聲,便沒人敢顫動一下。

  “咕~~!咕~~!”

  夜半雪明,很突兀地,一股詭異地聲響,輕而柔的響起。

  “唰~~~”

  孫揚等人身後,數名旗手飛快地打出了旗語。

  夜很昏沉,看不清旗語,隻聽得見旗麵與空氣摩擦而發出的聲響。

  “主公!”

  一條漆黑的人影,飛快地在林中起伏縱躍,宛若幽靈,不到幾個呼吸就出現在孫揚麵前,他單膝跪地,看向孫揚的眼神裏一片炙熱。

  “城中情形如何?”孫揚低聲詢問。

  “回主公。”

  跪在地上的黑影說道:“守城人都躲進了城牆洞裏,我們的人已經做好了一切攻城準備。”

  “上!”

  孫揚毫不猶豫地一聲令下,頓時,林子深處出現數十個黑衣人,他們飛快地向著城牆方向摸了過去。

  姑臧城沉睡在這寂靜的夜裏,城中也多是一些被挑剩下的老弱兵丁。

  沒人會想到,在六方人馬都還在武威城外的風雪裏對峙的時候,郡治姑臧城竟會出現一大股精兵。

  摸上了城牆的黑衣精銳飛快地遊走在各個城牆段,他們分作兩隊,一隊悄悄地摸到了城牆洞外守株待兔,一隊跑下了城樓。

  不到半柱香,城門吱呀一聲響,緩緩向著左右打開,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響,姑臧城的落橋也被放下。

  嘭~

  落橋徹底與地麵銜接。

  “殺~~~~~”

  空寂的夜色下,孫揚大喝一聲,三百人齊呼了口氣,迅速地化作一道道流影奔向了姑藏城門。

  此時的姑臧城,活像是一個被剝光了衣服的*女,即將被眾人淩虐。

  “阿福、阿福...外邊何事喧嘩?”

  郡守與郡尉都去了武威城,姑臧城裏隻剩一個郡丞做主。

  “老爺,老奴不知啊!”郡丞家裏的老管家出現在內室門口。

  “派人去看看!”

  郡丞眉頭一皺,說完便不再理會,翻個身,攏了攏被子,摟著新納的小妾繼續睡覺。

  唔~還是年輕的身子暖和...不足為外人道也~

  “唯!”

  門外的老管家像是完成送牛奶的任務一般,到了門口,送完一波,卻再次悄然離去。

  姑臧城漸漸易主,城頭上也已經換上了孫揚的‘孫’字大旗,城內沉睡中的人卻全然不知。

  不少近著城門的百姓倒是被驚醒了,他們卻隻敢躲在門板後邊偷偷地往外邊瞧,門也關得死死地。

  城中剩不到五百的老弱兵丁被早已埋伏在城內的錦衣精銳與城外殺來的寨兵們迅速解決掉了大半,餘下不多的也選擇了投降。

  “沒想到這一戰會這般輕鬆。”

  阿九用衣袖抹去了臉上濕噠噠的血跡,話語中對這姑臧的城防頗有些調侃。

  “奪下來倒是頗為簡單,畢竟謀算了大半年,難的是要守住武威太守的反撲,你速速帶人控製郡守府!”

  李煜瞪了阿九一眼,他不理解孫揚為何要把阿九這個與他‘不和’ 的小子安排到他這裏。

  這個殺星。

  李煜無奈地笑了笑。

  “好叻!”

  阿九不以為意地咧了咧嘴,嘿笑了一聲,但也加快了手中動作,他每一次揮刀都會殺掉一人,殺到現在,姑臧城主街已經血流成河。

  “秦續、楊宇,速速控製城門,不得讓人逃出城去。”

  孫揚在李煜之後進了城。

  “喏!”

  他們兩個各自帶上一個中隊,飛快地奔向了各個城門,將城門出口把守住。

  這一夜,姑臧城徹底淪陷在孫揚揮起的屠刀之下,除卻控製城門外,孫揚率兵一路碾過城中大戶,不少大族的嫡係成員都喪命在這個染血的夜晚。

  孫揚並不仇視大族,隻是這一夜有不少大族派出了族兵想到阻擋他控製姑臧的進程,因此,他有必要讓這些人明白,隻有安分,才能苟活。

  看著滿目的廝殺場景,聽著那不斷傳來的抄家消息,孫揚狠狠地歎了一口氣: “庶族、旁支、良家子弟,也是時候要利用一些了,我孫揚怕是無法讓城中士人屈服。”

  麵對姑臧城紛亂的局勢,孫揚早與賈詡有過謀算,初得姑臧,不僅要用重典立威,更得啟用一批不被世家嫡係所看重的庶族和旁支以及良家子,暫時籠絡住一些人,穩定姑臧城的秩序。

  次日一早,姑臧城下起了更大的雪,連續著好幾天,雪是越下越大,孫揚不再那麽擔憂武威郡的反撲,這場大雪給了他足夠的時間收拾殘局,穩定局勢。

  姑臧百姓被這濃烈的血腥味熏醒,得知姑臧已陷落,臉色紛紛露出了緊張和驚恐,大多人都被不斷在街上巡視的寨兵們嚇得躲在家中不敢出門。

  孫揚部下之中,喂有李煜精通官府文書,他便被孫揚安排到了郡守府,暫領武威郡丞。

  李煜擔任起武威郡丞不過半個早晨,一張告示便出現在郡守府門前:

  滋有我主,武威姑臧人孫揚,自即日起領兵駐守武威郡守府,自領武威郡守。

  我主有令:

  一、郡府廣納賢才,厚待賢士;

  二、郡府即日起施行分田、減賦,以養武威全郡之士民……

  三、即日起,武威郡城進行軍管,直到開春。

  通篇的白話文告示,洋洋灑灑了數百字,充斥著安撫姑臧士人和百姓的話,分田、減賦的通告給姑臧百姓帶來了福音,但更多的卻是疑惑。

  “分田?分哪各的田哦?俺家可沒有閑田!”

  一個磕巴磕巴的老農今天來郡城給人送柴,還沒來得及趕回家去,走到郡守府門前看到了這個告示,被精兵們拉著好一通解釋,說得他是滿腦子漿糊,以他的見識,還不能完全理解孫揚告示上的意思。

  “當然是世家大族的田。”

  孫揚手下的精兵大多是普通出身,而這個一臉傲然的的精兵更是崇拜孫揚,在他心裏,能分士族田土孫揚就是他的天,孫揚打下姑臧城便是做了頂天的大事。

  “這…士人大老爺們能同意不?”

  聽到這精兵的解釋,周邊一些百姓瞪大了眼,滿臉驚恐,仿佛孫揚已經把皇帝都拉下了馬。

  “他們不同意又能咋地?去城門口看看去,那裏剛擺上的京觀可還熱乎?嘿嘿!”

  負責解說告示的精兵指著城門口擺放京觀的地方,那地方早已經圍上了很多人,從開城門一直到現在,從未少過圍觀的人。

  “走走走,看看去!看看去…….”

  等百姓們一走,孫揚和李煜從府門後走了出來。

  “做的不錯!”孫揚讚道。

  “為主公,赴湯蹈火……”精兵們一臉狂熱地看著眼前這個男子。

  “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們這群老弟兄!現在你們馬上去幫忙招兵,我們得了這麽大好處,隻怕會有人要眼紅了,一郡的士族現已被我削了大半,怕是要恨不得吃我肉喝我血,這次擴軍先招郡中良家子,不招士族子弟。”

  孫揚打斷了他的話,把原本在寨子裏就該提上議程的事提了上來,練兵的事情會由他親自來做,不會假借他人之手。

  “大哥,這麽做能行嗎?會不會出亂子?短時間內招來的這些人怕是不堪重用!”

  李煜皺了皺眉,剛剛打下一個城池就大規模擴軍,而且還是呈幾何倍數的擴軍,風險可不是一般的大。

  “二弟,我們隻要訓練出一批能守城的兵就成,有著老兄弟領著,不至於發生大亂,一些小亂很快就能平定。”

  孫揚想了想,又道:“武威郡所有的大勢力在大雪前傷了元氣,而現在又是大雪紛飛,不利於攻城,他們必定是要停歇一陣子的,趁著這段時間,足夠我們發展壯大。”

  姑臧城內,孫揚軍轟轟烈烈地開始了擴軍運動,擬定招滿三十個大隊,兩千四百人,全部都由漢人良家子或農家子組成,每個大隊又塞進去十名寨中精兵以及少量錦衣精銳。

  這次招兵對於姑臧城近二十萬的人口來說並無太大影響,但對於孫揚而言意義重大。

  十一月,涼州北地繼武威之後發生叛亂,由於大雪封路,涼州刺史部十二月才得到消息。

  北宮伯玉已經屯兵阿陽城下,督軍從事邊允、從事韓遂被北宮伯玉挾持著參與叛亂,涼州刺史得知此事後,派人率大軍救援阿陽。

  北宮伯玉深知自己此時受不住漢庭進攻,他果斷率軍轉道涼州西北,攻下金城郡,立足河西走廊,叛軍勢力頓時擴張數倍,他又以‘除閹豎’為名推舉名士邊允為首領,邊允改名邊章,叛軍繼續在河西走廊與漢庭對峙。

  冰封西北的雪漸漸加大,雪越大,行軍越是不易,趁著大雪封山,孫揚以及過來姑臧城的寨中原班人馬加緊了對姑臧城的進一步掌控。

  武威各大士族見朝廷大軍久久不至,為了家族考慮,不得不給孫揚新組建的隊伍提供糧草、錢物甚至軍械,孫揚也借此大大地發展了一番。

  在這個冬天,孫揚著手改造姑臧城手工業,他將姑臧城所有工匠集中,對他們進行細致的篩選。

  技藝最佳的工匠都被並入了姑臧城內新組建的武威軍械局,其餘技藝稍差甚至作為學徒的工匠,孫揚也並未放過,命人組建農械局,指派他們給姑臧城的貧農們製作農用器械,如:鋤頭、鐵鍬、犁頭等一應來年開春之後能用的著的農具。

  利農政策執行下來,孫揚很快穩定了姑臧城的人心,得到了來自底層百姓以及姑臧城內良家子的擁護。

  轉眼間,時間到了三月,冰凍了一整個冬季的農田也在回春之後漸漸解凍。

  在孫揚與農械局工匠的一齊努力下,姑臧的莊稼人過上了不差農具的好日子,各家輪番用上了孫揚從各大族家裏收集來的耕牛,借助耕牛和犁頭的便利,大大的加快了種子下地的速度,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老農們也得以清閑了小幾日。

  武威郡守早在開春之前便得知姑臧城失守,他原以為孫揚會離去,但春耕之後,他見孫揚久久不曾離去,便更加急於與羌人議和。

  幾個羌部一合計,提出了要他交出那最後一個未死首領的條件,兩方人馬再次劍拔弩張。

  姑臧城這邊,春耕一結束,去歲新招的士兵也結束了為期數個月的訓練,見此情形,孫揚派遣這些完成了基礎訓練的士兵前往姑臧周邊鄉村,幫助閑下來的老農們整修房屋,給治下的各鄉村將前來姑臧的道路理平整,如此又是幾月忙活。

  辛苦下來這一番之後,孫揚之名已經傳遍了大半個武威郡,他執政愛民的好名聲也隨著開春後來往東西兩地的商隊越傳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