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劃分戰區
作者:紂胄      更新:2022-02-10 11:23      字數:2438
  “如果陛下殺了人,恐怕就不一樣了。”徐廷功有些遲疑的說道:“那些人不會坐以待斃,到時候恐怕會牽連到咱們。”

  “那就更不能出頭了。”徐文璧沒好氣的說道:“他們造反,你也跟他去?”

  徐廷功一臉無奈的看著父親,以前就沒有發現父親這麽慫?

  自己是這個意思嗎?

  “父親,我們不能再躲著。”徐廷功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們要積極爭取。”

  “爭取什麽?幫著皇帝去軍改嗎?”徐文璧瞪了一眼兒子,說道:“那樣一來,我們會得罪很多人。”

  “兒子不是那個意思。”徐廷功歎了一口氣,“我的意思是幫幫那些人,至少幫他們渡過難關。沒了他們,咱家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要是鬧出什麽亂子來,也會牽扯到咱們家。”

  “管一管,給他們一條活路。這樣一來,咱們家的日子不也好過很多嗎?”徐廷功態度真誠的說道:“您說是不是?”

  徐文璧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麽,繼續喝酒。

  自己沒辦法說服兒子。

  良久之後,徐文璧歎了一口氣,放下酒杯說道:“咱們父子二人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說完,他就不再開口了。

  與此同時,皇宮大內。

  朱翊鈞翻看著查抄目錄。除了一些財產之外,最讓朱翊鈞感興趣的就是這些人究竟怎麽幹這些事的。

  掃了一遍目錄之後,朱翊鈞便放到了一邊。

  沒什麽太新鮮的,最常規的操作就是吃空餉、管朝廷要那麽多錢。除此之外,就是把一些不在這裏當差的人名寫上去,有的是親戚,有的幹脆人都死了,這些人的俸祿依舊在他自己的手裏拿著。

  然後就是每個月發錢的時候,明明能實額發下去,結果留在手裏過一圈,給手下發八成,多一點也沒有。結果層層盤剝之下,到手下的手裏就剩下六成多一點。這還是在京城。

  如果換成其他地方,可想而知還剩多少錢。

  朱翊鈞現在送給戚繼光他們的錢糧基本都是由內務府運輸,甚至都不走戶部和兵部,不然到了下麵就沒了。

  戚繼光也曾經吃過空餉,這件事朱翊鈞記得很清楚。

  他手下有兩萬人,實發白銀二十萬兩。可到他的手裏隻有十四萬兩,也就是七成,可是這七成不夠用。那怎麽辦呢?

  沒關係,有辦法,他把編製擴充到三萬,但實際上還是隻有兩萬。隻是撥款的時候就變成了三十萬兩。你們貪掉三成以後,戚繼光還是能拿到二十一萬。

  這是什麽?

  雙贏。

  戚繼光的錢夠了,甚至還有盈餘,其他人也能撈一筆。

  基本從嚴嵩當權的時候開始,這種事就層出不窮。文官聯合武將上下撈錢,武將不願意都不行。

  除此之外,就是克扣裝備。手下明明有兩萬人,但是其中有一萬人,甚至連盔甲都沒有。最惡劣的地方,裝備甚至都不足三成。

  吃不飽、沒有錢拿、沒有裝備,你讓他們赤手空拳去打仗,打輸了隻能做個餓死鬼?

  這是為什麽在江南打倭寇的時候,幾萬人被倭寇幾百人攆著嗷嗷跑。

  首先是名義上的幾萬人,打了一場敗仗我能爆出三千的戰損,朝廷撥來的撫恤金我又能撈一筆。

  其次是這些人裝備很差,根本就打不贏。

  最後,這些人也不想跟你拚命。我什麽好處都沒有,每個月肚子都填不飽,一家的老小還要養活,給我的刀都生鏽了,我為什麽拚命?

  如此惡性循環,大明哪來的戰力可言?

  “陛下,”陳矩在一邊小心翼翼的說道:“董大寶問這些人怎麽處置?”

  “查清楚了就送到大理寺,讓大理寺審問定案。”朱翊鈞語氣隨意。

  朱翊鈞是一個很公平的人,尤其是從現在開始,絕對不會自己幹涉司法程序。

  該怎麽審理就什麽審理,該怎麽判就怎麽判。

  大明的新法典已經在編寫當中了,其中包括了民法典、軍法典以及官法典。上麵會寫得很清楚。

  現在這些法律還沒有頒布,按照以前的執行就可以。

  “是,陛下。”陳矩答應了一聲,暗暗鬆了一口氣。

  如果交給大理寺審問的話,那這件事就簡單了,估計不會判死。

  “行了,你去吧。”朱翊鈞擺了擺手。

  朱翊鈞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他現在翻看的是譚綸送上來的計劃。

  整個軍改計劃,譚綸寫得很清楚,按照地域來改。

  首先是戰區,譚綸進行了詳細的劃分,遼東戰區、西北戰區自張家口分開,向東歸屬於遼東戰區,向西則歸屬於西北戰區。

  在京城設立親軍統領衙門,將京城的所有軍隊都劃歸為親軍統領衙門。

  再往南,薊州和天津等地劃歸為薊州戰區。

  譚綸在上麵寫得很清楚,這裏要不要設立戰區要等皇帝來拿主意。

  朱翊鈞看了一眼,就決定設立戰區了。隻不過以後大力發展的不是步兵,而是水軍。

  以天津環渤海圈為主的水軍基地,這也是一個燒錢的大戶。

  再往南就沒有戰區了,全都是地方守衛部隊。

  南京設立南京親軍統領衙門,與京城一樣。

  再往南依舊不設戰區,一直到雲貴等地要設西南戰區。

  兩廣要設立兩廣戰區。

  隻不過這份軍改計劃是一個草案。

  相比起來,南方可能情況比北方複雜一下,所以譚綸準備先易後難、先北後南。

  第一個改革試點,譚綸準備從西北戰區開始。那裏地理位置合適,其次也比較安全。大明與三娘子的關係非常好,西北剛剛打完仗,大明在那邊威懾力足夠。

  譚綸提議馬芳為西北戰區第一任提督,甚至親自奏請去一趟西北,在那裏主持改革。

  詳細看了一番之後,朱翊鈞將這份軍改計劃放了下來。沉吟了片刻,開始拿起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朱翊鈞能看得出來,譚綸準備這份軍改計劃不是一天兩天了,這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出來的。

  在這上麵,譚綸花費了大量的心思。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有些東西,自己還要加上去。

  “鈞郎。”

  聽到有人呼喚,正在沉思的朱翊鈞還沒回過神,抬起頭一看,發現居然是王皇後。

  他笑著問道:“娘子怎麽過來了?”

  “鈞郎,天色已晚了。”王皇後有些無奈。

  聞言,朱翊鈞先是一愣,隨後四下看了看。

  果然,外麵都已經黑天了,屋子裏的燈早就亮了。

  朱翊鈞苦笑著說道:“忙得忘記時間了。”

  “鈞郎餓了吧?”王皇後笑著說道:“我讓人準備了晚膳,鈞郎吃了之後還是早一些休息,有什麽事明天再做不遲。國家大事雖然多,可是也不能忘了身子。”

  朱翊鈞從善如流,看了一眼寫下的東西,笑著說道:“那就先放著,陪娘子吃飯。吃完了飯,明日再說。”

  朱翊鈞站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對旁邊的陳矩說道:“不用收起來了。看好,別弄亂了。”

  “是,陛下。”陳矩笑著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