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大成台吉墜馬死了
作者:紂胄      更新:2022-02-10 11:22      字數:3106
  自己用了這麽短的時間,就能做到這種程度,那就代表其他的人也可以。

  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大明很快就能培養出一批媲美神箭手的士兵。大明可以源源不斷地進行培養,隻要有足夠的火銃就可以了。

  大明有多少人,三娘子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大明有非常非常多的人。

  隻要有足夠的裝備,搭配上足夠的人,大明就絕對是無敵的存在!

  草原也沒有辦法去對大明做任何事了,從今天開始,草原和大明的地位換了。

  在這以前,草原可以用暴力脅迫的方式跟大明貿易。為了邊關的安穩,大明朝廷通常也會答應下來。

  可是現在大明不會這麽做了,他們不會答應。

  如果你想來打的話,那我們就打一場好了,你打不過我。你如果敢來打我的話,那你就是死路一條。

  想像以前一樣靠劫掠那是不可能的了,這一次遼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董狐狸的東蒙古聯軍失敗了,損失非常慘重,現在就隻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了。如果他們不投降,那麽草原會給他們教訓。

  這麽多年,三娘子看得很清楚,單單是依靠草原的話,他們這幫人根本就活不下去。即便能活下去的話,也要依靠淘汰來進行。

  草原上就那麽多草場,能養活的人口有限。

  這一刻,三娘子的腦子非常亂,思緒紛雜,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麽想或是怎麽辦。

  沉吟了片刻之後,三娘子問道:“這樣的人馬有多少?”

  這一次三娘子的目光非常真誠,沒有像之前一樣充滿著警惕,語氣也是十分平和,隻是那麽靜靜地看著徐渭,等著他回答自己。

  徐渭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沒有多少,總共不過六萬人。這一次遼東之戰後,就不一定了。朝廷應該會擴充一些人吧,具體的數量我也不知道。”

  實際上,徐渭心裏麵還是有一個猜測的。

  有了這麽好的裝備之後,朝廷的軍政改革勢在必行,朝廷用不了那麽多人了。養那麽多兵,花費的錢糧實在是太多了,裁撤軍隊成了必然。

  集中有限的資源去養精兵,一旦有需要的話可以快速擴軍。

  朝堂上那麽多有先見之明的臣子,他們都能看得出這裏麵的好處。文官肯定會積極地去推行這件事,這會減少很多的開銷,甚至會造成軍戶製度的改革。

  雖然不知道最終結果會如何,但是徐渭覺得朝廷一定會這麽做,當今陛下可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陛下。

  聞言,三娘子的臉色也變了。她知道徐渭這一次沒有說謊,六萬人馬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數量。

  可是三娘子不知道,這六萬人馬隻是京城的人。戚繼光的手下並不包括在這六萬人裏,如果把他的人也加起來的話,應該是十萬人左右。

  這也是當初朱翊鈞的目標,編練十萬親軍。

  這些年,朱翊鈞的錢大部分都花在這上麵了。

  不過對於三娘子來說,六萬和十萬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總之都是打不過。

  三娘子問道:“朝廷這一次打算怎麽辦?”

  她的意思很明顯,這一次大明朝廷要幹什麽?

  徐渭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隨後說道:“對你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朝廷希望草原上的事盡快平息下來,由你來統領草原。”

  “朝廷會給你一個忠順夫人的稱號,讓你以這個名義來統率土默特。順義王的爵位暫時不封了,草原上隻能有一個統治者。”

  在原本的曆史上,明朝就實行了雙軌製,隻不過要等到辛愛黃台吉死了以後。

  他的兒子扯力克上台自立為王,大明朝廷希望三娘子按照規矩嫁給扯力克。那一次三娘子反應非常激烈,畢竟她的兒子已經大了。

  最終,大明朝廷采取了折中的辦法,扯力克做了順義王,三娘子做了忠順夫人,雙方各自領了一支人馬。

  實際效果也還不錯,畢竟大明邊境安泰了那麽多年。

  可是對於現在的朱翊鈞來說,這樣的結果是不夠的,他需要更好的結果。

  其實也就是自己的腰杆子硬了,手裏有槍,對於現在的狀態不滿意了。

  三娘子也大概聽明白了徐渭話裏麵的意思,說白了就是皇帝對現在的狀況不滿意,所以要進行改變,要讓草原變得更聽話而已。

  此時此刻,三娘子居然有一種聯合辛愛黃台吉的衝動。可是這種想法隻是在腦子裏麵過了一遍,就消失不見了。

  三娘子知道,如果自己真的這麽想的話,那自己這邊肯定就完了。

  蒙古草原分了那麽多年,除了暴力統一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麽其他的辦法。你想和他聯合,他想的卻隻是吞並你。

  想到這裏,三娘子直接問道:“那辛愛黃台吉怎麽辦?”

  “你覺得呢?”徐渭笑著說道:“你準備把他怎麽樣?說起來我倒是很好奇,他居然沒有來找你嗎?這不正常。”

  “他來了。”三娘子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語氣有些低沉的說道:“從我離開開始,他就一直都在追我,隻不過沒有帶著他的大軍。他也知道,如果他帶著大軍的話,我會再一次逃跑。”

  三娘子說這話的時候,是一點點的不好意思都沒有,完全就是擺出了一副“我就是慫,沒有實力”的樣子。

  在想明白了一些事之後,三娘子有了自己的決定。大明想讓自己聽話,那也沒有問題,我的確是打不過你們,但是我可以跑。如果你想讓我聽話的話,那就要給我足夠的好處,

  對於這一點,徐渭沒有什麽說的,因為朝廷對他們這些人已經有了一個安排,甚至皇帝都已經準備讓他們靠近長城來放牧了。

  草原上的環境越來越差了,三娘子他們在這個地方已經快要待不下去了。要麽靠近長城,要麽往西邊去,要麽往東。

  他們沒有選擇,朝廷也希望接納他們,或者說朱翊鈞希望接納他們,把他們弄到邊關去進行民族融合。這樣一來,大明的邊關就有了人口。

  在這個時代,人口可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朱翊鈞也不會放棄對草原的開發,羊毛紡織也要及時提上日程。

  這個玩意可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將來到外麵做生意的話,這東西可是非常非常好用的。

  棉花紡織也可以考慮了,但是現在不行,現在還需要繼續種糧食。

  遼東和草原的開發一直都在朱翊鈞的日程上,等到鞏固了草原一線之後,就可以繼續向草原深處、向北。

  容納蒙古人之後,朱翊鈞會組建新的騎兵團。這些騎兵團將會裝備大明朝的裝備,以蒙古人為主,作為先遣團繼續向北、向西,為大明開疆擴土!

  雖然很多地方現在看起來都是荒涼之地、沒有什麽用。可是朱翊鈞卻明白這些地方將來都是有大用處的。現在不拿的話,後輩子孫會怪自己的。

  不管有用沒用,先占領下來再說。

  封建王朝對疆土永遠都不嫌棄多,等到自己的科技進一步發展、有能力開發這裏的時候,隨時都可以開發。

  現在不打,等到了那一天,地方不是你的,你科技沒用啊。

  對於皇帝的打算,徐渭自然不清楚。他看了一眼三娘子,笑著說道:“你們部族當中有沒有長得好看的姑娘?”

  三娘子一愣,詫異地打量了一下徐渭,隨後問道:“你要幹什麽?”

  聽著三娘子的語氣,徐渭就知道她誤會了,連忙說道:“我的意思是有沒有長得漂亮的姑娘送到京城去?”

  “聯姻嗎?”三娘子眼睛一亮,說道:“嫁給誰?”

  “當然是陛下。”徐渭有些沒好氣的說道:“別人也不合適。陛下現在年輕,而且隻有三個妃子,隻要你們願意嫁個人過去,那雙方就親近了不少。草原上的事結束以後,我也希望你親自去京城。”

  三娘子聽著徐渭侃侃而談,臉色也越變越好。

  從徐渭的話裏,三娘子能感覺到他的誠意。

  這是真的希望朝廷和土默特和睦相處。

  良久之後,徐渭大概把事說完了。見到三娘子不說話,他有些遲疑的問道:“怎麽了?覺得不合適嗎?”

  三娘子直接搖頭說道:“我對陛下越來越好奇了。你說的對,草原上的事結束之後,我的確是應該去到京城覲見。”

  聞言,徐渭也終於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你放心吧,很快就會結束了。”

  三娘子的臉色有些凝重,隨後搖搖頭,歎了一口氣說道:“恐怕沒有這麽容易。在你們到這裏之前,草原上發生了一件事。”

  “你在這裏沒有見到辛愛黃台吉正是因為他回去了。他回去的目的就是為了處理這件事。”

  聽了這話,徐渭的臉色頓時一變。

  現在草原上的事還有什麽比三娘子更大的嗎?

  有什麽事能讓辛愛黃台吉放棄三娘子?

  徐渭連忙追問道:“出了什麽事?”

  “大成台吉墜馬死了。”三娘子一臉嚴肅認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