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殺回去!
作者:紂胄      更新:2022-02-10 11:22      字數:3121
  草原上現在能生活的好地方可不多,很多地方都在沙化。

  天氣實在是太寒冷了,很多地方已經不能再生存下去了。

  現在最好的地方就是遼河套和嫩江區。

  東北的深山老林中當然也可以,可那裏是女真人的地方,如果進去的話需要和他們打仗。

  何況自己的這幫人也不適應那種深山老林裏生活。自己是遊牧民族,而女真人遊漁獵民族,雙方的生存方式從根本上就不一樣。

  如果這一次的把地盤丟了的話,那日子就沒法過了。

  實際上,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一仗結果雖然不是現在這樣,但是也差不太多。

  董狐狸的人馬被李成梁打敗了,退回去之後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在年底的時候帶著一百多個人跑到了李成梁這投降。

  他們跪在城門外,希望大明人能幫幫他。最後董狐狸也像西北一樣稱臣納貢,順便通商互市。

  隻不過在原本的曆史上大明隻能做到這種程度,而現在卻不一樣了,朝廷無論是軍隊還是經濟實力都很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顯然不滿足於之前那種狀態。

  帳篷裏略微沉寂了片刻之後,瞬間就叫嚷了起來。

  很多人一臉激憤的說道:“我們回去!我們殺回去!”

  為首的幾人的神情都有些變化,為首的首領全都看向了果貸。

  這個時候,他們需要一個人來做主。

  在這之前,果貸沒有這樣的威望。別看大家都聽他的,可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畢竟如果真的打了起來的話,很可能會損失慘重。

  既然果貸在前麵說不打,那就不打好了,反正最後出了事也可以把責任推給他。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果貸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如果不是他的話,自己這幫人這一次很可能損失慘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當然願意相信果貸,於是這才有了眼前這樣的局麵。

  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果貸也沒有遲疑,站起身子說道:“現在我們馬上就走,直接去找戚繼光。”

  這話一出來,在場很多人的臉色都變了,有些人甚至用不明所以的目光看著果貸。

  要知道在這之前大家沒少嘲笑果貸膽小,覺得他不敢,可是沒想到他現在居然這麽勇,直接就去找戚繼光?是不是有些太作死了?

  要知道,戚繼光可是剛剛打敗了更為強大的聯軍,比起這邊,聯軍可是強太多了。自己這幫人上去很可能會被戚繼光打得爹都不認識。

  “你有辦法對付戚繼光了?”旁邊有人興奮的問道。

  這話一出來,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震,都把目光看向了果貸,很希望從他嘴聽到肯定的答案。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大家的一次機會,不但能扳回了局勢,還提升了威望,甚至可以一統東蒙古草原,由他們來執掌。

  想到這裏,很多人的心裏都火熱了起來。

  果貸點頭說道:“的確是有辦法了,我們去投降。”

  這話一出來,屋子裏所有人都愣住了,隨後就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怎麽可以這個樣子?

  我們怎麽能投降呢?

  再想一想,他們突然就覺得好像沒什麽大不了,之前也不是沒有幹過這種事。

  現在那邊戰敗了,我們好像也沒有什麽辦法,難道真的過去跟他們死磕嗎?

  打也打不過。再說了,自己的老巢都可能已經被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死磕的話,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想到這裏,眾人的臉色突然緩和了下來。

  沒有人站起來嗬斥果貸,也沒有人站出來跟他爭辯。

  有人抬起頭問道:“你想怎麽辦?”

  “我們的人馬直接往那邊走,拿出一副拚命的樣子,同時派人去四處散布消息,就說我們要和戚繼光決一死戰。”

  “為什麽?”有人不明所以的問道:“我們不是去投降嗎?”

  “投降也不能這麽投降,”果貸冷聲的說道:“我們要拿出氣勢來讓戚繼光他們以為我們是過去拚命。隻有這樣,他才不會對我們的家人做什麽。”

  “同時他們也會把人馬聚在一起來迎擊我們,這樣一來,他們就不會到處劫掠,我們才有機會保下自己的家人。”

  “如果我們去找戚繼光的時候,他已經對我們家人做了什麽。那麽,諸位,拚命的時候就到了!”

  眾人麵容嚴肅的點了點頭,最後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看著果貸說道:“那就聽你的,我們走吧。”

  宣府很快就收到了蒙古人撤離的消息。

  這幫蒙古人逃跑的速度之快,世所罕見!

  看著斥候送上來的消息,俞大猷有些無奈的說道:“恐怕是遼東的消息傳過來了。”

  俞大猷兩人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遼東大捷的消息,這次算得上是協同作戰,那邊有了戰報的話,肯定要送給宣府一份,讓這邊及時作出應對。

  現在這幫蒙古人就這麽跑了,顯然是收到了董狐狸的消息。

  劉顯也有些無奈,隻能苦笑著說道:“那有什麽辦法呢?現在人家跑了,咱們也沒有辦法。準備準備回京城吧。”

  說到這裏,劉顯也隻能長歎了一口氣。

  俞大猷無奈的搖了搖頭。

  本來還以為能打一次好仗,來一次老夫聊發少年狂,重溫一把縱橫草原上的美夢。可實際上卻完完全全變成了一次草原拉練。

  俞大猷也沒有再說什麽,兩人就是收拾收拾打包,告別吳兌回京城去,吳兌這邊能說什麽?

  吳兌很想說點什麽,比如把你們的裝備留下。你看你們這麽遠來了還拉回去,這有些不太好,不如就索性交給我們。

  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有了這樣的行為,吳兌行動迅速地寫了一份密奏給朱翊鈞。

  俞大猷他們把這些火器帶回去,將來陛下您還要給微臣送一部分火器,來回運送成本非常高,有必要嗎?

  為了節約成本,就讓俞大猷他們把裝備給我。等他們回到京城之後,陛下您再給他們重新裝備不就好了?

  這份密奏被六百裏加急送到了京城。

  宣府距離京城不過四百裏,這封密奏沒用一天的時間,就被送到了朱翊鈞的手裏。

  坐在龍椅上,朱翊鈞看了一眼這份密奏,臉色有些古怪,沒想到吳兌居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

  對於吳兌的說法,朱翊鈞還有些遲疑。雖然吳兌的說法很對,這樣的裝備的確能大大提升宣府的防禦能力。

  可是什麽仗都是靠人打的,宣府的軍隊對火器的應用還停留在以前,說白了就是戰法不行。

  把這些新火器給他們,有一定浪費的嫌疑。當然了,最主要的是那裏的軍隊還沒有完成改革,也沒有完成整訓。

  想了想,朱翊鈞就自嘲的笑了笑。

  什麽時候開始,自己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了?

  宣府的人也是大明的軍人,他們也在邊關為大明苦苦的守著。每一次打仗,他們都會有人犧牲。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他們發一批裝備怎麽了?

  讓他們用吧,用不好也用,不好總歸比沒有強,能少死一個人也是好的。

  裝備這種東西,沒了可以再生產;人要是死了,那這條生命可就真的沒有了。

  那是一條條鮮活的大明百姓、一個個大明的軍人!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隻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於是朱翊鈞提起了筆,在這份密奏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準。

  將密奏遞給旁邊的陳矩,朱翊鈞說道:“擬定一份聖旨給吳兌,讓他把這些裝備好好的用起來。”

  “是,陛下。”陳矩恭敬的說道。

  想了想,朱翊鈞似乎又想到了什麽。

  那不過是一萬人的裝備。即便是全留下,也隻能裝備一萬人而已。為什麽不在那裏訓練一支一萬人的人馬?

  朱翊鈞又補充道:“擬訂一份聖旨給俞大猷和劉顯,讓他們兩人留一個人在那裏幫助吳兌,把這支人馬練出來。”

  “如果他們兩人都不想留下的話,就讓他們找一個合適的人留下。”

  那裏畢竟苦寒了一些,俞大猷他們的年紀也不小了。朱翊鈞考慮問題還是很全麵的。

  俞大猷他們已經為朝廷打了一輩子,這麽大的年紀就不要再打了。

  “是,陛下。”陳矩答應了一聲,便轉身向外走了出去。

  朱翊鈞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最近他收到了很多地方的題本,基本都是管自己要裝備的。尤其是在遼中這一仗以後,整個九邊就沒有人不管自己要裝備。

  大家都看到了新火器這麽好,自然就想要弄到自己手裏。何況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

  這代表著皇帝對自己的寵信,我不能當後娘養的。

  除此之外,甚至很多其他的地方的人也開始開口了,包括江南等地。

  朝廷當中還有人希望朱翊鈞能調撥一批新火器給廣西、雲南等地。那裏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也需要加強武裝。

  朱翊鈞很想也給西南裝備點,但問題就在於產能實在不夠。即便是重新建廠,短時間內也生產不出來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