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薑還是老的辣
作者:紂胄      更新:2022-02-10 11:21      字數:3094
  想明白了自己的前途和將來要做的事之後,王用汲的心裏邊更加堅定了接下來要怎麽幹。

  該保的要保,不能亂來,不能損了民間的根基。不然將來等到自己接替這些位置的時候,很可能會把這些爛事都留在手裏。

  這可不是王用汲想要的,不然到那個時候為難的也是自己。安撫好了範家,王家這邊也要解決了。

  王用汲跟著錦衣衛的人一起來到了王崇古的房間外麵,麵無表情的看了一眼站在外麵的王家人。

  從表麵上看,就是這些人把王崇古坑了。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前徐階給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堂堂的一代名相為國為民,可是卻被家裏麵的人坑了。

  徐階在京城為國為民出力的時候,家裏麵的人卻在地方上大肆貪汙斂財、侵吞土地。這也是後來很多人為徐階辯解說的話,“徐階的確是疏於對家人的管教,那是因為他在為國盡忠、為國出力。”

  可王用汲根本就不相信這樣的話。很多時候類似徐階這樣的高官不是管不了,是根本沒想過去管,甚至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家裏人幹壞事。即便是他真的不知道,也說明不了什麽。

  甚至在王用汲,看來隻要你找機會好好的看一看你們的家、好好的查一查,你但凡是動一點心思,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王崇古也是一樣的,你但凡查一查,也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

  當年王崇古做三邊總督的時候,促成了大明和韃靼的貿易,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讓大明西北有了幾十年的和平。

  可是裏麵的問題也不得不提。從始至終推動大明和草原貿易的就是晉商,他們從這裏麵獲取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整個大明中後期,就是晉商在這場持續了許多年的貿易裏獲取了無數的利潤。他們不斷地向草原輸送各種各樣的物資,什麽事都敢幹。

  等到了大明和野豬皮對峙的時候,晉商一樣什麽都敢賣,甚至為黃台吉衝進中原提供糧草和兵器,還有軍情消息。

  這都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帶路黨那麽簡單了,黃台吉能打到北京城下,和晉商有脫不了的關係。

  王用汲雖然現在不知道這些事,可是不代表他對這種事不認同。因為他很清楚這種事最終會演變成什麽,對於王崇古,他心裏甚至都有了一些想法。

  邁步走進房間,藥味撲鼻而來。

  王崇古此時正躺在裏間的床上,一副病重的樣子。臉色還不錯,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見到王用汲走進來了,王崇古連忙想要坐起來。

  王用汲連忙走了上去,伸手按住了王崇古,笑著說道:“鑒川公,千萬不必如此,你這可是折煞我了!”

  王崇古被他按了回去,隻能斜靠在臥榻上。

  這個時候,下人給王用汲端上了茶水。

  兩人也就一個躺著一個坐著。

  王崇古看著王用汲喝了一口茶水,忍不住問道:“這些日子,王大人都很忙嗎?”

  “是啊。”王用汲點了點頭說道:“事情千頭萬緒的,實在是有一些忙不過來。”

  “家門不幸啊!”王崇古歎了一口氣,神色十分愧疚,顫顫巍巍地拿出一份奏疏遞給了王用汲,說道:“這是我寫的奏折,上麵是我向陛下請罪的,煩請王大人把我送到京城。”

  聞言,王用汲一愣,連忙說道:“鑒川公想上奏折,自己上就可以了,何必要經過我的手?這可不行!”

  王崇古看著王用汲,沒有說話。

  意思很明顯,你自己怎麽回事你自己不清楚嗎?

  現在我們家裏都已經被你圍了,我什麽消息都傳不出去。我的確是寫了奏折,可我能送的出去嗎?

  王用汲卻沒有絲毫尷尬。

  事實上,王崇古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也從來都沒有說過給皇帝寫了奏折這件事。

  如果王崇古把這份奏折拿出來了,連董大寶都不敢阻攔。這是關於奏折的規矩,但凡敢私自阻攔奏折的人,在皇帝那裏直接就是一個砍頭的罪名。

  這條政策和當年太祖皇帝製定的政策是一模一樣的,哪怕這個人是罪犯,也允許再上奏折。

  當然了,現在這條政策隻在皇莊和官場的官員當中能實行,普通百姓那裏還不可以。在這方麵,皇帝還是不如太祖皇帝。

  不過有了皇莊之後,百姓們抱團過日子倒是輕鬆了不少。有些事需要生產力發展才能去解決,皇帝暫時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王崇古顯然不明白現在朝廷的事,覺得自家已經被包圍起來了,奏折肯定是送不出去了。

  這次拿到自己的麵前,也是最後再賭一賭了。

  王用汲連忙說道:“既然如此,我馬上安排人送到京城去。”

  聞言,王崇古似乎鬆了一口氣,將奏折交給了王用汲,隨後有些無奈的說道:“家門不幸,出了這樣的事,我本無顏麵對陛下。”

  “可是西北之事的是我一手主導的,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我實在是難辭其咎。我家的人都如此,那麽其他家的人呢?整個西北恐怕都已經爛了。”

  “我愧對朝廷!愧對先帝!愧對陛下!”

  “奏折上我向陛下請罪,同時也說了一些我的想法,希望能對我的過錯有一些彌補。至於我們家和我的罪責,朝廷該怎麽處罰就怎麽處罰。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認罪。隻希望我大明西北能平安!”

  說到這裏,王崇古一臉的愧疚,老淚縱橫、傷心欲絕。

  這一幕,無論是誰看到,心裏麵都不是滋味。

  王用汲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心裏麵也不是滋味。

  這樣一位三朝老臣,在西北吃了那麽多年的苦,兢兢業業的做成了一件事,結果現在演變成了這個樣子。

  他心裏麵擔心的不是自己家人,而是自己的政策讓大明遭受了損失,愧對西北的百姓。

  這樣為國為民的態度、這樣的家國情懷,誰能不感動呢?

  當然了,這裏麵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裝的,就不得而知了。

  王用汲雖然不願意用最惡毒的想法去揣測人心,但是也知道這裏麵有一半是真的就不錯了,剩下的還是演的。

  在這個時候,去推搪抵賴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苦苦哀求皇帝、向皇帝求情其實意義也不是很大,反而是現在這種表現才容易引起人的同情、容易讓人心軟。

  王用汲也不得不感歎,老臣果然還是辣,這手段頗為了得,有用。

  不說其他的人,隻要這種事傳了出去,輿論一旦起來之後,朝廷也不好對王崇古下手了,甚至還會留有情麵,否則顯得朝廷太不近人情。

  在這方麵,無論是朝廷還是皇帝,都要注意,畢竟人心還是要有的。處置這樣的一個老臣很容易失去人心。

  王用汲看著老淚縱橫的王崇古,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薑還是老的辣啊!王崇古這一招直接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王大人你放心,我已經向陛下上了奏折,把西北的事都說清楚了。我也請陛下派了禦醫,順便送一些藥過來。大人還要好好的養身體,西北的事說不定還有用著大人的地方。”

  聽了這話,王崇古的臉色就是一變,眼睛都有些發亮。他抬起頭看著王用汲說道:“多謝了,多謝了!”

  王用汲明白,這個時候兩人算是達成了共識。

  他點頭說道:“鑒川公你放心,所有的事我都會一件一件仔細的查。”

  “是,是!應該仔細的查!”王崇古強撐著坐了起來,咬牙切齒的說道:“這些人做出這樣的事,簡直會被王家的列祖列宗斥罵,簡直不配為王家的人!你查出來了一定要告訴我,我一定嚴懲不貸!”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我會配合朝廷來查這件案子,無論牽扯到了誰、查到了誰,你們都要嚴肅處理,我這邊沒有二話。甚至你們查出來的人,我也會把他們開個出王家。

  說白了,王崇古的意思很明顯,這一次我們家做錯了,隻要皇帝能看在我以往立下的功勞網開一麵,那麽我們王家任打任罰。

  隻要給我們家留一口氣,那些不孝子孫你們愛怎麽收拾怎麽收拾,家裏麵的那些所謂的生意你們想拿走全拿走。

  此舉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壯士斷腕,他也希望用這樣的態度來讓皇帝明白,我們的王家對朝廷忠心耿耿,雖然出了一些不孝子孫,但是我們整體是好的。

  王用汲看著王崇古,心裏也感歎了一句,果然是有大魄力之人!

  在這樣的時候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該舍的舍,該拋的拋,絲毫不拖泥帶水。能做出這樣決定的人可不多。

  王用汲這些年也辦了不少的人,甚至山東孔家的事都參與過。相比較起來,就王崇古做的最坦蕩。

  王用汲隻能是憋了巴屈的讚歎道:“鑒川公,心有大義、胸懷寬廣,當為天下楷模啊!”

  這話隻能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