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此弟宜久留
作者:紂胄      更新:2021-11-07 12:41      字數:3100
  潞王的婚事搞得朱翊鈞非常頭大,這事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自己作為親哥哥,輕了也不是,重了也不是。

  何況皇宮裏的人都知道,皇帝有錢,這在朝堂上下甚至在全國都不是什麽太大的秘密。因為皇帝掌握了一項非常要命的生意,那就是以陰陽丹為主的丹藥生意。

  每年通過丹藥生意拓展出的渠道也帶動了其他的生意,內務府搞出了一個全國加盟的連鎖銷售渠道,隻要你的貨物能搭上內務府的路子,就能在全國進行鋪貨。

  每年,各地的商人跑到京城來的無數,全都是想找路子,把自己的貨送上內務府的貨架。這樣的情況下,怎麽可能不賺錢?

  何況內務府還有自己的拳頭產品,搭配上遍布全國各地的皇莊和錢莊,朱翊鈞的主要經濟體都已經建立起來了。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有錢,皇宮裏就更清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錢朱翊鈞不給實在不是那麽回事。

  你別看現在這幫大臣在彈劾自己,說太後給潞王的婚事花錢多了、自己縱容太後,可是等到真的自己不給錢的時候,他們肯定就會換一副嘴臉、另一套說辭。

  沒有辦法,朱翊鈞隻能把這件難搞的事交給了王皇後。

  對於那幫大臣說的“現在花這麽多,以後怎麽辦呢?”的這番說辭,朱翊鈞嗤之以鼻。

  因為根本就沒有以後,自己是絕對不會讓弟弟就藩的。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地收到手裏弄出一個皇莊,怎麽可能再分封回去?

  大明的皇族的確會分封,但絕對不是現在,更不是在大明。

  世界那麽大,他們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看看,也有很多地方非常適合他們去居住,隻不過現在要等一等罷了。

  “能為鈞郎做點事,妾身心裏麵也高興。”王皇後在一邊笑著說道。

  兩人對視了一眼,誰都沒有再說話,隻是輕輕地笑了笑,隨後便一起向前走了過去。

  剛走出去不遠,朱翊鈞就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陳矩,隻好對著他招了手。

  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王皇後隻能輕輕說道:“鈞郎,妾身就先回去了。”

  王皇後知道如果不是大事的話,陳矩不會來。皇帝已經沒有時間再陪自己了。

  “好吧,”朱翊鈞點點頭說道:“你先去吧。”說完,朱翊鈞伸手拍了拍王皇後,又繼續說道:“我晚一點過去找你。”

  王皇後輕輕地了點頭,轉身便離開了。

  “陛下。”陳矩來到朱翊鈞的麵前恭敬的說道:“張閣老來了。”

  張居正來了?

  聞言,朱翊鈞一愣,他沒想到張居正這個時候居然跑過來了。

  這是要做什麽?

  難道是因為外麵的事?

  朱翊鈞根本沒把外麵的事放在心上。不過想想站在張居正的立場上,的確是一件大事。

  想了想之後,朱翊鈞還是決定去見一見張居正,鞏固一下君臣二人之間的信任。

  即便是自己親政了,也還是決定延續現在的模式,無非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情而已。

  朱翊鈞才不想讓張居正真真正正的撒手回家,也不會讓那些人像曆史上那個樣子把張居正收拾了。

  現在最要緊的事就是君臣二人之間的互相信任,不能讓這幫人挑撥離間了,否則的話就麻煩了。

  等到朱翊鈞來到前麵的時候,張居正已經在這裏等著了,而且正在喝茶。

  朱翊鈞笑著說道:“先生今日怎麽得空過來了?”

  張居正站起身子剛要行禮,朱翊鈞擺手說道:“先生不必如此,坐下吧。說起來,咱們有日子沒見了。”

  說完,朱翊鈞對陳矩吩咐道:“快去準備飯菜,我今天要和先生一起吃飯。”

  張居正臉上帶著笑容,神情沒有絲毫的變化。皇帝這個樣子他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至於為什麽和皇帝這麽長時間沒見麵,原因很簡單,這段時間皇帝都躲在皇宮裏。

  當然,對於皇帝的動向,張居正也是有所耳聞,每天除了陪著皇後之外,就是陪著兒子,要麽就是跟幾個公主玩,似乎已經在談論為這幫公主們找駙馬的事。

  除此之外,皇帝每天就是到外麵去溜達,什刹海是他最常去的地方。皇帝要麽裝成富家公子到處玩,要麽裝成讀書人每天風花雪月,玩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張居正有時候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先帝的親兒子,在吃喝玩樂這方麵跟先帝真的是有的一拚。

  隻是在女色上,當今陛下控製得非常好,不像先帝那樣不要命。

  朱翊鈞坐下之後,看著張居正說道:“先生今天過來,可是有什麽事?”

  “是有一件事。”張居正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西北的事有沒有眉目?臣聽說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聞言,朱翊鈞先是一愣,隨後有些遲疑的看向張居正。

  西北的事當然有消息,而且還是很大的消息,事情甚至到鬧大的地步了,前些日子來的那些信就足夠說明問題。

  不過這些事都非常隱秘,而且傳遞消息用的都是特殊渠道。在朱翊鈞看來,這件事除了自己之外,別人應該不知道,即便是張居正也不知道。

  沒想到張居正居然收到消息了,難道是哪裏泄露了嗎?

  “西北那邊的錦衣衛傳了消息過來,”張居正直接說道:“說是西北出現了一群從京城去的錦衣衛,現在已經在做事了。”

  “巡撫衙門那邊也有人寫信到京城來詢問。”

  聞言,朱翊鈞也就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了,顯然董大寶在那邊的動靜不小,錦衣衛能得到消息也很正常。

  文官那邊他們和沈子木攪和在一起了,雖然消息保密,但是也會有很多人想要打聽出來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西北那邊不行,幹脆就從京城下手。很多消息在地方上保密非常厲害,但是到了京城根本就不是什麽秘密,隨便一打聽就行了,而且有的人跟張居正的關係還不錯。

  朱翊鈞看了一眼張居正,心裏麵忽然一動。

  輕輕地點了點頭,朱翊鈞歎了一口氣說道:“西北的事有些太過於嚴重了,朕已經準備讓馬芳過去,把那邊的事交給他來處理。”

  聽了這話,張居正沉默了片刻,抬起頭說道:“那文官也跟一個人去。”

  “山西巡撫沈子木年紀已經大了,身體又不好,在西北如果真的有什麽太大的事的話,恐怕一時之間他處理不及。臣可以在朝廷之中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錦衣衛那邊如果人手不夠的話,也可以調一些人過去。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讓劉守有親自走一趟。”

  朱翊鈞聞言,眼睛微眯。

  自己聽出來了,張居正這句話才是關鍵。

  前麵的那些話確實是實心用事的言論,沈子木的確是一個不合適的人選。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打仗,沈子木都不行。年紀大了,撐不了那麽大的場麵。

  換個合適的人給馬芳打輔助也是正好。這個安排沒有什麽大問題,合情合理。

  此時此刻,朱翊鈞的腦海裏麵已經有了一個人選。

  張居正後麵的那句話其實很關鍵,他提到了劉守有,想讓劉守有親自去西北。

  是去爭功的呢?

  還是去做事的?

  朱翊鈞心裏有些遲疑。

  “陛下,劉守有老成持重,這些年做事比較穩妥。西北那邊情況複雜,有他過去的話肯定能把事辦好。”

  “西北那邊的錦衣衛也不熟悉,正好讓劉守有帶他認識一下。”張居正捋著胡子緩緩的說道。

  聽了這話,朱翊鈞在心裏麵歎了一口氣。

  自己明白張居正的意思了,這是擔心自己事後報複劉守有。畢竟錦衣衛應該站在皇帝這邊,但是劉守有這麽多年卻跟著張居正幹了。

  等到皇帝親政之後,劉守有的位置肯定是要讓出來的。但是劉守有的下場是什麽樣子,就完全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張居正覺得劉守有建功這麽多年,不忍心他就這麽被皇帝收拾了。

  張居正這是希望自己放劉守有一馬,讓他去帶一帶董大寶。說白了,就是讓劉守有把他手上掌握的錦衣衛秘密全都交給董大寶,手把手的教一教錦衣衛裏的做事方法。

  一來是讓錦衣衛的權力交接能順利的過渡;二來也讓自己能明白劉守有會順利地退下去,不會反抗;三來是張居正表明也願意把錦衣衛的權力交出來,而是不會死握在手裏。

  “先生何必如此?”朱翊鈞苦笑著說道:“朕不是這種心胸狹隘之人。”

  “臣自然是相信的。”張居正點了點頭說道:“不過臣覺得這也是件好事,無論是對朝廷來說,還是對陛下來說,都是件好事。”

  張居正相信,別人就不一定相信了。朱翊鈞在諸多大臣心裏的形象是不一樣的。

  有人覺得他睿智英明,是大明的中興之主,大明已經到了盛世將臨的地步。

  有人覺得他殘酷暴虐、荒淫無度、脾氣古怪,大明現在不過是烈火油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