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對倭國的最大惡意(掌門不一樣的_我加更)
作者:紂胄      更新:2021-07-27 17:12      字數:2782
  這種事,朱翊鈞能猜得到。

  ??那些大明官員在西南幹的事基本和殖民沒有什麽區別,隻不過他們搞來的好處全都進了他們自個兒的腰包。

  ??其次,那地方山高皇帝遠,誰也不願意在那裏當官。環境這麽惡劣,能跑就跑。可是你已經到那裏了,豈是你說跑就能跑的?

  ??於是,他們就會到處搜刮錢財,然後送禮,希望能通過給人送錢把自己調離出去。

  ??他們滿腦子都是怎麽離開那種地方,對於怎麽治理當地根本就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處理當地的事都讓他們覺得厭煩,他們從來都不管。這就導致當地非常亂,後勤問題也很難解決。

  ??如果想要大規模練兵的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基本不太可能成功。

  ??皇帝的手伸不了那麽長,你不可能去管那裏。

  ??天津衛你能管得了、京城的京營你能管得了,甚至山西西北大同你能管得了。可是西南那邊,你管不了。

  ??聞言,朱翊鈞陷入了沉默,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似乎真的是有些想的太多了。

  ??北方的事還沒有解決,非要朝南邊伸手,手伸得太長可不行。

  ??有一句話怎麽說來著?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自己還是先把北方的事擺弄明白,然後再朝著西南伸手吧。

  ??到時候北方安穩,朝廷大舉壓上,那沒有什麽問題。如果北方真的安穩了,自己甚至可以到南京去坐鎮。

  ??如此一來,就可以把手繼續往南伸。當年朱棣遷都北京,為的也是對付北方的敵人。套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財富來自於北方,敵人也來自於北方。

  ??而且現在除了北方以外,大明還要麵對的是海上的敵人。倭寇現在雖然是不鬧騰了,但是不代表他們真的就不鬧騰了。

  ??朱翊鈞可從來都沒有忘記過大明還有三大征。

  ??狼子野心的小日本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對大明產生覬覦之心,他們想要建立一個龐大的泛東亞帝國,從朝鮮登陸,然後滅掉大明,直接打到東南亞。

  ??這個計劃他們從現在就已經開始製定了,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們還在實行這個計劃,可以說是祖祖輩輩的經營,賊心不死。

  ??在唐朝的時候,小日本就曾經侵略過朝鮮,結果被大唐名將劉仁軌在白江口打敗了。打敗了之後,小日本元氣大傷就老實了。

  ??恢複了多少年以後,小日本突然又覺得自個兒有實力了,自個兒能行了,於是他們就在大明朝萬曆年間又侵略了過來。

  ??倭寇是屬於私人武裝,但是這一次入侵卻是倭國舉全國之力侵略,結果又一次被大明教訓了,直接又退了回去。

  ??但是他們的賊心不死,一直都有這個想法,但凡有一個強力的政權出現,他們就想要對外擴張。而擴張的方向就是先朝鮮、後中華,然後東南亞。他們這麽多年以來一直都在執行這個策略。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是先朝鮮、後滿蒙,然後就是中國的腹地。那一次的抗日戰爭,卻遠沒有明朝的時候打的從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抗日戰爭,打得十分慘烈。我國人民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才把他們打回去。

  ??一定要以史為鑒,不要被他們表麵和善如羊、謙卑有禮的樣子騙過去,因為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幹這件事了。

  ??每一次強大之後,他們想幹的事就是打朝鮮、打中國。他們屢次被打回去、屢次再犯。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朱翊鈞對倭國從來都是抱有最大的惡意,所以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是大明所需要的。

  ??等到自己擺平了東北、擺平了蒙古、擺平了倭國,再往南收拾也可以。何況國內還有這麽多的問題,自己是有些著急了。

  ??看了一眼劉顯,朱翊鈞笑著說道:“愛卿說的有道理。”

  ??聞言,劉顯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在京城也呆了一段時間,跟皇帝也相處過一段時間,對皇帝的脾氣也算得上是有一些了解。

  ??當今皇帝的脾氣可以說是很好,也可以說是非常不好。

  ??很好,是因為當今皇帝寬宏大度,對很多事都非常非常看的開,甚至臣子有的時候有些話不太好聽,當今陛下也不太在意。隻要你說的有道理,那就什麽問題都沒有。

  ??非常不好,是因為當年陛下嫉惡如仇,對很多事都深惡痛絕,處理起來的也是直接下狠手,一點都不含糊。

  ??這次也就是麵對陛下。若是麵對別的皇帝,劉顯未必敢說。

  ??朱翊鈞歎了一口氣說道:“可是想要等到西南平和的那一天,愛卿恐怕……”

  ??你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

  ??聞言,劉顯倒是灑脫的一笑,直接說道:“陛下,這件事臣倒是不擔心。因為臣即便去了,也知道大明一定能做到、陛下一定能做到。有生之年能得遇陛下,臣死而無憾!”

  ??看了一眼劉顯略微有些蒼老的臉,朱翊鈞歎了一口氣,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那就好好活著,多活些年,朕會讓你看到的。”

  ??“是,陛下。”劉顯連忙躬身答應道。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誰也沒有再提西南的事,也沒有再提訓練新兵的事情。

  ??朱翊鈞直接帶著劉顯去釣魚了。君臣二人,倒也是相得甚歡。

  ??接下來的日子很平和,朱翊鈞沒有搞太多的事。

  ??至於他給俞大猷拿錢練兵,朝堂上的文官就當沒看到。

  ??如果皇帝自己有錢,自由度就很大,這也是為什麽文官要限製皇帝自己有錢的原因。

  ??因為皇帝一旦自己有錢了,就可以繞過大臣們幹很多事,大臣們管不了。

  ??張居正對這事就假裝看不到,反正對他的影響也不是很大。皇帝願意拿錢練兵是好事,何況給了俞大猷。

  ??如果皇帝拿錢去修宮殿,對張居正來說還有些接受不能。可是拿去練兵,就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唯一引發了朝堂上一些小議論的是馬芳——陛下任命他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兼提督京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