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造反,革自己的命?
作者:紂胄      更新:2021-06-25 11:47      字數:3018
  張居正的臉色瞬間就嚴肅了起來,心中開始疑惑了起來,究竟是誰在後麵給陛下出主意、進讒言?

  ??難道這些都是陛下的想法?

  ??不像啊。自己的學生自己了解,陛下就不是這麽幹事的人。這後麵肯定有人在搞事情。難道是高拱?

  ??高拱不是還沒有見陛下嗎?

  ??張居正想到了另外一個人——太監張誠。

  ??這個張誠雖然年輕,可是小小年紀就爬到了東廠廠公的位置上,高拱回京也是他一手促成的。要說他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搞出來的,也不讓人奇怪。

  ??背後是誰?

  ??自然就是高拱。這兩人聯合在一起倒是有些麻煩。

  ??張居正眼睛微眯,臉色略微有一些遲疑。

  ??放在順天府?

  ??這是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方向。順天府什麽地方?

  ??天子腳下、首善之區、京畿之地。在這麽一個位置上搞土地清查改革,那不是在開玩笑嗎?

  ??也不是說不搞,而是不能現在搞。自己要的是一個成功的試點,進而推廣到全國去。一旦試點成功,事情就好辦的多。

  ??大勢已成,到時候京城這些人也沒有辦法抵抗大勢的洪流。滾滾大勢之下,他們也隻能乖乖地聽話。這才符合自己的計劃。

  ??可是直接從京城開端,這些人怎麽可能同意?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肯定站出來反對。這些勳貴和勳戚,他們的莊田才有多少?

  ??如果真查出來誰家地那麽多,就容易出事情。

  ??這些人肯定會非常害怕,他們會反對,大力的反對。加上反對的文官再搞事情,那就更難搞了。

  ??尤其是高拱回京以後,他肯定不會自甘寂寞,這種事情他不會不出手。

  ??張居正遲疑了,還是想把地方放在福建。

  ??“陛下,順天府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如果驟然在這裏清查田地,動靜實在是太大了,不合適啊!”

  ??張居正向前走了一步,連忙躬身勸誡道:“一旦出了事,恐怕難以收拾。”

  ??“臣覺得還是福建比較合適。”張居正抬起頭再一次說道:“福建雖然遠了一些,可是朝廷有急報,不會耽誤什麽事情。”

  ??朱翊鈞沒有說話。

  ??不可能讓張居正把試點放到福建去。

  ??一來的確太遠了,二來福建根本就沒有什麽代表意義。在那裏完成清查田地也沒有借鑒意義。沒什麽難度,暴露的問題少,哪有什麽借鑒意義?

  ??後世史書上關於這次試點也隻有五個字的評價:閩人以為便。

  ??朱翊鈞雖然沒有處理過這些事情,但是兩輩子生活的經驗告訴他,福建人應該是被代表了。至於說被誰代表了,那就不好說了。

  ??隻有放在一個改革難度比較大的地方,才能夠看出問題來,才能夠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在以後的改革當中避免。

  ??這是試點的根本原因和必要性,否則還搞什麽?

  ??隨便找個容易的地方搞一搞,這不就是麵子工程嗎?

  ??朱翊鈞絕對不可能把試點放到福建去,不過現在也不是做決定的時候。

  ??沉吟了片刻,朱翊鈞說道:“這件事,朕考慮考慮。”

  ??“是,陛下。”張居正麵容嚴肅的躬身答應道:“如果沒有什麽其他的事情,臣先告退了。”

  ??“朕送先生。”朱翊鈞笑著說道。

  ??君臣二人各懷鬼胎,卻一起笑著向外麵走了出去。

  ??等到張居正離開,朱翊鈞臉色也嚴肅了起來。

  ??自己之所以讓高拱和海瑞他們回京,就是為了給張居正一些壓力,不能讓張居正按照原來的曆史進度進行。

  ??如果還繼續按照曆史進度來做的話,曆史很難有所改變。

  ??張居正改革的失敗,除了萬曆皇帝本身的原因以外,也有改革本身的問題。

  ??張居正的改革是為了富國強兵,剖析到本質上就是兩個字:斂財。

  ??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從百姓那裏把財富聚斂上來,結果演變成了特權階級的一場狂歡。

  ??除了清查土地的時候可以搞混,後麵的一條鞭法更是如此。除了朝廷需要的棉桑絲綢以外,所有的賦稅都不用銀子來收取,結果導致地方的士紳和官員一起盤剝老百姓。

  ??到了收稅的時候,他們不出錢收糧,把糧價可勁的往下壓,壓到隻有平日的四成,甚至是更多。

  ??如果糧食可以交稅,那就無所謂。糧價低了,我們不賣就是了。

  ??可是現在不行,上麵有考成法壓著,官員玩命的催逼賦稅,傾家蕩產賣兒賣女也得交稅。

  ??為什麽會出現這個情況?

  ??老百姓寧可賠錢,硬著頭皮也得賣糧食。

  ??可是以這麽低的價格把糧食賣出去,交了稅了以後,家中的存糧就不夠吃了。能怎麽辦?

  ??隻能借貸。

  ??富戶在這個時候把貸款放出去,還得起,我賺利息;還不起,我拿你的土地,甚至是拿你們家的人。

  ??佃戶是怎麽來的?賣兒賣女是怎麽來的?

  ??還不起錢,女兒到我家來抵債,典型的不就是楊白勞、黃世仁和喜兒的故事?

  ??士紳地主階級是這個國家的根基,他們支撐起了封建帝王王朝,因為皇帝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地主。

  ??改革土地製度,就是在革士紳地主階級的命,也是在革皇帝的命。

  ??可是不改革土地製度,百姓就吃不起飯,活不下去就會造反。

  ??縱觀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本質就是土地的集中與再分配。

  ??建國初年,剛打完仗,地多人少,大家領了地都能有好的生活。加上建國之初吏治清明,百姓的日子都好過。

  ??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人越來越多,地就不夠用了,特權階級開始腐化墮落、玩命土地兼並、積攢生產資料,這就是土地集中。

  ??當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再一次揭竿而起、造反成功,重新分配土地,也就是重新分配生產資料。

  ??朱翊鈞站在涼亭中,眺望著眼前的滔滔湖水,大腦飛快旋轉。

  ??如果隻盯著土地,主要生產資料不轉變,國家的問題永遠沒有辦法解決。

  ??除非來一場土地革命。

  ??實現土地革命的辦法隻有一個:造反。

  ??自己身為皇帝,革了自己的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