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明之軍如何?
作者:紂胄      更新:2021-05-22 05:13      字數:2243
  這應該算是一次正兒八經的奏對了,很難說啊!

  實話實說?

  大明的軍隊拉胯,基本已經處於一個殘廢的地步,各地方軍備荒廢,吃空餉的事情常有發生。

  各地軍用物資和軍餉被貪汙嚴重,底層軍戶生不如死,形如奴隸。

  各地官員瘋狂喝兵血、層層盤剝,逃戶日益增多、逃民日益增多。

  各邊鎮也已經沒落到了崩潰的邊緣。

  朝廷已經沒有能打仗的軍隊了。無論是在西南,還是在西北,又或隻在遼東,全都是如此。

  東南半壁江山,居然讓倭寇鬧了一個天翻地覆!

  北方,讓人家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大明的軍隊還叫軍隊嗎?

  如果不是出了一個戚繼光,如果不是有自己,如果不是有劉顯,大明還有什麽?

  可是這話怎麽說?

  沒法說啊!

  別說沒法說,也沒人敢說。誰都知道朝廷的軍戶製度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不改,遲早拖著大明一起死。

  改革的辦法有嗎?

  有啊!募兵製啊!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考慮舊的官僚體係怎麽安置?

  趴在軍戶身上吸血的那些人都是什麽人?

  世襲的勳貴!世襲的軍官!

  別說其他人,戚繼光、自己也全都是世襲軍官出身,想要廢掉軍戶製,就把自己這些人廢掉。

  千萬軍戶、衣食所係,皇帝你怎麽也要考慮一下吧?

  這是什麽難度?

  嘉靖的時候弄得了嗎?

  弄不了啊!

  隻能想一個別的辦法,單獨拿一筆錢出來招募士兵,這就是戚家軍的來曆。

  可是想要長期維持,另外一個問題就來了,錢呢?

  一方麵,養著一群什麽都不幹、整日欺壓軍戶貪汙軍餉的軍官;另一方麵,又要拿一大筆錢去募兵,這叫什麽事?

  即便是朝廷願意,錢從哪兒來?

  沒錢,玩什麽?

  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別說現在的張居正他們了,嚴嵩和徐階都知道,下麵的人也都知道,可是能說什麽?

  千萬軍戶,衣食所係,能做什麽?

  皇帝問這個問題,俞大猷很難回答。他有什麽辦法?

  有些事情,張居正都搬不動,比如貪汙軍餉。

  張居正支持戚繼光,戚繼光拍他馬屁,結果是什麽?

  戚家軍的軍餉能夠全額支付。

  為什麽?

  是因為沒被貪汙?

  怎麽可能?

  就因為你張居正、因為你戚繼光,我們就不貪汙了?

  你想太多了!

  人家有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戚繼光手下有五萬人的編製,但是實際編製隻有三萬人。三萬人的餉銀足額發放,剩下兩萬人的餉銀分潤掉。

  當年因為餉銀的事情,自己可沒少鬧騰、沒少被收拾。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餉銀從戶部出來到出京城,直接會沒了三成,隻會有七成被劃撥下去。

  足額到七成,那已經是好事了。撥付到了地方之後,巡撫、按察使、提刑使,大家都得分潤一點。

  文官分完了,錢到了武將手裏,各級統兵的武將、勳貴、都指揮使、指揮使、千戶、百戶,每層都要分潤一點。

  最後到了當兵的手裏麵,能有三成,已經是邀天之幸了。

  底層的將官怎麽辦?

  吃空餉唄!

  明明隻有五百人,我要報五千人,這樣才能夠我養活手下的兄弟;

  打仗的時候,實際出戰五百人,名義出戰五千人,打了一場仗,戰損三千五人。

  死戰不退,太慘了,打敗也不怪我們。我們都已經這麽努力拚殺了,我還要為朝廷繼續作戰、為兄弟們報仇。

  批點裝備、批點錢,撫恤金你總得給吧?

  發財的機會又來了。

  當年在東南的時候,俞大猷就是親眼看見他們這麽幹的。文武勾結,大家發大財,這是打仗嗎?

  做生意都沒他們這麽賺。

  看著朱翊鈞,俞大猷很想把這些破事都說出來,最後隻能在心裏麵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

  沒有辦法。

  說出來又有什麽用呢?

  除了給皇帝添堵,又能做什麽呢?

  陛下如此年輕,即便有雄心大誌,又能做得了什麽呢?

  強如張居正,又如何?

  官場上的規矩他都要守,該給人家的錢都要給人家。

  張居正敢斷了人家的財路嗎?

  他不敢。他要敢斷了人家的財路,就不會有人支持他,什麽新政啊,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事情就是這麽可悲。

  除了軍餉的錢,還有軍械,還有各地方的賑災糧款,有什麽地方是他們不敢伸手的?

  邊軍為什麽不敢用火銃,明明應該很強?

  還不是因為兵部那些造兵器的人偷工減料,造出來的火銃十支裏麵有五支炸膛,沒等打仗,先把自己炸死了。長久以來誰敢用?

  索性你們糊弄著做,我糊弄著收,然後大家一起分錢。

  這些事怎麽和皇帝說?怎麽敢說?

  很多事情,天下人都明白,都在瞞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皇帝。

  朱翊鈞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雲淡風輕的問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嗎?”

  “回陛下,”俞大猷小心翼翼的說道:“大明軍隊前些年的確還有一些渙散,這才讓北地夷狄猖獗萬分、東南倭寇橫行霸道。可是這些年朝廷富國強兵,已然卓有成效。”

  “無論是北疆的戚繼光,還是西南的劉顯,大明的軍威已然強盛起來了。”

  朱翊鈞看著俞大猷,笑著點頭說道:“原來是這麽回事。那你說,朕要是像成祖皇帝一樣帶著這些精銳北征,能不能也取得當年的戰果?”

  一邊說著,朱翊鈞一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轉頭看著俞大猷,滿臉的期待。

  那意思仿佛再說,隻要你覺得行,那咱們就幹,而且幹的時候指定帶上你,讓你有露臉的機會。

  俞大猷直接就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這事真要是傳出一些消息去,自己就得死無葬身。大明朝的所有人都想弄死自己,無論文官還是武將。

  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一家人都沒活路了。

  麻了!這還真是半君如半虎!稍有不慎就容易丟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