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張居正的去留問題
作者:紂胄      更新:2021-05-22 05:12      字數:2239
  譚綸一臉的感動,不過還是按照朱翊鈞的吩咐重新躺回了床上。隻不過他激動的情緒怎麽都掩藏不住。

  “愛卿身體已然初愈,朕就不過多打擾了。”朱翊鈞拉著譚綸的手笑著說道:“咱們君臣來日方長。”

  說著,他輕輕地拍了拍譚綸的手,笑著站起身子想向外走去。

  見到譚綸要起來,朱翊鈞又連忙說道:“譚愛卿不必起來,好好的養病。”

  說完,朱翊鈞就邁步走了出去。

  其他的大臣這個時候也都跟了出來。

  朱翊鈞很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這件事情可以到此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讓時間去慢慢地發酵吧。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說道:“先生,這裏沒有什麽事情了,朕就先回宮了。這邊就勞煩先生費心了,如果有什麽事,先生一定要派人到宮裏告訴朕一聲。”

  “陛下放心,臣明白。”張居正連忙躬身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帶著人呼呼啦啦的回了皇宮。

  剛回到皇宮,朱翊鈞就聽說太後在等著自己,就趕忙趕了過去,看到兩位太後都在。

  李太後和陳太後似乎在饒有興趣的商談著什麽。

  朱翊鈞連忙向前走了一步,躬身道:“孩兒參見母後!”

  “回來啦。”李太後問道:“譚綸那邊怎麽樣了?”

  “回母後,譚綸已經好了。原本他昏迷不醒,吃了藥以後就醒過來了,剛剛已經能下床了;再服用兩粒固本培元丹,應該就沒什麽大礙了。”朱翊鈞一臉喜色的說道。

  李太後卻沒有什麽喜色,反而白了一眼兒子,有些不滿的說道:“這丹藥有如此神效,以後看你怎麽辦!”

  她反而希望這丹藥沒有效果,以後會少很多麻煩事,可惜事與願違。

  陳太後在一邊笑著說道:“妹妹不用生氣,這也是一件好事。陛下愛惜臣子,臣子忠於朝廷,對陛下、對大明江山來說都是好事。丹藥之事以後再商量也就是了。”

  李太後看了一眼陳太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這些我也都知道。可是煉製這種丹藥,實在太傷身子了。”

  “那就讓禦醫們用點心好好調養。”陳太後笑著說道:“咱們還是說正事吧。”

  李太後點了點頭,轉頭看著朱翊鈞說道:“正好你過來了,這件事情也和你說一聲。你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選皇後了。”

  要選皇後了嗎?

  朱翊鈞遲疑了片刻,明白這不是自己能夠參與的事情,隻能躬身說道:“全憑母後做主。”

  李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回頭讓張宏他們用心辦,讓張先生也跟著操操心。這可是陛下登基以來的大事情,不能出岔子。”

  “是啊,這是大事情,要好好操辦。”一邊的陳太後也連連點頭。

  兩位太後聊得很開心,朱翊鈞就在一邊伺候著。

  在選後這件事上,他沒有發言權,也沒什麽插嘴的餘地,對此也就沒什麽好說的。

  想到關於萬曆皇帝後宮的紛紛擾擾,朱翊鈞就有些頭大。

  原本的曆史上,自從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黨派大肆打壓以後,朝廷上的事情就有些失控了。

  原本還有張四維來維穩,隻不過張四維死得很突然。有的時候就是,時也,運也,命也。

  張四維就是其中之一。

  萬曆十年,張居正死了。張四維終於到了執掌權柄的時候。清算張居正就是張四維配合著萬曆皇帝做的,結果到了萬曆十一年,其父嵋川公亡,張四維將歸裏服喪,辭朝廷於文華殿。

  張四維帶病匍匐奔喪,日夜兼程、廢寢忘食,道病幾殆。

  剛至家,後母胡夫人亦亡。沒過多久,兩弟又亡。張四維悲痛交集,帶病致哀服喪。

  萬曆十三年十月十六日,張四維服喪將滿,病歿於家。

  他父親死後回家,一家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張四維再也沒能回來。

  在張四維死後,張家也就沒落了。

  張家當時可是陝西山西最大的鹽商,還是草原最大的走私販子,是後世八大皇上的雛形,也是大明官商勾結的典型代表。

  “那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讓禮部盡快準備起來吧。”

  李太後的話把朱翊鈞拉回了現實,暫時放下了關於對張四維的思考。

  朱翊鈞轉頭笑著說道:“那就讓他們傳膳吧,正好朕也有些餓了。”

  “好好好。”陳太後在一邊笑著點頭道。

  陪著兩位太後吃了飯,朱翊鈞就回到了寢宮,臉色也逐漸凝重了起來。

  是時候思考接下來的事情了。

  大婚和接下來的科舉,朱翊鈞都沒放在心上。

  值得思考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張居正的去留。

  接下來,張居正會鬧出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張居正奪情事件。

  再過一段時間,張居正多年未見的老父文明去世,按照祖製,朝廷官員的父母過世,必須回到祖籍守製二十七個月,期滿起複為官。

  這個時候,自己的選擇就來了,是把張居正給留下來?還是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回老家?

  對此,朱翊鈞其實一直都在遲疑,還沒有想好。

  讓張居正留下來,自己的時間就更充足,可以安穩的準備;把張居正趕回家,自己能夠提前親政,提前登基做皇帝,真真正正意義上的皇帝。

  現在的自己,其實更像一個傀儡。

  雖然幹掉了馮保,鬆快了一些,但其實政治上還是插不上手。

  之所以會遲疑,是因為自己過來的時間太短,準備的還不充足,甚至連係統都不能夠動用太多,因為聲望不夠。

  如果再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情況或許會好轉不少。

  可是張居正的老爹就要死了,自己現在把丹藥送過去可能都來不及,畢竟人家不在京城。

  朱翊鈞想讓張居正離開,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張居正在這裏,耽誤自己刷聲望,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

  朝廷改革和穩定朝堂還需要張居正,自己暫時還離不開他,這就讓人很無奈了。

  想了想,朱翊鈞忽然有了一個想法,眼睛頓時一亮。

  既不讓張居正走,也不讓他管太多的事。如果他像譚綸一樣,那他還怎麽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