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私人老師就是好(求月票吖!)
作者:紂胄      更新:2021-05-22 05:12      字數:2230
  關於曆史上的這次春闈之事,朱翊鈞記得很清楚。因為這次科舉也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張居正的二兒子不但科舉考中了,而且還是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關於張居正的二兒子為什麽能中榜眼,曆史上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張居正親自安排的。同時這裏麵還有一個小故事:張居正派堂弟約見參加同場考試的江南才子湯顯祖和沈懋學。

  因他們早已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張居正希望他們能與嗣修共同學習,以此抬高兒子,並允諾將湯、沈取在前三名。

  結果湯顯祖拒絕,因此名落孫山;沈懋學應允,就當了狀元。

  第二種,主持閱卷的張四維為了拍張居正的馬屁,把張居正的兒子定在了第四,也就是二甲的第一位。

  張居正早已通過馮保買通了皇帝左右的太監,讓太監把送上去的前兩名的卷子挪到第四,把原來的第三、第四擺在上麵。

  皇帝照太監捧來的卷子順序一念,便成了定局。

  第三種說法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萬曆皇帝自己將張居正兒子的卷子放在了榜眼的位置上。張居正覺得不妥,萬曆皇帝還安慰他,“先生大功,朕答不盡,隻看顧先生的子孫。”

  在這三種說法中,第三種最不可信。

  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朱翊鈞覺得都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五五開。

  對於海瑞的做法,朱翊鈞是不讚成的。張敬修的確是張居正的人,可也的確是個有才學的。

  你不能因為他爹的關係就覺得他中舉是因為他爹,人家也是家學淵源,從小接受父親的培養,考一個進士很奇怪?

  可能在張居正的眼裏,大兒子本應該考中。

  結果呢?

  自己沒有幹預,你們這些人就把我大兒子弄落榜了,這叫什麽?

  我為國盡忠得罪人了?

  我大兒子受了我的牽連,你們這些人就是通過我大兒子報複我,

  所以等到二兒子參加科舉的時候,張居正就出手了。

  這也不是不可能。

  朱翊鈞甚至可以肯定,張居正肯定是出手了。無論是二甲第一,還是一甲第二,其實都沒有什麽意義,都能夠去翰林院、都能夠將來入閣拜相。

  以曆史上萬曆皇帝的性格,把張居正的兒子弄到第二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他幹的。

  因為在幾年以後,張居正三兒子科舉的時候還給弄成了狀元。這種事情除了得罪人之外,實在不知道有什麽好處。張居正有這麽蠢?

  反正是曆史上的萬曆皇帝擅長玩這些陰謀計。可能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張居正挖坑了。

  一方麵看似在獎賞張居正,讓他說不出什麽來;另外一方麵則是讓張居正得罪更多的人:

  這已經不是科舉舞弊那麽簡單了,簡直就是一代權臣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從後麵的事情來看,萬曆皇帝是一直都想把張居正塑造成一代權臣的。

  相比較起來,萬曆皇帝的確有帝王心術和帝王權謀,也有帝王的狠心,可惜他沒有帝王遠見卓識的目光。

  不然即便處置了張居正,那也不能讓張居正人亡政息。哪怕張居正的改革有不妥當的地方,你也可以在這個改革上繼續深入。

  可惜萬曆皇帝沒有,反而把心思用在了和臣子的爭鬥上,和他的爺爺很像,隻不過沒有他爺爺那麽厲害的手段,鬥不過,結果加劇了大明的黨爭。

  把這些事情在腦子裏麵過了一遍,朱翊鈞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張宏,笑著說道:“這份題本有什麽問題嗎?”

  張宏有些遲疑著抬起了頭,見皇帝正麵帶笑容的看著自己,連忙低下頭說道:“回陛下,沒什麽問題。隻是奴婢覺得事關重大,特來請陛下聖裁。”

  聞言,朱翊鈞笑著點了點頭,滿意的對張宏說道:“不錯,做得很好,賞。你有這份心思就好了。”

  這話當然是讚賞張宏把事情來告訴自己,讓自己做決定。

  要知道,在這之前,自己可從來都沒有這個權力。即便真有什麽大事,馮保也會去找李太後,而不會到自己這裏來。

  張宏跑到自己這裏來,對自己朱翊鈞來說就是一種認同。

  聽了這話,張宏倒也沒有多麽的驚喜。

  他是宮裏麵的老太監了,做這些事情為的也不是賞賜。

  “這件事情就按照這份題本說的辦。”朱翊鈞笑著說道:“司禮監直接批紅就好。”

  “奴婢明白。”張宏連忙躬身說道。

  “行了,去吧。”朱翊鈞擺了擺手。

  張宏躬著身子退了出去。

  朱翊鈞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了。

  他緩緩地眯上了眼睛,隨後喃喃自語道:“或許應該讓你們更絕望一點才好。”

  題本很快就批複了下去,消息很快也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誰也沒想到今年的科舉主考官居然是張居正。

  一時之間,京城內外議論紛紛,抨擊聲四起,主要攻擊的方向就是張居正會借此來培植黨羽,擴大自個兒的勢力。

  現在朝廷上下已經有很多人對張居正不滿意了。

  自萬曆皇帝登基以來,張居正就做了內閣首輔大學士,這一做就是五年,權力日重。

  這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好事。畢竟張居正在那裏,他們就動不了。

  這可不光是一個內閣首輔大學士的位置。張居正安排他自己的人手當官,不和他一個黨派的人自然就看他不順眼。而且牽扯到了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官職,想不恨的都難。

  何況張居正還要革新,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的敵人就多了去了。

  朱翊鈞是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張居正的敵人居然這麽多。隻不過剛把消息放出去而已,這些人就坐不住了。

  不過外界紛紛擾擾,基本和朱翊鈞沒什麽關係。他這幾天一直過得很安穩,基本都在聽張居正他們上課。

  朱翊鈞不得不感慨,誰說這些老大臣都是老古板?

  這些老大臣為了給自己上課,用盡了心思,小人書作為課本,講課的時候聲情並茂、旁征博引,生怕自己聽睡著了。

  朱翊鈞不得不感慨,私人老師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