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許氏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876
  話說,司馬琅率軍馳援石末等人,半途見大軍被秦軍伏擊,秦將王陵斬殺趙國四名都尉。司馬琅交戰,見不能勝,便率軍撤離戰場。

  司馬琅見二鄣城糧草告罄,將士微寡是守不住了。於是,司馬琅率領殘軍,往東逃走。臨走之前,司馬琅命人燒毀二鄣城內的糧草,留下一座空臣給秦軍。

  司馬琅率軍往東逃走,秦將王陵緊追不舍。司馬琅逃至光狼城,高喊道:“打開城門。”

  光狼城守將許廉見是司馬琅,喊道:“快,打開城門。”

  許廉走下城樓,見司馬琅等人戰甲殘缺,渾身都布滿血色,便已經得知,眾人和秦軍經過一番血戰。許廉見司馬琅率兩萬將士前去,回來不到三千,便已經推斷出,二鄣城凶多吉少。

  許廉見眾將士狼狽不已,勸道:“司馬兄,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過度傷心。今日失去的,有朝一日,我們會加倍討回來。”

  司馬琅見帶去的兩萬將士,活著的不足三千,痛哭道:“二鄣城失守,我部四名都尉、八名校尉,全部陣亡。隻有這些兵士與我逃亡。我豈能不傷心啊!”

  許廉聽到這個消息,內心浮現波動,悲道:“什麽,二鄣城失守了。我數萬大軍,就這樣沒了。”

  司馬琅泣道:“末將無能,愧對陣亡將士,更有負廉老將軍之托。”

  許廉牙呲欲裂,眸色湧出熊熊烈火,拔出長劍,高聲道:“司馬兄,你盡力力。接下來,阻截秦軍的任務就交給我了。”

  這時,甘都尉站在城樓上,高喊道:“許將軍,前方塵煙四起,發現大量秦軍。”

  “來得正好。”許廉正想為陣亡的將士報仇,秦軍送上來了,拿起長劍湧現城樓,怒喊道:“諸位,隨我一起,阻截秦軍。”

  司馬琅等人也一起湧向城樓,拔出長劍,做好迎戰的準備。王陵率大軍前行,卻見眼前又出現一座城池。又見城樓上的趙軍,整裝待戈,也沒下達攻城的命令。

  王齕見破了趙國二鄣城,斬殺趙軍兩萬有餘,便率領大軍,兵分兩路,沿著大河而行,追擊殘留的趙軍。

  一路上,王齕見趙軍丟盔棄甲,屍橫遍野,嘲諷道:“趙軍一敗塗地啊!我們從沁水攻來,破高平要塞,占老馬嶺,又破二鄣城。這條河的盡頭,便是丹水。按照這樣的行軍速度,我們拿下長平,指日可待啊!”

  一人道:“上將軍說得不錯,我們拿下長平,指日可待。”

  另一人道:“除了閼與之戰,我大秦男兒,何曾陣亡過這麽多將士。”

  “誰讓我們的對手是廉頗。”王齕歎道:“遇到廉頗,我們還能取勝,該知足了。”

  先前那人問道:“上將軍,我們和趙軍打了這麽久,還沒有見到廉頗。上將軍對戰廉頗,有幾分勝算。”

  “起初,我得知對手是廉頗,很是忌憚,勝算不超過三成。幾戰,交手之後,我見趙軍孱弱不堪,我的勝算又多了五成。”王齕話鋒一轉,又道:“廉頗數敗,卻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出應變,以攻為守。從高平要塞至二鄣城,不過區區百裏,竟然阻擋我們大軍三個月。勝算,有五成。”

  一人驚道:“上將軍對戰廉頗,才五分勝算。”

  “五成勝算,已經不錯了。”王齕見諸將對這個答案不滿意,笑道:“廉頗失了老馬嶺,能夠在兩河之間,設二鄣城,阻擊我們。便能說明,廉頗會用兵啊!說不定,廉頗又在何處設城,阻我。”

  王齕話語剛落,見斥候急色,送來一封書信。王齕展開書信,觀之,臉色大變。

  諸將見王齕神色有異,齊聲問道:“上將軍,怎麽了。”

  “諸位,我剛才說什麽。”王齕長歎了一口氣,又道:“廉頗又在兩條河流交匯之處,設城阻我。真是說什麽,來什麽。廉頗在險要之處,設城阻截,消耗我軍。此人,太難對付了。”

  王齕將斥候送來的堪輿圖,遞給諸將,問道:“這座城叫什麽。”

  眾人觀看少許,皆搖頭道:“末將不知。”

  王齕對此地,也不熟悉,見無人知道這兩條河水,匯聚之處,是什麽地方,為了避免王陵陷入孤立無援,高聲道:“全軍前行,馳援五大夫。”

  王齕率軍狂行數裏,見王陵所部,按兵不動。王陵見王齕率大軍前來,行禮道:“上將軍,趙軍在兩條大河交匯之處,設城阻我。末將見趙軍早有準備,不敢冒然出擊。”

  “你做的對。”王齕往趙軍城樓看去,見趙軍整裝待戈,防守反擊,又道:“你從二鄣城追擊趙軍殘部,我軍疲憊。趙軍,以逸待勞。我們冒然出擊,定會吃大虧。”

  王陵問道:“上將軍,要不要末將率軍攻城。”

  “不用了。”王齕問道:“你看此城,三麵環水,地勢顯赫。此城,比二鄣城還要難打。我們從二鄣城而來,將士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今日,暫且安營紮寨。”

  “喏。”王陵領命,前去傳達將令。

  “等等。”王齕喊道。

  王陵停住腳步,轉過身來,問道:“上將軍,還有什麽吩咐。”

  王齕問道:“此城,叫什麽名字。”

  王陵道:“光狼城。”

  “光狼城。”王齕見城樓上依稀看見廣狼城三個字,嘴上念念有詞,突然眸色一動,大笑道:“原來此城,就是光狼城啊!”

  王陵問道:“上將軍,知道此城。”

  王齕振振有詞地道:“此城,我當然知道。你們可知,為何這座城叫光狼城。”

  王陵道:“此名,大為不雅。趙國怎會將此城,取名光狼城。”

  “因為那場血戰,導致此地方圓數十裏無人,隻有狼群出沒。”王齕想起那段金戈鐵馬的往事,眸色湧出傲色道:“十幾年前,魏、趙兩國伐韓,兵峰抵達華陽。韓王不敵魏、趙,便請吾王相助。吾王以武安君為將,前去馳援。武安君在華陽,打敗魏、趙聯軍,斬首魏軍十幾萬。在光狼城,打敗趙國,斬殺趙卒三萬。”

  諸將皆道:“武安君曾在這裏斬殺趙卒三萬?”

  “武安君不僅斬殺趙卒三萬,還摧毀了此城。”王齕沒想到趙國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在原有光狼城的廢墟上,重新築城,遠勝過往,感歎道:“沒想到啊!趙軍又在這裏築城,比當年還要堅固。”

  王陵聽聞武安君曾在這裏,斬殺趙卒三萬,熱血上湧,高聲道:“我們能夠在此處,擊敗趙國一次。我們就能擊敗趙國第二次。”

  “不錯。武安君能攻破此城,我們也能攻破。”王齕又道:“傳令大軍,暫且歇息,擇日攻城。”

  “喏。”王陵離去,前去傳達將令。

  許廉等諸將站在城樓上,見秦軍主力到來,卻不趁勢攻城,反而撤軍三裏,安營紮寨。司馬琅問道:“許兄,秦軍為何不趁勢攻城。”

  一都尉道:“秦軍膽怯,不敢攻城。”

  許廉搖頭道:“秦軍號稱虎狼之師,豈會膽怯。”

  司馬琅和秦軍交戰,知曉秦軍悍勇,問道:“秦軍為何不攻。”

  許廉思忖少許,答道:“秦軍不攻,隻有三種解釋。要麽,就是秦軍糧草未至。要麽,就是秦軍不知,我們會在此處設城。要麽,就是秦軍攻城器械未至,不敢攻城。”

  “許兄說得不錯。秦軍戰線太長,縱橫太深,糧草跟不上。我丟了二鄣城,留給秦軍一座空城。秦軍伐二鄣城,攻城器械,盡數毀滅。”司馬琅又道:“秦軍不攻城,正是許兄所言,既無糧草,也無攻城器械。”

  許廉看著遠方,語調凝重道:“秦軍主動退三裏,安營紮寨。我不能斬殺秦軍,以報王恩啊!”

  甘都尉道:“許將軍,秦軍剛來,立足未穩,我們主動出擊,定能殺得秦軍片甲不留。”

  虞都尉道:“請許將軍下令,攻伐秦軍,建立戰功。”

  其他諸將也道:“末將附議。”

  許廉見諸將皆勸他主動出戰,卻見司馬琅不發一語,問道:“司馬兄和秦軍交過戰,你怎麽看。”

  司馬琅道:“秦軍悍勇,不能輕視。我曾與秦軍交手,其戰力強悍。我們出擊,討不到便宜。”

  許廉相信對方的判斷,也道:“司馬兄說得不錯,我們不能與秦軍交戰。輕視秦軍,會吃大虧的。再者,秦軍有數十萬之眾,我們兵力不足兩萬,豈能與秦國一戰。”

  一將問道:“許將軍,不打算與秦國開戰。”

  諸將想要建立功勳,齊聲道:“請許將軍,下令出戰。”

  許廉抗住諸將的請戰之音,招手道:“廉老將軍,命我率軍駐守光狼城,是為了阻截秦軍。秦軍不攻,我便守城。我若能守城一個月,也不負廉老將軍托付。諸位,莫非忘了,廉老將軍的將令。”

  諸將齊聲道:“末將不敢忘。”

  “你們沒有忘了廉老將軍將令,就要謹遵將令。”許廉下令道:“若有人違背廉老將軍將令,開城出戰。莫怪我,軍法處置。”

  諸將齊聲道:“喏。”

  翌日,午時剛過,王齕命人擊鼓召集諸將。諸將聽聞鼓聲,來到行軍大帳。

  王齕對著諸將道:“諸位,此戰,應該如何打。”

  王陵挺身而出,朗聲道:“末將願率本部人馬,強硬攻城。區區光狼城,豈能阻擋我大秦十幾萬將士。”

  諸將也跟著出列,高呼道:“末將願跟隨五大夫攻城。”

  王齕示意眾人坐下,問道:“我們糧草未至,又無攻城器械。光狼城,三麵環水,乃天然屏障。城池雖不高大,卻是堅固無比。我們強攻,不但不能攻下光狼城,還會葬送我無數大秦將士。諸位,沒把握的仗,能打嗎?”

  王陵問道:“上將軍可有破城之策。”

  王齕飄來一個字,輕聲道:“圍。”

  “圍?”諸將皆不明,你看我,我看你。

  王齕點頭道:“我們不攻光狼城,但也要以大軍圍城,給趙軍造成強烈的壓迫感。趙軍多次敗我,見我圍城,軍心必定不穩。正所謂,欲破此城,先亂其心。”

  王陵也覺得,此策不錯,迎合道:“上將軍說得不錯,我軍糧草未至,又無攻城器械。我們圍住此城,趙軍定會膽寒。不敢與我們一戰。”

  “我們先以大軍圍之,震懾趙軍。”王齕又道:“再以勸降為輔,亂其軍心。”

  一將道:“趙卒軍心離散,被我們嚇破了膽。光狼城,不戰,便可得。”

  “先圍,再勸,還不夠。”王齕與二鄣城交戰,便知趙軍的戰力,不弱於秦。他不相信,就這樣拿下光狼城,又道:“還要等。”

  王陵問道:“上將軍,我們等什麽。”

  “等兵馬,等糧草,等攻城器械。”王齕想起攻破此城,便能與廉頗開戰,眸色湧現出戰意,肅殺道:“一旦,我們兵馬齊聚,糧草、攻城器械抵達,便以武力攻城。光狼城雖堅,又是三麵環河。豈能抵擋我數十萬大軍。”

  王陵躬身領命,便率十萬大軍,前去圍困光狼城。

  許廉聽聞鼓聲大作,登上城樓,卻見城外,塵土飛揚,旌旗遮天。許廉見秦軍來攻,命諸將準備迎戰。

  王陵持劍,率領秦軍一邊踏著整齊的步伐,另一邊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之音。

  趙國守城將士,見來了這麽多秦軍,有些膽寒。秦軍抵達城下,尚有百步之距,便停了下來。

  王陵揮動長劍,往城樓上一指,大喊道:“若有不降,便斬殺爾等。”

  “降,降,降。”秦軍數十萬人之音,彌漫山穀,久久不能消散。

  許廉也不懼,回道:“寧死不降。”

  趙軍齊聲高呼道:“不降,不降,不降。”

  王陵恫嚇道:“破城之日,屠戮爾等,一個不留。”

  “殺,殺,殺。”秦軍將士高呼道。

  許廉高聲道:“我等誓死不降。”

  許廉表明態度,本以為一場大戰,不可避免。然,秦軍隻是搖旗呐喊,擊鼓震天,卻不見秦軍來攻。

  王陵製止大軍呐喊,又道:“吾上將軍仁善,不想屠戮生靈。吾上將軍給爾等數日時間考慮。期限一過,爾等不降,便是開戰。”

  王齕以大軍圍城,震懾趙軍其膽,又以勸降之策,亂其軍心。這一圍城,便是二十日。王齕見趙軍不但沒降,士氣也不曾動搖,召來王陵,問道:“趙將乃何人。”

  王陵道:“是許廉。”

  “許廉?”王齕想了想,也無頭緒,問道:“此人是誰。”

  王陵道:“據聞他的先祖是許鈞。”

  王齕道:“他是許鈞的後代,有其先祖之風。”

  “上將軍,認得他先祖。”

  “他先祖可是趙武靈王麾下得力戰將,我豈能不知,”王齕感歎少許,又道:“當年趙國攻伐中山,北擊三胡,其先祖許鈞為趙武靈王立下赫赫戰功。許氏先有跟隨趙武靈王征伐三胡的許鈞;後有,跟隨馬服君,敗我秦軍的許曆;許廉,有其先祖之風。如此看來,我們隻能以武力攻城。”

  正在眾人說話之際,一將士,行禮道:“上將軍,蒙驁將軍,求見。”

  王齕道:“請他進來。”

  蒙驁一身戎裝,走了進來,行禮道:“末將,奉秦王之令,率五萬將士及運送攻城器械,前來相助。”

  王齕見總算等到了攻城器械,大笑道:“蒙將軍,你辛苦了。你來得太是時候。”

  蒙驁語調有力道:“上將軍,蒙驁及麾下將士,任你調遣。”

  “好。”王齕見有了援軍,還有攻城器械,下令道:“諸位,隨我攻破光狼城,抵達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