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改良火炮
作者:魔道世家      更新:2021-10-15 03:45      字數:2143
  畢懋康從這些外國書籍中,和徐光啟的注目意見當中受益匪淺。

  他也近一步的意識到了,大明和海外國家的科技差距,以及武器方麵的優劣。

  紅毛夷先進的製造工藝技術,和火器的發展進程超乎他的認知,他辛苦研發的神武自生火銃。

  居然在幾十年前,西洋國家就已經研發了出來,隻是過了許久才列裝軍隊而已。

  他們的火炮,也要比大明先進的多,許多優良的火炮,他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明軍一直引以為傲的紅夷大炮,隻不過是他們最常用的其中一種火炮而已,這實在是太驚人了。

  因此他下定決心,誓要為大明鑄造一種遠勝紅毛夷的火炮來,但相比紅毛夷來,他對於火炮的專業知識和工藝技術,實在是太淺薄了。

  他隻好退而求次,先改良一種火炮,暫時使用過渡。

  因為有了新式火銃的原因,他便將大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火炮的上麵。

  明軍現在所常用的火炮,不管是佛郎機炮還是紅夷大炮,都是仿造的紅毛夷的。

  隻有比較輕型的騎兵虎蹲炮是正宗國貨,至於大將軍炮,質量參差不齊。(虎蹲炮此時已經被廣泛運用到騎兵作戰中了,因為重量輕,易於攜帶,又適合山林作戰的緣故!)

  因為工藝的原因,可以說極難打造,鑄造出來十門,有八門是廢品個。

  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也遠不如紅毛夷的火炮,畢懋康也就沒有花費什麽心思在這上麵,他已經下令停止大將軍炮的所有工作進程了。

  因此紅毛夷的製造工藝和知識對於他來說極其寶貴。

  通過徐光啟的路子,還高價聘請了不少紅毛夷入兵工廠,來擔任指導教師,就連他也是老老實實的上課學習。

  花費兩個月的時間,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學習,以及紅毛夷們的排難解憂,指點修正,終於是將佛郎機炮更新改良了。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子炮和炮腹的縫隙公差給縮小了一大半。

  這可以說是飛躍式的改良了,佛郎機炮不同於大將軍炮,它是設有準星和照門的。

  但就因為子炮和炮腹之間的縫隙太大,導致前後不匹配,造成火炮發射後的誤差極大,準星和照門的作用根本沒有發揮出來。

  但現在改良過後的佛郎機炮,卻不會在出現這種誤差極大的情況了。

  三百米之內,不說指哪打哪,但隻要準星和照門對準了,基本上不會出十米的範圍即可命中。

  畢懋康還將炮管稍微增長了些,火炮的口徑也增大了一點,子炮也改良頗多,加上精心調配的火藥。

  原本隻有不到六百米射程的佛郎機炮,現在已經可以達到八百米的有效射程了,可前提是要將炮口的角度調整到最高才行,而且這麽遠的距離,誤差也會無限擴大。

  朱由校聽完可高興的不行,他可不管誤差不誤差的,現在這個時代,誰管你打的準不準啊,隻要打的到,就是好炮。

  他又不把他當狙擊槍使,到時對準敵軍陣地大營,直接百炮齊放,幾輪炮擊下來,敵人恐怕早已粉身碎骨了。

  因為明朝的製造工藝實在是太粗糙了,器材也非常的落後,工匠們掌握的技術也不支持他們能造出這麽優良的大炮。

  因此一直是紅毛夷擔任火炮鑄造的技術關鍵人員。

  澆鑄的過程以及合炮收尾工作,完全要倚仗他們,畢懋康對此都束手無策。

  朱由校對這改良過後佛郎機炮尤為感興趣,當即提出要去火炮鑄造廠房檢閱一番。

  大明在火器方麵,是與西方持平的。

  但在火炮這方麵,確實是落後太多了,根本沒有一門自主研發的大炮來代表。

  對熱武器這方麵的知識,以及重視程度,也是差了十萬八千裏,儒家思想真是害人不淺啊。

  等朱由校來到鑄造新式佛郎機炮的廠房後,果然在這裏見到了不少紅發碧眼的西方人。

  饒是他這個後世穿越而來的,也根本分不清他們到底是哪國人。

  那些紅毛夷在得知這個前來檢閱的年輕人竟然是帝國的統治者後,都是極為恭敬上前來行禮。

  朱由校也頗為熱情和他們相互打招呼交談,雖然他的內心是抗拒的,可形勢不由人啊,現在還需要他們的技術支持。

  在一番交談後,幾個紅毛夷的工頭都露出一副驚訝的神情,朱由校好奇的問他們,為何如此?

  “尊貴的君王陛下,我等驚訝的是,沒想到君王陛下對火器的見解居然這麽深,知識麵這麽的廣,真是讓人無法置信!”

  “我們來大明的時間也不短了,據我們對大明的了解,大明是一個古板的帝國,對科技這方麵是非常輕視的!”

  “大明的官員和富商們,對火器更是極其的鄙夷,根本就看不起先進的火器,反而對那些用木棍做的長槍更為重視!”

  “要是在我們歐羅巴,大明這樣古板、落後、不思進取的國家,早已是強大國家的口中肉了!”

  “我們原以為,大明的君王陛下,也是如此,可是自我們來了大明的兵工廠後,才知道,君王陛下是多麽的重視火器科技!”

  “剛剛的一番交談,更是讓我們顛覆了對君王陛下的認知,看來大明並不是一個古板的的、不願意接受先進科技發展的帝國!”

  這一番話,可以說充滿了對大明的輕視,這讓朱由校的隨從們都是一股怒氣自心而升。

  而畢懋康和他們打了這麽久的交道,早已習慣熟悉了他們的性格和說話方式,因此也隻露出了一絲苦色,事實就是如此,他隻能去接受。

  朱由校雖然也不好受,但並沒有失態,也沒有拉出皇帝的架子來裝逼。

  這個紅毛夷說的沒錯,現在大明,確實是古板又不思進取。

  看到周圍人的臉色不對勁,這個紅毛夷連忙單手按住左肩,低頭道歉道:

  “請君王陛下原諒我的唐突之語,我也隻是說出了實情而已,據我所知,君王陛下的子民,可是很少會說實情的!”

  朱由校瞳孔一縮,這西洋人,還真是了解中國啊。

  可現在的大明,對西洋卻是一無所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