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將門發難
作者:魔道世家      更新:2021-07-22 00:40      字數:2757
  雖然國庫的錢糧緊張,但是幾千人的物資還無傷大雅。

  ??程國祥也並沒有在皇帝麵前叫苦,這倒是讓朱由校刮目相看了,剛剛看到程國祥一臉苦澀,他還真擔心程國祥出來訴苦。

  ??“這事要盡早辦妥,不可拖延!”

  ??待此事議定以後,乾清宮中突然安靜了下來,這可令的朱由校不解,不是說政事繁多嘛?怎麽現在一個個不說話了?

  ??朱由校將目光放在了文官之首、內閣元輔王象乾的身上,王象乾感覺到了皇帝正在注視於他,從袖袍中掏出一份奏本道:

  ??“陛下,這裏還有一份奏本,也是關於遼東的!”

  ??王朝輔迅速下了台階從王象乾手中接過奏本,很快就呈送到了朱由校的手裏。

  ??他就納悶了,到底是什麽事搞得這麽神神秘秘的。

  ??他仔細看翻閱後,臉上隱隱閃過一絲怒氣。

  ??這份奏本也是熊廷弼上奏的,但並不是喜報。

  ??自上次朱由校將李家抄家滅族以後,搞得遼東那些將門軍閥人人自危,每天擔驚受怕的,就怕皇帝下一個拿他們開刀。

  ??朱由校本想以此事來壓一壓他們的囂張氣焰,可沒想到適得其反,不止沒有壓住他們的囂張氣焰,反而使得他們團結在了一起,一起對抗朝廷。

  ??現在遼東看似平靜,可實則暗流湧動,據熊廷弼的奏報,遼沈的那些糧商和大戶現在正以高價大肆收購糧食,價錢比平時足足高了五成。

  ??此時的遼沈,除了軍糧以外,其他的所有糧食已經陸續集中在了這些商人大戶的手裏,老百姓家中的餘糧恐怕所剩無幾。

  ??一開始他們的收購進行的並不順利,糧食這東西太重要了,糧食就是命,就算是這些大字不識的平民也知道這個道理。

  ??這些商人大戶見老百姓並不買他們的賬,於是他們又聯起手來玩套路。

  ??他們以高出市場價兩成進行收購,然後相互之間做拖,今天你買我的,明天我買你的,然後等過幾日在將糧價壓下去,這些拖又以低於市場價三成的價格進行回購,然後又找人到處宣傳。

  ??這樣反反複複幾次以後,老百姓漸漸的相信了,畢竟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誰又不眼紅呢?

  ??而且這些隻會種地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幹一年可能也賺不了這麽多錢,於是就有一些被錢蒙蔽了雙眼的人上當了。

  ??他們這些第一批上當的人撈到了甜頭後開心的不行,到處跟人炫耀今天賣糧賺了多少銀子,可把其他人眼紅壞了。

  ??他們的免費宣傳可是幫了這些商人大戶的大忙,因為老百姓都知道無商不奸,他們大部分人都是不信任商人的,因為他們平時沒少受他們的欺壓。

  ??但是被同為一個階層的,而且這些人很可能是你的親戚朋友亦或街坊鄰居,在你的麵前一頓亂吹,他們堅持的防線立刻土崩瓦解。

  ??大部分人開始試探性的賣糧,今天賣一點先看看行情到底如何,看到時候是不是真的能低價回購。

  ??商人大戶們見魚兒上鉤了,也不著急收網,他們知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畢竟要論起玩套路來,他們可是人精中的人精,這些沒文化的農民怎麽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於是這些商人大戶又漲價了,直接漲到了足足五成,這可讓那些見錢眼開的平民激動壞了,紛紛把家中的餘糧拿出來賣掉,隻留一點口糧,反正到時候可以低價回購,一點都不慌。

  ??熊廷弼知道此事後迅速差人到各處調查,但是並沒有取得進展。

  ??熊廷弼知道此事肯定不簡單,立刻寫了一份詳細的奏疏令人連夜傳送回京。

  ??而這已經是三天前的奏報了,三天前正是他的大婚之期,官員們也全部放假了,三天過去了,遼東恐怕已經出了變故。

  ??朱由校並沒有向往常一樣發怒,而是迅速調整狀態,保持著溫和微笑的表情。

  ??這些日子他研讀史書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幹什麽事,都要先沉主氣,冷靜對待,絕對不能自亂陣腳,否則必敗無疑。

  ??他將奏本輕輕擺放在禦案上對著眾臣說道:

  ??“你們這麽小心翼翼的,朕還以為是天塌了呢!”

  ??朱由校話畢,下麵近十位大臣都是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神色,尤其是內閣的三位大學士,偷偷的互相看了幾眼。

  ??這還不是大事?這稍不注意,就會激起民變禍亂啊,陛下竟然說的如此輕鬆?

  ??看著他們這一臉驚慌的神色,朱由校又說道:

  ??“朕知道你們在擔憂什麽,但你們都是朝廷重臣,對待事務不能以悲觀的眼光去看。”

  ??“熊廷弼所奏之事,朕已經猜測出幾分了,背後之人八成是這些商人大戶聯合那個將門搞出來的,他們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李家,所以才搞出來這檔子事。”

  ??次輔徐光啟上前道:

  ??“陛下所言極是,遼東勢力錯綜複雜,將門大戶不知凡幾,熊廷弼所奏之事,單憑他們親自一方之力是絕對不能也不敢的,肯定是他們早已謀劃議定的。”

  ??“此等大事,也需要他們這些勢力之間緊密配合,否則是不可能成事的!”

  ??“臣敢斷言,謀劃此事者絕對不是這些商人大戶,這幕後主使恐怕是就是這些世襲多年的將門,巡檢主事的文官怕是也有不少人參與了,不然他們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

  ??徐光啟的思維果然異於常人,一眼就看出來問題所在,不愧是憑本事而千古留名的大牛。

  ??朱由校此刻感覺自己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總算是有人與他的看法一致。

  ??“子先先生所言不錯,朕也是這麽想的,他們敢行此事,肯定是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甚至不惜與朝廷魚死網破,而他們所要的,以朕觀之,無非是想讓朝廷如正統、成化年間一般向他們妥協,使朝廷放更多的權益給他們。”

  ??“可惜他們想錯了,朕不是憲宗皇帝,遇到阻礙就放棄,更不是英宗皇帝,犯此國策之錯誤,縱容他們肆意妄為!”

  ??說完之後朱由校眼中露過一絲狠色,英宗在正統年犯的錯誤,就由自己這個孫子在天啟年給他糾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