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童太尉宣旨惹禍端
作者:渭水之濱      更新:2021-05-20 14:36      字數:2273
  徽宗見蔡京說出設特科遴選西軍元帥,當下大喜,他本是讀書之人,嗜好獵奇,特科選帥,正合他意。

  於是,讓內務府擬製詔令,頒布州縣,敕命文臣武舉上京應試,一旦中魁,即為西軍元帥。

  聖旨下發各州、各縣,習文練武欲奪功名的文臣、武舉紛紛騷動,前往京城一展身手。

  卻說童貫參了一本,蠱惑皇上免去趙鼎城西軍元帥一職,當即請過聖命,率一幹文臣武將前往渭州宣慰聖旨。

  趙鼎城在童貫未趕來之前,便接到京城傳來的消息,氣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趙玲燕和侍女蟬兒來看爹爹,見他一夜間白了胡須、發髻,禁不住淚流滿麵,道:“爹爹何必這樣?即便做庶民,也用不著折磨自己……”

  趙玲燕一邊說,一邊讓侍女蟬兒調好一碗羹湯,親自把勺,給爹爹飼喂,道:“爹爹,吳玠和羅天不在身邊,您一定是想他們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何不召喚其他將領,說說心裏話,這樣會好一些!”

  趙鼎城見女兒又喂湯又奉勸,心頭暢快一些,長歎一聲,道:“爹爹真是怨大頭,早知明槍好躲,暗箭難防,卻還是被童貫那廝算計了!”

  趙玲燕道:“童貫不是好人,爹爹鞭笞張子論,他卻趁機示好,足見褫奪之心早就有之!”

  趙鼎城道:“老夫曆來坦誠待人,哪想這廝背後插刀子,從河洲直上京城告禦狀;你那皇叔也真混球,竟然聽他一麵之詞,要褫奪爹爹的元帥印綬!”

  趙玲燕道:“沒見皇叔一周是百姓咒罵的六賊嗎?京城有首童謠這麽唱:‘砸了銅,買了菜,就是人間好世界!’說的就是童貫和蔡京!誰讓我們是太祖一脈?但願燕子能生一個男嬰出來!”

  趙鼎城見女兒這麽來說,不禁一喜,道:“燕子有身孕哪?”

  趙玲燕低頭不語,一旁的侍女蟬兒插上話:“老爺,小姐已有五個月身孕!”

  趙鼎城拍個響掌,哈哈笑道:“老天不絕好人之道!”

  趙玲燕白了趙鼎城一眼,道:“爹爹真糊塗,吳玠離開渭州幾個月,爹爹一次也沒來郡主芳香院,哪知女兒近況……”

  趙鼎城手拍腦門哈哈一笑,道:“還真老糊塗了,整天忙於軍事,連女兒身懷六甲也顧不上去問……”

  趙鼎城說著,頓了一下,道:“我和吳玠有個契約,倘若生個男嬰,是要姓趙的,名字嗎……”

  趙鼎城一邊思忖,一邊在屋地上踱著步子,道:“就叫趙昚(shen),字元永如何?”

  趙玲燕笑道:“倘若真生一個男孩,爹爹起的這個名字可就意味深長嘍!”

  趙玲燕咬文嚼字,款款說道:“昚,慎也,意喻孩兒小心謹慎,定會成就一番大業。字號元永更韻味,元是開創之意,意味孩子開創了太祖後的第一個輝煌朝代;永是長久永遠的意思,孩子開創的輝煌一定會長久永遠,爹爹你說對不對……”

  趙鼎城聽女兒這麽一釋解,臉上的愁容一掃而光,侃侃言道:“自太宗燭光斧影後,太祖一脈就像被泡在大路上的石子,沾不上皇位一點邊兒,弄不好我這孫子要改朝換代,以振先祖雄風!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蟬兒,通知傳令兵,速請各路將領中軍大帳聽令……”

  這時間,吳玠上中原求師學藝;羅天和施丹去守鎮魂關,洪大嫂上青雲兵營地公幹,隴親王隻招來孫荊草、田牧香、趙玲燕、於謙、孟洋、石碐、張明山、張聲八兄弟。

  孫荊草、田牧香、趙玲燕先行趕到中軍大帳,趙鼎城見她們腹部隆起,便讓趙玲燕招呼兩人後堂說話。

  孫荊草、田牧香、趙玲燕三人來到後堂,相互看著對方,不禁笑出聲來,你一言她一語,道:“我們三個以前真傻,都妒忌過對方;彼此還一起打鬥過;沒成想七八個月後都大腹便便?嗬嗬,這吳玠的槍法真準喲……”

  孫荊草、田牧香、趙玲燕在後堂說話兒時,於謙、孟洋、石碐、張明山、張聲八兄弟紛紛趕到中軍大帳。

  趙鼎城正要將京城傳來的消息告訴大家,卻見童貫領人直闖進來,身後跟著一幫宣慰大臣,張子論率領上百軍士前來護衛。

  童貫昂首闊步走到前麵,讓身後的軍士四麵散開。

  軍士散開後,童貫喊道:“隴親王趙鼎城接旨!”

  趙鼎城慌忙跪倒,口呼:“臣趙鼎城接旨!”

  隨在趙鼎城身邊的於謙、孟洋、石碐、張明山、張聲八兄弟也都跪在地上。

  童貫看了一眼,這才一板一眼地宣喻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近聞隴親王、西軍元帥趙鼎城,結黨營私,招募山賊盜匪,為害一方。故,免去其西軍元帥之職,褫奪帥印,以觀後效。欽此!

  趙鼎城盡管早有思想準備,可沒想到來得這般突然,還是童貫親自宣慰。口呼一聲:“臣趙鼎城接旨謝恩!”後,便覺手腳冰涼,坐在木椅上一言不發。

  童貫也不跟他解釋,抓起桌麵上的元帥印綬,交給一旁的隨從,爾後雙手握起,朝東方做個朝拜的動作,慷慨言道:“皇上口諭,上次封台拜將一律無效,等新元帥到位後重新遴選。新元帥未到之前,元帥印綬暫由張子論張智聰將軍執掌……”

  童貫話沒說完,便見於謙跳了起來,怒氣衝衝問道:“童大人哄三歲小兒不成?既然代朝廷宣慰聖旨,怎就信口雌黃?褫奪元帥印綬有皇上聖旨大家信了;可作廢趙大人拜將,讓張子論執掌帥印,聖旨上寫來沒寫……”

  童貫被問得張口結舌,嘴裏呐呐著:“這……這個……”

  石碐見童貫吱吱唔唔,禁不住罵道:“你這個被閹割的公豬盡搞陰陽怪氣的事情,在鳥鼠山罅隙潭,你被西夏晉國王察哥打得屁滾尿流,是灑家和夫人救的你。可你恩將仇報,竟上京城參了趙大人一本,褫奪趙大人的元帥印綬。這道罷了,經將印綬交由張子論執掌?張子論甚麽鳥人,能代替趙元帥統領西軍……”

  張子論有個侄子叫張守道,是個副將,見石碐當場攻擊童貫和叔叔,早就按捺不住,執一把方天戟衝上前來辱罵石碐:“滅不絕,殺不盡的山賊草寇,反心不死?竟敢當堂辱罵太尉大人?來,爺爺和你打上三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