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羅天被擒龍尾溝⑴
作者:渭水之濱      更新:2021-05-20 14:34      字數:1647
  施丹見羅天比劃著衝鋒槍,不無驚異地說:“衝鋒槍還有聲音,怎麽個樣子?你從哪裏得來的!”

  羅天道:“不是給你說了嗎,我是從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呀,來的時候就帶著衝鋒槍!”

  施丹更就感到奇怪,疑惑不解地問:“穿越還能帶衝鋒槍,那你不比神仙還神仙嗎!”

  羅天嘿嘿笑道:“那你當呢,可甭小看我喲!”

  施丹還真站起身子,雙手參在一起,給羅天道個萬福:“小女拜過神仙大大羅相公!”

  羅天製止住施丹,道:“你這弄啥嘛,我們是夫妻,動不動就萬福,成何體統!”

  羅天說著,很是一本正經,道:“我要去把衝鋒槍拿回來,隻要有了衝鋒槍,就能把鎮魂關給奪回來,實現那裏跌倒那裏爬起的願望……”

  西天的太陽搖搖欲墜,屹立在六盤山上的鎮魂關,在暮日的餘暉中,顯得分外妖嬈。

  範文正公抵禦西夏入寇時曾經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包含深情的詩意將邊關的嚴酷、蕭瑟、壯美,勾畫得活龍活現。

  羅天騎著一匹馬,奔駛在衡陽雁去無留意的邊關小道上,心中泛起激動的潮波。

  羅天要落實施丹設計的方案——那裏跌倒那裏爬起來——前去百歲婆婆那裏取衝鋒槍。

  羅天隱隱記得,埋藏衝鋒槍的麥秸堆是在渭州城的東南方向,那個救他性命的百歲婆婆好像姓溫。

  於是,他憑著模糊記憶,打馬順小路向渭州城方向而去,等過了渭州城向東,他就能辨明埋藏衝鋒槍的麥秸堆在那裏了。

  一輪圓月靜幽幽掛在天邊,銀白色的月光將大地映照得一片明亮。

  本來用於照明的火把用不上了,隻能斜插在馬袋裏。

  今晚是什麽日子?羅天看著東天的月亮心中在說:二十一二三,月出雞叫喚。這是小時候奶奶教給的兒歌。看那月亮露臉兒這麽早,一定還沒到二十一二三吧

  羅天小時候不在爸媽身邊,是年邁的奶奶將她帶大。

  奶奶生活的小山村很荒僻,沒有多少娛樂項目,有月亮的夜晚,奶奶便抱著羅天望著天上的月亮唱兒歌。

  羅天記住了“二十一二三,月出雞叫喚”這句兒歌,長大後,成了他判斷日期的重要依據。

  羅天從月亮出來的時辰判斷今晚上的日期,應該是比二十一二三要早的十三或者十四。

  趁著十三、十四夜晚明亮的月光,羅天打馬疾駛,不多時,便見一個關隘橫在前麵。

  羅天不知這是什麽關隘,正在東張西望,卻見草叢中伸出幾把長鈎,將他連人帶馬鉤倒在地。

  羅天“嗨喲喲”呼喊著不知怎麽回事,幾個兵士衝將過來將他綁了,押著向龍尾溝而去。

  龍尾溝是六盤山向東南方向延伸的一條窄長峽穀,距鎮魂關50多裏遠,是渭州通往鎮魂關的交通要道,如今駐紮著張倫將軍的三萬人馬。

  當初羅天丟失鎮魂關後,趙元帥疾派悍將張倫率部趕到龍尾溝設伏,狙擊西夏兵東進。

  張倫趕到龍尾溝,立即購置工事,排兵守險,嚴陣以待。

  李良元沒費吹灰之力拿下鎮魂關後,打算進攻渭州城;可聽說龍尾溝有宋軍固守,便就沒敢輕舉妄動。

  今天晚上,張倫的兵士正在訓營,見一人一馬從鎮魂關方向疾駛而來,以為是西夏奸細,便在草叢中設伏,將其擒獲,沒想到卻是急急行進的羅天。

  訓營軍士將羅天解押到中軍大帳去見張倫,這時候的張倫正在大帳內挑燈夜讀。

  張倫二十多歲,魁梧剛毅,是宋營裏難見的少壯將軍。聽軍士說押來一個西夏奸細,便就放下書本來看。

  張倫不看不打緊,這一看,不禁怔得瞠目結舌,愣怔半天才吃吃呐呐說:“你……羅天……兄弟……怎麽……”

  羅天一見張倫,禁不住放聲大哭,弄得兵士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張倫擺擺手示意軍士下去,軍士下去後,張倫才驚叫一聲:“弟弟,怎麽是你?你怎麽會到這裏……”一邊說,一邊撲上前去將羅天緊緊抱住。

  羅天撲倒在張倫懷裏嚶嚶啼哭,仿佛嬰孩見到母親,有似妻子見到年久歸來的丈夫。

  張倫在羅天臉上親吻一氣,爾後將他攔腰一摟,抱進屋裏一張大床上,兩人竟如饑似渴接起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