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青雲山石碐投軍
作者:渭水之濱      更新:2021-05-20 14:34      字數:1670
  趙玲燕見吳玠這麽來說,不僅沒有瀉火,而是怒目相視:“擱小燕子身上玠哥哥的軍情就緊急哪?上次捕捉羅天你也是這種口吻。那天夜裏小燕子整整等你一休,你倒好,和田牧香在月牙坊的密室暗道偷雞線狗,磨唧一夜,全不把小女放在心上!這一次回渭州,小女主動提出來,就是想和你一起呆呆,你還是騰不出手!今夜晚能騰出手了,你卻要走,真是沒有良心的白眼狼!”

  趙玲燕越說越激動,揶到最後,突然抽出玄武寶劍指著吳玠的胸口道:“說老實話,心中到底有沒有小燕子,不老實,一劍刺死你!”

  於謙、孟洋見趙玲燕撒潑,立即上前護住吳玠:“趙姑娘不要衝動,小心寶劍走火,傷了我家主人!”

  趙玲燕對於謙、孟洋大吼道:“你們兩個狗奴,滾一邊去……”

  兩下裏攪在一起不可開交,趙元帥急惶惶趕了過來。見自己姑娘拿劍指著吳玠,不知發生了甚事,問明情況,禁不住哈哈大笑:“吳玠,我家小燕子太指著,你不要放心上去,可你要記住,盡快將橫山步跋子的事情處理完畢,回渭州城和我家姑娘成親……”

  趙玲燕見父親這樣來說,才收起玄武寶劍。吳玠慌忙叩拜趙元帥:“小可定依父帥之言!父帥在上,請受小可一禮!”

  吳玠拜完趙元帥,騎上大馬,於謙、孟洋一左一右站定馬的兩邊。

  吳玠在馬上抱拳,向趙元帥、趙玲燕道別:“父帥、小姐保證,吳玠這裏告別了!”

  說完,打馬而去,於謙、孟洋兩人邁開飛毛腿,一左一右跟著吳玠的馬匹奔跑……

  卻說吳玠三人離了渭州城,奔駛一陣,便見西天那輪太陽落下山去。

  遠遠地,看見一座山頭,但見林翁草莽,鬱鬱蔥蔥。林翁草莽,藏兔納麂虎狼吼;鬱鬱蔥蔥,棲雀走鴉飛鷹行。羊腸小路,隻能山羊攀爬;深淵陡崖隻容溪水穿流。

  吳玠在馬上見得,驚呼一聲:“好個美山,叫人陶醉!”一邊說,一邊相問:“二位賢尊,可知這是什麽山?”

  於謙、孟洋搖搖頭,都說自己不知。吳玠道:“行軍打仗,首先要了解四周的地理地形,這樣才心中有數,二位賢尊是本地人,怎麽連這麽個山頭也不知道?”

  於謙見吳玠訓斥,立即回道:“主人訓說得對,小子現在就去打問!”

  說著就要前去,卻被吳玠攔住,道:“臨時抱佛腳於事無補,拿地圖來!”

  孟洋立即捧上那張關西五路軍事布防圖展現吳玠麵前。吳玠觀看半天,上麵竟然沒有標識這個地方。

  吳玠看看方位,道:“我們現在應該是在渭州以西略微偏北一點,這裏是得順軍隴幹地麵,怎麽沒有這個山頭……”

  三人正在思論,忽聽山間傳來歌聲:

  山高水險日偏西,

  碼柴捋擔乘風歸。

  吃齋化緣咱不會,

  驅狼伏虎做兒戲。

  板斧一把六十斤,

  隻為營生不殺人。

  歌聲落處,一個高大漢子鑽出山林。漢子紅臉豎眉,挑一擔柴,拎一把斧。下得山來,走上平路,步履如飛,仿佛漂遊水麵的蜻蜓。

  吳玠驚呼:“好一個人兒,有張飛之形,薛禮之體,二十出頭年紀,真真關西大漢!”

  吳玠心中已有三分歡喜,走上前唱個肥喏,道:“兄長安康!”

  漢子見吳玠身著戎裝,不遠處的於謙、孟洋也°官兵裝扮,便將柴擔放在一邊,摘下汗巾一邊擦汗一邊說:“看樣子三位是軍爺!”

  吳玠道:“小可是邊關元帥趙鼎城麾下防禦使吳玠字晉卿,那兩個一個是馬左於謙,一個是馬右孟洋!”

  漢子哈哈笑道:“馬左於謙,馬右孟洋,不正缺個馬後石碐嗎!”

  吳玠見說,不禁一怔,道:“這麽說壯士名叫石碐?”

  漢子訕笑一聲:“灑家正是石碐,父母雙亡後上雲台山吃齋,卻受不了鳥淡,便來這青雲山青雲嶺打柴換酒喝。近日山上來了一個女強人,姓孫名荊草,招得五七百嘍囉占山為王,要拉灑家上山,灑家不允,隻想加入朝廷隊伍和西夏人廝殺。灑家父母是西夏人殺害的,灑家要報仇雪恨!”

  吳玠見說哈哈笑道:“這麽說這山叫青雲山,這嶺叫青雲嶺?”

  石碐點頭稱是。吳玠又道:“朝廷正需石兄這樣的壯士,末將代表邊關元帥趙鼎城,歡迎石兄加入朝廷隊伍,征戰疆場!”

  石碐慌忙跪倒,向吳玠叩頭:“將軍在上,請受灑家一拜!灑家明裏在青雲山打柴換酒喝,真正目的是等待官兵過路,將軍不棄灑家,灑家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