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說服李世民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7      字數:2579
  李承乾當日去巡視了龍首原上各處的生產情況。

  龍首原上的人因為都受過李承乾大恩,再加上八風殿每有新戲都是先在這裏演出,這裏的百姓深受這些戲曲的影響,心裏都把李承乾當成神仙了,所以無論出了什麽事他們都不會背叛李承乾。

  這也是李李承乾敢於把即將要做組建的飛鷹軍交給杜荷的原因,因為無論杜荷個人怎麽想怎麽做,他都不能可帶領著從這裏挑選出來的將士背叛李承乾。

  李承乾要完成對大唐的改革,身後必須要有一大批忠心不二的百姓始終擁護他才行。

  眼下要對付長安城的一些官員有這十幾萬人就夠了,以後要對天下進行改革至少需要上百萬這樣的人,把控一些重要的行業和關鍵的位置。

  看過龍首原上的生產一切正常,百姓也算是溫飽無慮李承乾才放心地回宮。

  李承乾回到甘露殿先去見了李世民,恰好李世民這會兒正醒著。

  李承乾一走進甘露殿李世民就眉開眼笑地朝他招手道:“承乾快來!”

  李承乾看見連忙快走幾步來到李世民的羅漢床前,朝李世民作個揖含笑道:“兒臣參見父皇。”

  “承乾快坐下嚐嚐外頭進貢的葡萄!”李世民滿眼含笑地指著床前小幾上一銅盞紫葡萄道。

  旁邊內侍內連忙端起銅盞送李承乾麵前,李承乾見狀拈起一個葡萄,一邊剝皮一邊慢慢道:“還是兒臣下令長安各處給父皇進貢水果的,倒這會兒才有機會嚐嚐鮮。”

  說著就把剝了皮的葡萄放嘴裏吃了。

  李世民聞言收起笑容看著李承乾關切地問道:“朕病的這幾日朝中是不是順利呀?”

  李承乾聞言點點頭擺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李世民見李承乾都如此小心,知道李承乾遇上難題了臉色變得有些難看,還沒等李承乾說話,就先怒哼一聲道:“看來有人不老實了。”

  李承乾聞言接著道:“父皇威望素著一些人平時不敢跳出來,現在父皇病了前些日子還一度傳出病危,他們以為兒臣好欺負就想從朝廷和兒臣這裏分權。”

  “兒臣不給他們權力他們就鬧事,甚至想換個人。”

  “這群混帳東西以為朕賓天了吧!”李世民聞言大怒,霍地一下站起身就要出去。

  李承乾連忙上前攔住他道:“父皇且聽兒臣把話說完。”

  李世民聞言站住腳步,李承乾扶著他胳膊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慢慢地道:“這些人雖然猖狂,但兒臣也沒有打算讓步……”

  “大唐江山是李家的豈有讓步的道理?”李世民直接打斷李承乾道。

  李承乾點點頭接道:“這一點請父皇放心,兒臣不但不會讓他們分權,還要收回更多的權力。”

  “那些人現在鬧成什麽樣子了?”

  李承乾扶著李世民重新坐下,淡淡地道:“文臣的已經被兒臣給打回去了,他們後麵會來武的。”

  李世民聞言扭頭看著李承乾道:“什麽意思?”

  “是這樣……”李承乾慢慢地把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給跟李世民說了。

  李世民聽了看著李承乾歎一口氣,又過了半天才道:“你也太大膽了!”

  李承乾聞言麵上不動聲色等李世民後麵的話。

  李世民也知道李承乾不服氣,抬手點點李承乾腦門,有些恨鐵不成鋼地道:“你用馬周檢校吏部尚書沒有錯,可是一下子罷免一百多名年輕官員就冒失了,居然還把上諫的臣子都打回去了,以後史書上怎麽寫你……”

  李承乾神色嚴肅地看著李世民道:“兒臣也知道這麽做有些過份,但是矯枉必須過正。

  本來從前隋就有了科舉,我大唐隻要把科舉做好就行了,可是這些年有利於士族的明經科還好,進士科幾年不舉辦一次,一次隻有幾個人能考中進士。

  朝廷的大批官員來自舉薦和恩陰,長此以往必然再次走上魏晉的老路……”

  李世民聞言有些吃驚地看著李承乾,半晌才無奈地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一心隻想著算計臣子,誰會對你忠心啊?”

  “兒臣不是算計臣子,隻是收回君主選賢任能的權力。”李承乾講明這些權力本來就該是皇帝的。

  李世民聞言卻歎氣道:“就算你現用的東宮諸臣都是人中精英或者是出身寒門,可是他們也有子弟家人,等他們為你立了功勳,做了大官自然就會為他們的家人子弟著想。

  誰能保證這些人的家人子弟都是人才?

  你不用恩陰和舉薦的官員,他們家裏沒有出息的子弟就沒有出路,他們就會對你懷有二心。”

  李世民說的最現實的一個問題,官員很難保持初心,設置多少製度都沒有用。

  很多法家的很好的律條都敗壞在了人心上。

  這也是中國古代儒家和法家並行的原因,隻有律法規範不了人心,所以需要儒家從思想上教育人。

  特別是社會的上層,法律對他們來說如同虛設,必須要用儒家來教育感化他們。

  不過李承乾對此早有準備,直接對李世民道:“對於功臣,兒臣已經給他們找到了出路,把他們和他們子孫分封海外,省得他們留在國內成為對抗朝廷的特權階級。”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做的如此激烈呢?”

  “故土難遷,士族在大唐是人上人,不把他們的特權打掉是不會輕易往海外遷的。”

  要想占領海外,光派出一些藩王實在太慢,而且藩王在海外的生存能力未必比士族強。

  如果派出去的藩王接連完蛋幾個,再想往外分封就難了,所以必須同時往外派遣士族,以他們的實力在海外站住腳跟還是容易的。

  李世民說到這裏感到有些頭疼忍不住摸摸腦袋,李承乾看見忙上前摸摸李世民的腦袋的,皺著眉頭道:“父皇又起燒了,兒臣給您擦些酒精先歇息一會兒吧!”

  李世民聞言臉色黯然道:“承乾,父皇已經老了,不知還有幾天活頭,大唐江山就要落到你的肩上,凡事都要小心一些……”

  李承乾扶著李世民躺下一邊用幹淨的絲綿給李世民頭上擦酒精,一邊向他保證道:“請父皇放心。”

  可是這話聽在李世民耳朵裏,卻沒有一點放心的意思,隻是他現在病著又沒有別的選擇……

  “這幾天父皇就在宮裏養病誰也別見,兒臣算著等父皇的身體再好一些,他們就該作亂了……”最後李承乾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李世民也知道到了這個時候他就算出去見群臣也隻能壓製一時,與其等自己死後讓李承乾一個人麵對士族造反,不如趁自己還在把他引出來一舉鏟平,便答應了李承乾的要求。

  李承乾給李世民擦了酒精把李恪和內侍們招進來自己才出去。

  李承乾走出李世民的寢殿長舒一口氣,這一次算是說服了李世民。

  李承乾跟李世民的政治主張不同,很多時候李世民都反對李承乾的一些主張。

  所以之前李承乾很擔心萬一士族兵變他失敗了,李世民會不會把他作為犧牲品給交出去?

  現在提前得到李世民的理解,他的布局就可以從容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