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孤王要治你們死罪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7      字數:2543
  李君羨五十多歲了被封為武蓮縣公,左武候中郎將是張士貴的手下。

  對於李君羨此時站出來,很多大臣都非常理解。

  李承乾自從出征以來就一直重用東宮諸將,東宮諸將的表現也極為耀眼。

  誰都知道以後大唐的軍方就是薛仁貴等的人了,一些像李君羨這樣的將領恐怕這輩子也沒有機會站在大唐武將的最高峰了。

  李世民看著李君羨跳出來,眼神變得鋒利起來。

  李君羨仿佛看不見一般依舊自顧自的說道:“……近日軍中將士對於太子殿下一意要重用各部族兵,流言頗多,軍中諸將人心浮動,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當年西晉八王之亂,致使神州陸沉就是西晉諸王重用胡將所致,前事之師……”

  “陛下,太子殿下備位東宮應該禮賢下士讀書明禮,豈能以萬金之軀而臨戰陣,重用宵小之徒?”

  ……

  ……

  隨著李君羨站出來,涉及到裏麵的人一個個站出來上諫說,若不是李世民之前就知道李承乾的打算,幾乎都相信他們說的話了。

  現在李世民知道李承乾也是一心為國,而且目光長遠絕非這些鼠目寸光之輩可比。

  李世民在心裏冷哼一聲,就你們這點本事也想教育承乾?

  就在李世民準備強行把這些人壓去的時候,候君緩步走出來鄭重向李世民行一禮道:“啟奏陛下,府兵乃是我大唐的根本,太子殿下一心裏要重用各部族兵,使得府兵將士離心離德恐怕不大唐之福啊!”

  候君集站出來使得李世民也有些為難,李世民對候君集雖然不太看重,但是候君集到底肱骨大臣若是辱之太甚,不光史書上不好看,就是朝中諸將也會心不懷不滿。

  候君集見李世民不說話,以為李世民是迫於他們壓力,就繼續道:“陛下,臣聽說軍中流言,太子殿下之所以要重用各部族兵,是因為大唐將士忠於陛下……”

  這話的意思非常明白大唐將士隻忠於李世民,李承乾想要一批隻忠於他的人。

  信了這話的人一定會問李承乾要這一批人做什麽呢?

  答案是隻有一個,李承乾要針對李世民。

  沒有站出來的大臣全都震驚地看著候君集,你怎麽敢當眾說出這樣的話?

  “放肆!”

  果然,李世民聽了勃然大怒,候君集當眾如此說當朝皇太子,不管怎麽樣他都是大逆不道。

  候君集也是早有準備,聞言雙膝跪下沉痛地道:“陛下,此事在軍中已經流傳數日,別人不敢跟陛下說,臣不能不說呀!

  不管流言真假對陛下和太子殿下都不利呀,還請陛下三思!”

  剛才站出來的群臣,全部跪下道:“還有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臉色陰沉地看著眼前這些人,他雖然也知道一些傳言,但是關於李承乾大逆不道的言論一般人確實不敢跟他說。

  半晌,李世民神色陰冷開口道:“都有哪些將士聽說過這些傳言?”

  候君集聞言心裏一喜,事情還是按照他預先安排的發展了……

  “啟奏陛下聽說過將士實在是太多了,隻要陛下派個使臣前往軍中詢問,必然有人敢於站出來向陛下稟明此事。”候君集鏗鏘有力地道。

  李世民和沒有參與此事大臣臉上都露出了沉思之色,難道李承乾真的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了?

  “不知潞國公所說的將士孤王認不認得啊?”李承乾說著緩緩走過來。

  所有人的眼光都朝李承乾看過去,很多大臣都想知道這位強勢的太子殿下會怎麽應對眼前的危機。

  可是看見李承乾此時臉上洋溢著如同天上的太陽一般的笑容,燦爛、溫暖、自信,從容向前,一點也沒有以往那種霸氣淩人的樣子。

  這樣的笑容候君集等人看著卻有些心驚膽顫。

  實在李承乾這一年來的戰績太強大了,看著李承乾從容自信地走來,他們心裏都打起鼓來。

  但是想到李承乾不管用什麽辦法,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收買他們在軍布下所有暗子,而且他們現在騎虎難下隻能拚命了。

  候君集想定以後緩緩站起身,看著李承乾淡淡地道:“將士們不過從中說一句公道話,太子殿下認不認得都不能打擊報複。”

  李承乾聞言微微一笑道:“這麽說潞國公是相信他們說的話了?”

  候君集聞言一怔,接著問道:“難道太子殿下早就知道軍中的流言?”

  李承乾聞言淡淡一笑沒有說話。

  “太子殿下身為儲君既然知道軍中有流言為何不及時稟明陛下?”來濟也站起來對李承乾進行討伐。

  李承乾笑眯眯地看著他們輕鬆地道:“一些小事何必驚動陛下?”

  “太子殿下這話就不對了,流言涉及數萬大軍即便是太子殿下也該謹慎些。”候君集聞言微微一笑,做出長者姿態對李承乾道。

  說罷又轉身朝李世民抱拳道:“陛下也看見了,太子殿下於治軍到底缺少經驗,難辯輕重,還請陛下派使者去軍中招些將士前來詢問一聲。”

  李世民聞言沉重地點點頭,他也覺得李承乾過於輕視軍中的流言了。就算眼前這些大臣心地不純,但也不能對軍中流言不聞不問。

  “傳朕旨意派人去軍中詢問眾將士對於各部武舉的看法。”李世民為了不至於李承乾太難看改了說法。

  內侍聞言正要出去,卻見李承乾笑吟吟地道:“啟奏父皇,兒臣剛才與英國公一起召集將士們發布了幾條諭令,將士十分歡喜。

  有些將領要來親自向父皇叩謝天恩,兒臣就把他們帶到了營外,要不父皇先就問問他們?”

  候君集等人聞言都是心裏大喜,原來李承乾玩的是這麽個把戲,真以為自己可以隻手摭天?

  連李世民都懷疑李承乾要愚弄他,聞言隻是淡淡地道:“承乾帶來的人朕要見,但是朕也要派人再去問問其他將士因何反對各部武舉。”

  候君集等人聽了大喜心道:李承乾居然把自己給埋了。

  李世民第一次下旨是問有沒有人反對各部武舉,有沒有將士反對都可以不牽連李承乾。

  第二次下旨竟然是因何反對各部武舉,根據候君集的說法是一定會牽連到李承乾。

  李承乾聞言則是麵色大變,朝李世民一拱手急聲道:“莫非兒臣聽錯了?”

  “兒臣在軍聽見將士都是十分支持各部武舉,沒有人反對啊?”

  “太子殿下豈能顛倒黑白?”李君羨忍不住了。

  李承乾聞言大怒道:“放肆!沒有上下尊卑了嗎?”

  群臣見狀這才確認麵前的人真的是李承乾。

  李承乾犀利的眼神掃視一圈站在中間的大臣,語帶威脅道:“你們剛才是說將士們反對各部武舉?

  那你們就去找些將士們來問一問,若是沒有人反對你們就是欺君犯上。

  孤王要治你們的死罪!”

  眾人見李承乾如此越發自信了,李君羨不待別人說話便朝李承乾一拱手道:“臣這就去問一問。”

  說著頭也不回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