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戰神誕生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6      字數:3784
  農曆二月底初,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塞北,北國的春風也許沒有江南的那柔和,甚至還帶著沉重的沙塵,但大地上嫩黃的草芽還是像初生的嬰兒一樣一天一個模樣。

  此時太陽高升天空晴朗,溫和的春風斷斷續續地從東南方向吹來,原該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

  可是當“嗚嗚”——的號角聲傳遍這片草原,方圓數裏內的野生動物都瘋地向別處逃竄。

  李世績等三位行軍在總管騎在戰馬上神色冷峻地看著前方數百步緊急調動起來的薛延陀大軍。

  在他們身後整齊地排列著數十位大唐將領,再後麵是則是黑壓壓的十餘萬大軍。

  數萬大軍排成方陣不動如山,這是李世績從李承乾那裏學來的軍陣之法,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已經可以拿出來使用。

  而他們對麵的薛延陀大軍雖然比他們早出現在這裏,似乎是在這裏等待他們一般,但是明顯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在發現唐軍有動靜後才整軍出來迎敵的。

  兩軍相距五百步遠的時候李世績看見對麵的薛延陀的軍陣已經開始準備抽弓答箭,下令大軍停下整頓軍陣準備衝鋒。

  麵對同樣以步卒為主的薛延陀軍陣李世績有他的一套打法,這種打法在貞觀十五年時大唐與薛延陀那一仗大獲全勝,所以李世績在這一戰裏還要用這種打法再次擊敗薛延陀。

  “咚咚咚……”

  一刻鍾後大軍整頓完畢唐軍軍陣中開始擂起戰鼓,張士貴帶著一萬步卒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薛延陀軍陣。

  薛延陀軍陣看見唐軍開始進攻立時引起一陣騷亂,但是因為上麵的將領一個個騎在馬上不動如山,下麵的部族兵也很快就安靜下來。

  被擁為薛延陀新可汗的拔灼此時騎在一匹雄俊的戰馬上,麵無表情地看著一萬唐軍舉著刀盾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這邊走來。

  戰鼓一直“咚咚”地響著,時間緩緩流逝一唐軍已經前進了一百步,對陣雙方已經可看見對麵軍陣的豎列了。

  李世民領著李恪、候君集、薛萬徹還有裴行儉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日夜兼程趕來,一早來到大營聽說李世績率領大軍出營了又急忙騎著戰馬奔往戰場。

  此時已經看到大唐的軍陣聽見進擊的鼓聲了,李世民等人心裏越發急切地想到戰場上,不住抽打戰馬一路向著大唐軍陣奔去。

  戰鼓有節地響著,唐軍走在前麵的張士貴離薛延陀的軍陣隻四百步距離了。

  張士貴騎在戰馬上一手提著韁繩一手握著他的長槊繼續前進,他已經可以看見敵軍主帥手裏的武器了。

  隨著雙方大軍的不斷不接近,軍陣裏的士兵越來越安靜,方圓數裏的戰場上隻能聽見唐軍的戰鼓和進攻的腳步聲。

  就在此時突然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馬蹄聲,張士貴聞聲不由扭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遠處一隊唐軍正風馳電掣一般朝這邊衝來。

  與此同時後麵的李世績等人聞聲也都忍不住回頭看去,見是有唐軍來李世績連忙派人去查看來的是哪一路,不要打亂他的部署。

  他旁邊的李大亮遠遠地看見為首的大將身材高大身上鎧甲如銀外加一襲白色披風極為顯眼,便悄悄道:“薛仁貴到了。”

  薛仁貴聽說李承乾被圍便立即帶著兩千騎兵趕來,餘下步卒交給盧泓帶領。

  一進戰場就看見雙方正要開戰,他此時對於李承乾生死不明內心十分憔急,一見薛延陀大軍便怒火中燒,當下不顧一切地帶兵往戰場上衝。

  張士貴看一眼來的是唐軍知道後麵有李世績處理,他隻需要帶領身後這一萬人向薛延陀進攻。

  李世民也看見了極為拉風的薛仁貴,這才想起來他給薛仁貴下過旨意命他就地駐紮沒有旨意不得妄動。此時看見薛仁貴趕來,必然因為李承乾被圍薛仁貴冒死前來參戰,再看薛仁貴的大軍氣勢如龍一般,李世民在這一瞬間對薛仁貴的好感大增。

  ‘咚咚咚……”戰鼓一直響著,張士貴帶領的一萬唐軍已經走到薛延陀大軍三百步外,兩軍戰士互相都能看對麵的敵人身上穿的什麽鎧甲衣服了。

  薛延陀將士雖然也跟大唐打過幾仗但是大唐如此穩定進軍還是頭一次見,看著對麵黑壓壓的大軍平鋪一樣壓過來很多人都忍不住心裏發抖。

  張士貴老於戰陣自然能看出薛延陀的士氣不高,對於這一戰更加自信。

  可是就在此時薛延陀軍陣後麵一陣騷亂一彪騎兵從後麵繞出了出來。

  這彪騎兵是由同羅部首領同羅質爾和靺鞨部首令栗末威生親自帶領的,此時兩人皆騎著戰馬立在騎兵陣前,隻等對麵的唐自亂陣腳時再帶兵衝殺過去……

  張士貴一見對方竟是要以騎兵破大唐步卒,不禁破口大罵薛延陀狡詐,他帶出來一萬大軍依次是刀盾兵五千、長槍兵三千、還有陌刀兵一千五百,五百弓箭手散於陣中。

  刀盾兵是用來對付薛延陀的弓箭手的,現在薛延陀要用騎兵破陣自然是長槍兵迎敵最合適。

  可是他們與薛延陀的騎兵相距不過三百步,根本沒沒時間停下來調換。

  快速分析完當前的形式,張士貴便咬牙下令前麵的刀盾兵不動繼續前進,後麵一半的刀盾兵在行軍時與後麵的長槍兵換位。

  這也是他們這段時間根據李承乾練兵之法訓練出來的變陣之法,雖然能減少損失但是張士貴還是不由的心裏滴血。

  李世民等人終於在兩軍開戰前趕到了李世績處,因為正是兩軍對峙之時為了不給李世民帶來風險,李世績等人參見李世民隻是簡單的地行個軍禮,並沒有挑明李世民的身份。

  李世民此時心思也不在這些上,一照麵便向李世績詢問此戰的布置。

  李世績便在兩軍陣前詳細向李世民等人說了此戰的部署。

  李世民聽李世績的排兵布陣都沒有問題,便點點緊盯著前麵張士貴的一萬大軍。及看見因為薛延陀改用騎兵進攻,而張士貴則一邊前行一邊改動大軍布局,李世民不禁哈哈大笑道:“張士貴真是越來越會用兵了,能練出如此令行禁止的大軍薛延陀何愁不破?”

  哈哈哈……

  李世績看見聲音低沉道:“陛下謬讚了,這練兵之法臣等還是從太子殿下那裏學來的,因為臣等失職竟致太子殿下於險境,實在是罪該萬死。”說著就下馬請罪,李大亮見了也連忙跟著下馬。

  李世民忙命人把他倆扶起來,感歎道:“承乾被圍都是朕之過錯,怪不得兩位卿家……”

  正說著就見薛仁貴帶著人馬從李世績的軍陣旁邊奔騰而過,踐起煙塵滾滾若一條巨龍一般直衝著薛延陀的軍陣而去。

  李世民不由看向李世績道:“薛仁貴為何此時衝入。”

  剛才沒聽見李世績提及薛仁貴,此時薛仁貴直接衝陣顯然也不是受命於李世績。

  李世績聞言臉色難看,回頭想要找他派去攔截薛仁貴的人。

  李大亮見李世民臉色已經沉下去了忙抱拳道:“陛下薛仁貴素來勇武又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此時求戰心切……”

  “哼,不管如何都不亂了軍法。”李大亮還沒有說完就被李世民打斷。

  李世績見狀忙解釋道:“陛下薛仁貴是右衛率中郎將並不受臣節製,營救太子乃是他職責所在不宜怪罪,而且此時也正是用他的時候。”

  “怎麽又要用到他了?”李世民來了興趣。

  “陛下薛延陀臨時換陣,我軍雖然也換了陣列但是前麵的刀盾兵並沒有全換下來,稍後兩軍撕殺那一半的刀盾兵損失必然極重,讓薛仁貴闖一闖正好打亂薛延陀的部署。”

  “嗯!”李世民聞言不由點點頭,便不再說話繼續往前看。

  薛延陀軍陣那邊的同羅質爾和栗末威生也看見了衝上來的薛仁貴部,隻是他們並沒有把薛仁貴的兩千騎兵放在眼裏。

  他們看著張士貴的軍陣越來越近軍陣依舊絲毫不亂,心裏有些嘀咕,這麽嚴整的步卒軍陣衝上去消耗一定不小。

  但是隨著張士貴走近他們又必須馬上率軍衝鋒,不然等到唐軍的軍陣再接近一些他們即便發起衝鋒馬速也提升不上來,沒有馬速加成他們很難攻破唐軍的軍陣。

  正當兩人提起韁繩要出兵時,薛仁貴率領的騎兵卻衝到了張士貴的步卒陣前立住戰馬向這邊看過來。

  兩人一見心裏大喜,暗道這是哪來的蠢貨亂自家的軍陣?

  隻是他們還沒有笑出聲就見對麵的唐將舉起一張大弓搭上一支長箭隨手扯成滿月。

  “嗖”地一聲長箭便釘在同羅質爾的咽喉上,同羅質爾應聲而倒。

  在前一刻因為薛仁貴突然停在張士貴軍陣前,阻住了張士貴進攻的路線,張士貴的軍陣立時出現騷動。而後麵的李世民見此更是怒不遏,大吼道:“萬徹去把薛仁貴給朕拿下!”

  隻是隨著薛仁貴一箭射死一百多步外的同羅質爾,整個戰場上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著手舉大弓的薛仁貴,張著大嘴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隻有薛仁貴不受影響,射死同羅質爾後繼續張弓搭箭。

  又是“嗖”地一聲響,對麵的栗末威生應聲而倒。

  “好!好箭法!”反應過來的張士貴興奮的地大喊道。

  他身後的將士們也跟著大聲叫好,目光熾熱地看著前麵那個身披折色披風的大將。

  緊接著薛仁貴射出了第三箭,這第三箭射中是一個同羅部的勇士,位置非常接近同羅質爾,也和同羅質爾一樣被薛仁貴一箭穿喉。

  沒有首領的同羅部和靺鞨部的族兵看見一百多步外那個身穿亮銀盔甲戰神一樣的唐朝大將第四次拉開了大弓,心神一下就崩潰了,再也顧不得其他,直接轉身往後逃去。

  嘩啦一下子薛延陀幾千騎兵調頭衝向自已的步卒。

  薛仁貴見此放下大弓,一拉韁繩就朝著薛延陀的亂軍衝去,跟在他身後的騎兵緊隨其後。

  張士貴看著氣勢如虹的薛仁貴部,回頭看一眼身後步卒連忙下令全力追趕,一邊追一邊想看來是老了,隻有給別人擦屁股的份了。

  後麵的李世民、李世績、李大亮、候君集還有統禦騎兵席君買,這些當世一等一的兵家,眼看著薛仁貴三箭就擊潰數萬薛延陀大軍皆是目瞪口呆地看著。

  最後還是不怎麽服氣的薛萬徹看薛仁貴一力衝殺心裏不爽,大聲道:“陛下薛延陀已經潰不成軍,咱們是不是該出兵了?”

  “啊,出兵!出兵!”反應過來的李世民連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