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黨項羌野利氏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5      字數:2499
  上次戰鬥的傷兵除了殘疾的基本上都已經回到了軍營,所有士兵每天早上都由薛仁貴王方翼與程務挺輪流帶著訓練。

  住在帳篷裏的李承乾每日很早就被嘹亮的軍號聲吵醒,對此他也不也發火,醒了就起床去看看他們是怎麽訓練的,有時侯出去的晚了趕上士兵們吃飯他也和士兵在一起吃一頓早飯。

  這樣一來盡管他從不直接插手軍營的管理,但是士兵們卻覺得大唐的太子殿下就在自己身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認真對待。

  各級將官更是不敢有一丁點疏忽,深怕被李承乾知道他們有什麽錯處。

  許敬宗私下裏多次稱讚李承乾這樣做是深得無為而治的之道,不出一言就把一座六千多人的軍營治理妥妥帖帖的。

  李承乾聽了一笑置之,沒有尉遲恭、蘇定方、薛仁貴等幾個兵法大家在軍營裏鎮著,你無為而治一個試試。

  現代一些人一提到兵法大家想到一定是巧舌如璜的陰謀詭計之士,或者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搖羽毛扇的人,這些基本上是錯誤的。

  兵法大家首先是要能練出精兵,然後是能帶得住兵,不管走多遠的路遇上多少困難,帶著幾千幾萬人軍心不亂地走到地方就是最大的勝利。

  比如貞觀十五年侯君集滅高昌,侯君集就是帶著大軍一到高昌城下高昌王就被嚇死了,繼位的高昌王隻能舉國而降。

  同樣練不出精兵再多的陰謀詭計也沒有用,安史之亂時亂軍打到潼關時唐玄宗一連派出幾個大將在洛陽招兵抵擋,結果因為有強將而無強兵最後依然是節節敗退。

  因此李承乾對於練兵是一刻都不敢放鬆。

  這日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李承乾就來到校場,看了一會程務挺帶著將士們跑操,才轉身回中軍大帳去。

  他一邊慢慢地往回走一邊隨意看看,看見路旁草葉上露水繁重,知道氣溫已經比前幾天低了不少,因問身邊的尉遲恭道:“鄂國公薛延陀的使者現在該回到鬱督軍山牙帳了吧?”

  尉遲恭想了一下搖搖頭道:“應該還沒有回到夷男的牙帳,不過也快了。”

  李承乾心裏默算,就算此時夷男開始出發來靈州,那也要到八月底九月初了才能走到黃河邊上。

  算算時間還早便不放在心上了,現在他要一心對付突厥諸部和黨項羌人。

  李承乾正慢悠悠地走著卻見王群急匆匆地從對麵而來,走到李承乾麵前草草行個禮就有些氣急敗壞的地道:“太子殿下突厥諸部真是膽大包天,他們竟然敢私自放跑了阿史那杜詢。”

  李承乾聞言一怔還沒有說話,旁邊的尉遲恭卻站出來大聲道:“太子殿下臣請帶兵去緣州,把當地突厥諸部的屈律啜通通綁來交給太子殿下嚴懲。”

  李承乾站住腳想了想,他昨天已經有一個計劃,要逼近芳池州的黨項羌的野利遜出麵與突厥諸部周旋,這個時候他還是不節外生枝為好。

  於是朝尉遲恭擺擺手道:“鄂國公先不要急,阿史那杜詢逃走魯至的責任不大,如果強行懲處他恐怕諸部不服。

  而且現在我們表麵要做的是統合突厥諸部共同對抗薛延陀,若是此時嚴懲魯至恐怕他們就要多想了。”

  尉遲恭聞言一想就不吭聲了,旁邊的王群卻道:“太子殿下這事不管怎麽說,也不能就這麽算了。”

  李承乾聞言冷笑一聲道:“怎麽能就這麽算了,待孤王用了早膳就雷鼓升帳。”

  說罷李承乾便扶著劉葵快速走回中軍帳。

  ----------------

  咚咚咚……

  一陣隆隆的鼓聲在大營裏響起,營中諸將忙披掛了來到李承乾中軍帳裏。

  一進大帳就看見李承乾一身戎裝高坐在大帳中央的虎皮椅上,麵無表情地看著眾將。

  以為出了什麽大事,都被嚇了一跳。

  待眾將到齊行禮畢,李承乾才一拍椅子扶手道怒聲道:“今日召諸位來,是因為前去緣州捉拿阿史那杜詢的人回來了,阿史那杜詢——”說到這李承乾故意停頓一下,兩隻眼睛從眾人臉上一掃,然後才接著道:“阿史那杜詢逃了。”

  眾人這才知道李承乾剛才那一眼,是想看看是不是這裏的人給阿史杜詢通風報信的,不禁都看向李思摩。

  李思摩見此心一下子就涼了,看李承乾這架勢分明是要興師問罪。

  忙走出來雙膝跪下道:“這些都是臣的疏忽,請太子殿下允許臣戴罪立功,親自前往緣州把阿史那杜詢抓回來。”

  李思摩此時想著阿史那杜詢應該還在緣州。

  李承乾淡淡地看他一眼問道:“怎麽李將軍知道阿史那杜詢身在何處?”

  “回太子殿下臣不知道阿史那杜詢身在何處,但是臣想他應該還在緣州一帶。隻要臣到了緣州命突厥各部嚴密搜尋,一定能把他找出來。”李思摩保證道。

  李承乾已經查過了,自從蘭山部被滅李思摩就沒有私下跟緣州那邊傳過消息,緣州那邊也沒有給他傳過消息,他此時說的應該是實話。

  “李將軍請起來說話!”李承乾平靜地道。

  待李思摩起身才接著道:“李將軍久在長安無論是蘭山部叛亂,還是緣州那邊出什麽事情,都可以說與你無關,所以李將軍不必太過自責。”

  “臣受陛下之命帶領北地突厥各部共抗薛延陀,如今先是蘭山部叛亂接著阿史那杜詢在緣州逃走,臣實是罪該萬死,怎敢推托罪責。

  請太子殿下準許臣戴罪立功。”

  李承乾聞言點點頭道:“既然李將軍還認為能統領的得住突厥各部,那就辛苦李將軍走一趟吧。

  但是若是事不可為須及時抽身回來,莫陷在那裏。”

  李思摩聞言以為李承乾認為他已經無力統禦突厥諸部了,把他和突厥諸部分開看待,放心不少。

  當即再次向李承乾鄭重行禮轉身出去,回到他的軍帳裏帶上護衛直奔緣州而去。

  看著李思摩出去,李承乾神色一正道:“擺駕芳華州都督府。”

  帳裏眾將聞言皆是一怔怎麽突然要往芳華州都督府?

  要知道芳華州都督府可是在慶州地界,離這裏的距離遠比在蕭關的緣州遠的多。

  隻有尉遲恭和許敬宗等少數人知道,李承乾此去芳池州是要收拾黨項羌的野利氏。

  黨項諸羌從漢朝就開始跟中國打交道,到了唐朝時他們各個部落基本上就是一盤散沙,早就互不統屬了。但是唐朝為了省事還是讓黨項羌的小部落服從大部落,凡是黨項羌小部落有什麽事就去找大部落幫著解決,朝廷要收取稅費也直接找大部落要。

  這種管理方法使得在唐初已經是一盤散沙的黨項羌到了唐朝末年就卻又十分團結,待到宋朝時竟然能自己立國了,他們建立的國家就是西夏。

  現在李承乾要去找的野利氏就是後來輔助李元昊建立西夏的一個重要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