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巔峰對決(三)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3      字數:3164
  “陛下,陛下,臣從不理家務,這些事臣都不知道啊!臣回去一定降……”於誌寧嚇得結結巴巴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李世民麵無表情看著於誌寧過了半晌才把目光移開,轉向其他大臣,那意思似是在說:你們家裏的佃租呢?

  眾臣見李世民看過來都嚇得不敢吭聲。

  李承乾見此連忙再次鄭重行禮,朗聲道:“父皇,關中百姓生活艱難,請父皇以仁德之心下旨關中所有佃租永定為三成。”

  李世民聞言沒有理會李承乾,隻是收回目光看一眼桌上李承乾遞上的奏疏,然後抬頭看向高仕廉道:“高卿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李世民雖然恨佃租過高,但是他到底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對於涉及整個關中的大事,不可能一怒而決。

  高仕廉聞言一怔慌忙出列,隻是他看一眼站在正中間的李承乾再看看李世民,心裏十分糾結。

  說實話這會兒高仕廉也有些怕李承乾,不敢當麵表示反對此事,可是讓他同意李世民下旨把關中佃租降到三成,他又知道此事難以執行。

  見李世民和李承乾都看著自己,高仕廉忙拱手行禮道:“陛下、太子殿下此事幹係整個關中幾百萬百姓,是不是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共同商量過後,再上奏陛下和太子殿下。”

  李承乾不知道高仕廉是真得一時拿不定主意還是有意要拖,不管哪一種李承乾都不願意給他們時間。

  李承乾本來就是要讓李世民先下旨,這樣在朝廷的曾層麵就沒有人敢阻攔此事,至於下麵執行的事情他也做好了安排。

  “現在殿上三省官員都在,你們就在此商量吧!”李承乾說著就把目光轉向楊師道、馬周、張成行以習幾個中書舍人、在長的六部尚書等人。

  諸人見李承乾的目光看來,都下意識地走出班列,可是他們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議論此事,畢竟以前三省從來沒有在大殿上議過政事。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此刻時已近午,還是先讓百官們回衙理事,臣等與陛下去兩儀殿商議為宜。”馬周上奏道。他也認為此事重大而且下麵極難執行,需要慎重考慮。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然後抬頭高聲道:“且先退朝,用過午膳後三省官員去兩儀殿議事。”說到這他看一眼一臉關切的李承乾道:“太子身體不適回去好好休養,就不要去兩儀殿了。”

  李承乾聞言大急道:“父皇,兒臣的病已經被於庶子氣好了……”

  “好啦!退朝。”李世民不耐煩地一甩袖子走了。

  “父皇——”李承乾見此就要追上去卻被人從後麵拉住了。

  回頭一看是中書令楊師道滿臉苦笑地拉住他的袖子,李承乾不解地問道:“楊卿家何故拉住孤王?”

  楊師道見問鬆開手,苦笑著道:“太子殿下,此刻陛下正在氣頭上,您就別去打擾他了,至於降佃租的事臣等會盡力為國籌謀的。”

  李承乾看著楊師道不知他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做盡力為國籌謀?

  “楊卿家是同意把佃租降到三成?”李承乾不確定地道。

  楊師道聞言真誠地看著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此事還是等陛下和臣等議過之後再說,太子殿下既然已經呈上奏疏,就不要再參與此事了。”

  李承乾聞言看著楊師道,心裏暗想楊師道雖然是個老好人,但是他做為隋朝宗室在唐朝能做到宰相,其政治智慧也是不容小覷的。

  他的意思李承乾明白就是此事交給李世民,等於把一切責任也交給了李世民,李承乾做為皇太子得罪人的事就不要參與了。

  李承乾想清楚這些,心裏一沉,這些大臣都不敢得罪人,那他們議論結果……

  對楊師道點點頭,沒有吭聲在老鬼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出太極殿。

  滿殿大臣神色複雜地看著李承乾背影消失在殿門口,才開始三三兩兩往外走。

  -----------------

  長孫無忌府裏。

  長孫無忌正坐在後園裏一邊喝茶,一邊聽管家回報外麵的消息。

  當他聽到李承乾派人把全長安的和尚都抓去龍首原做苦力時心裏對李承乾的魄力也深感佩服。

  而且李承乾不光用了東宮的護衛還有幾萬百姓一起出動,如此一來李承乾的所作所為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後世的史書上都能站得住腳。

  想著遇上李承乾這樣強勢且有手段的對手,就是長孫無忌也覺得十分棘手。

  當然長孫無忌對於戰勝李承乾依然十分自信,因為不管怎麽說李承乾算是徹底惡了李世民,隻要李世民不喜歡李承乾,那他就能見縫插針地對付李承乾。

  正在長孫無忌冥思苦想著以後對付李承乾的策略的時候,突然管家來報右庶子於誌寧和兵部侍郎崔敦禮前來拜訪。

  長孫無忌聞言先是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看著日已過午,暗道這個時候崔敦禮不在尚書省理事突然來訪有什麽大事?

  長孫無忌是在書房會見於誌寧和崔敦禮的。

  三人見麵寒喧畢,分賓主坐下,長孫無忌看他們二人臉色不好,知道定是在太極殿一上出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長孫無忌心裏疑惑,看一眼臉色灰敗的於誌寧,知道於誌寧向來膽小無用。

  因此直接對崔敦禮道:“眼下崔兵部公務繁忙,怎麽有空來造訪我這個賦閑在家的老朽?”

  兵部尚書李世績現正帶著兵在山東平叛,所以兵部的事情都是崔敦禮和另一位侍郎主持。

  崔敦禮先歎口氣道:“我和於庶子也是萬般無奈,受眾人之托才來的見太保大人的……”說著便把殿上的事對長孫無忌說了遍。

  長孫無忌聽了崔敦禮的話心裏狂喜,暗道:李承乾啊!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長孫無忌知道崔敦禮所說的受人之托,其實就一些關中世家之人,這些人的田產都在關中。若是朝廷真的按李承乾的奏疏上所說的把佃租降到三成,這些人受的損失最大,他們這次一定會極力反對李承乾的奏疏。

  長孫無忌看著崔敦禮道:“崔兵部出身博陵崔氏但是已經三代定居關中,想來家裏的田產也都在關中了吧?”

  崔敦禮聞言臉上露出尷尬的神情,接著苦笑一聲道:“崔某在朝廷為官有奉祿養家,家裏的田產少收些佃租也是應該的,崔某回去定讓管家把佃租降至三成。

  隻是崔某那些親族全靠著這點佃租讀書過日,若都降三成日子可怎麽過,關中像崔某親族這樣的人家還有很多,朝廷降旨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崔兵部公忠體國,正我輩的楷模啊!”

  崔敦禮聞言麵露自得之色,嘴裏卻連道:“不敢當,不敢當……”

  長孫無忌見此接著道:“崔兵部既然明白此理,就該上疏陛下言明此事才對啊?”

  崔敦禮聞言臉上露出為難之色,心裏暗道:我要是敢上疏還用來見你?李承乾可是秦始皇轉世,而且剛收拾了佛門……

  長孫無忌見崔敦禮臉上為難吭哧半天也說不出話來,心裏暗哂,一個李承乾就把你們嚇成這副模樣?

  臉上卻正色道:“聖人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這是在用孔子的話教育崔敦禮,意思是說你做為朝廷大臣,眼看著朝廷要出錯,你卻不能幫扶朝廷,要你這樣的大臣做什麽?

  博陵崔氏詩書傳家,崔敦禮自然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聞言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長孫無忌看他一眼,淡淡一笑道:“崔兵部隻管去做,其他事還有老朽呢,老朽雖然在閉門思過,可到底也是忠於朝廷的。”

  崔敦禮聞言知道長孫無忌自己也要下場,便起身恭敬地道:“一切全憑太保安排。”

  長孫無忌聞言滿意地點點頭道:“現在隻要做好兩件事即可,一是朝廷官員全部上表保證今年家裏的田產隻收三成佃租,但是為了關中穩固,朝廷不能下旨關中的佃租全部降為三成。

  再則是太子整日裏不務正業,請陛下再選良師敦促教導太子好好在東宮讀書。”

  崔敦禮微一思索道:“這些都是應有之義,隻是陛下也對六成多的佃租十分不滿。”

  “所以你們要做的聲勢浩大,支持你們的官員總幾百上千個吧,都去兩儀門前等著,陛下不準你們的奏疏就不離開……”

  “啊!這樣陛下會不會動怒?”一直沒有說話的於誌寧聞言嚇了一跳,他今天可是被李承乾和李世民嚇壞了。

  長孫無忌聞言看他一眼沒有吭聲,隻是看著崔敦禮。

  半晌崔敦禮想楚其中的厲害關係,眯了眯眼點點頭道:“也隻有如此了!”

  長孫無忌見此起身笑道:“事不宜遲二位快快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