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巔峰對決(一)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3      字數:2627
  滿殿大臣看著突然氣勢十足的李承乾都是一陣無語,這裝病的水平都趕上司馬懿了。

  “太子注意你的言行!”李世民聲音裏充滿了寒意,太過分了不但裝病,你還不裝像一點兒。

  李承乾聽見李世民又稱自己為“太子”這是又生氣了,不過他也不以為意。今天他本來已經安排好借助打擊佛門來立威。沒想到今天早上薑行本又派人送來了雲夢秦簡,正好可以證明自己上承天意,這樣他稍後上書請降佃租會少很多麻煩。

  此時於誌寧往槍口上撞,當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立威機會。

  反正李世民此時不能拿他怎麽樣,於是隻是起身向李世民行一禮表示受教,然後坐下繼續盯著於誌寧看。

  李世民不知李承乾到底要幹什麽,見此隻是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於誌寧本來就不是什麽有勇有謀的人物,剛被李承乾一擠懟一時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隻是聽見李世民說話他的膽子才又大起來,壯著膽子問了一句道:“不知太子殿下要如何賭?”說罷抬頭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正要說話恰好看見老鬼領著內侍抬進來兩箱竹簡,便起身走下寶座來到大殿中央,隨手拿起一卷竹簡似笑非笑地看著於誌寧道:“於庶子你說這些都是酷吏寫的禍國之書,孤王偏說這是良吏所著的有益於治國理民的好書。

  孤王跟你賭一場,若是這些竹簡是酷吏寫的禍國之書,孤王不但收回剛才所上的請封奏疏,還親自點火把這些竹簡都燒了。

  若這些竹簡都良吏寫的有益於治國理政的好書,你就辭去一切官職去終南山中結廬養老。”

  於誌寧聽了肺都氣炸了,我輸了辭官離朝,你輸了不過是做些該做的事,於誌寧紅著臉道:“太子殿下這不公平吧?”

  “嗬!”李承乾冷笑一聲,看著於誌寧寒聲道:“什麽不公平,你要是想賭孤王的太子之位,得用你九族的性命來賭吧?”

  於誌寧看著李承乾的神情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不管李世民心裏怎麽想,李承乾此時都是皇太子,不是他一個臣子可以隨便冒犯的。

  何況前麵長孫無忌和蕭禹都是因為言語冒犯了李承乾,被李承乾一黨彈劾獲罪,現在已經不在這裏大殿裏了。

  “胡鬧!選賢任能是朕的事,豈容你如此兒戲?”李世民見李承乾如此不把他放在眼裏氣的怒火中燒。

  李承乾聞言忙向李世民行一禮道:“父皇,兒臣這裏不過是跟於庶子開個玩笑,您何必如此在意呢?”

  “太極殿上是你開玩笑的地方嗎?你身為儲君如此胡鬧,讓朕如何放心把大唐江山交給你?”李世民得理不讓人道。

  他此言一出整個大殿裏的百官都嚇了一跳,這可是當百官的麵明確表態他對李承乾做太子不滿意。

  楊師道慌忙走出來道:“陛下,太子殿下年輕性子佻脫些也是有的,陛下慢慢教誨也就是了。”

  其他大臣也都忙跟著附和道:“還請陛下息怒!”

  李世民見眾臣勸說便點到即止,畢竟不能因為說錯就把李承乾廢了,隻是依然怒聲道:“太子還沒有看竹簡何以認為這裏麵寫的一定是有益於治國理政的好東西?”

  李承乾聞言微微一笑,躬身行一禮道:“回父皇,那日兒臣做夢之時曾見過這個安陸令史喜,兒臣見他麵貌忠厚衣飾質樸,所以知他必是個孝子忠臣。

  而且父皇請想若非他是個孝子忠臣,何以身死千年英靈不滅,還能從安陸千裏迢迢來到東宮向兒臣托夢?”

  李承乾一邊說著一邊把手裏竹遞給一個內侍轉呈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這卷竹簡,聽著李承乾這幾句話說得入情入理,便抻開竹簡低頭去看。隻是才一抻開就有幾片竹簡脫落下來,忙放在桌上慢慢抻開,看見不僅竹簡看起來十分陳舊而且竹簡上麵穿的繩子也已經有腐朽斷裂。

  知道這些竹簡至少有幾百年時間了不可能是李承乾找人做的,心裏對於秦臣托夢獻書的事更信了一層,但是對於李承乾的警惕也更深了一層。

  李承乾見李世民低頭看書便道:“父皇這些竹簡也不算多,不如分給幾位大臣分開閱讀,看看裏麵可有酷吏害人的東西。”

  李世民拿的一卷是“為吏之道”,他看見開篇寫著“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心想也沒有什麽邪僻之說就“嗯”了一聲,繼續往下看。

  李承乾便示意其他大臣上前取竹簡閱讀,這雲夢秦簡一共也才幾萬個字,中書省和尚書省二十幾個大臣上前一人拿一卷平均也才一千多字,眾人坐下很快就看完了。他們看完自己手裏的又相互又交流了一下各自看到的內容發現這個喜確實是個良吏,而且所記錄的內容也確實可以借鑒。

  尤其是關於秦律的部分幾乎和其他史書所記完全不同,除了比現在的唐律精細,一點也不比現在唐律苛刻,比起前隋的律法都算是寬厚的了。

  幾個看了竹簡的大臣包括高仕廉和原尚書右丞昨天被李世民任命主持平章院的宇文節等人再看坐在李世民旁邊的李承乾目光中都增加了幾分敬畏,畢竟能得到這樣的先賢獻書也可見李承乾的德行是被先賢認可的。

  半晌看完為吏之道的李世民長歎一口氣抬起頭來,神色複雜看著下麵的大臣道:“諸位以為如何?”

  高仕廉身為宰相第一個出來奏道:“啟奏陛下,這些秦簡字體在小篆與隸書之間,竹簡陳舊應該是秦簡無疑了。”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道:“高卿看這些內容可信否?”

  “回陛下內容雖然有些與史書不同,但其所記之事詳盡,記秦律更是條文清楚應該是史實。”高士廉說罷退回班列。

  李世民又看看其他大臣,見其他大臣也都點頭認可高仕廉的話,忍不住回頭向李承乾看去。

  李承乾聽了高仕廉的回話和那些大臣表現十分滿意,臉不免有些得意的神色。

  李承朝見李世民看來忙起身向他了行一禮道:“既然喜所獻的書確實是有益於治國的好書,還請父皇準了兒臣的奏疏追封喜為大唐楚國公。”

  李世民聞言拿起李承乾的奏疏,心裏複雜之極,一會兒想到李承乾是秦始皇轉世,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毀在李承乾手裏。一會兒又想到自己下旨追封安陸令史喜為楚國公等於向天下人說明李承乾乃是上承天意之人……

  但是根據喜所獻的書,李承乾上疏為他請封也在常理之中,而且這個喜既然英靈不滅自己如果不給他追封他會不會為禍大唐?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會兒,李承乾站在那裏耐心地等著,他知道李世民此時必須得顧及皇帝的身份,這道旨意必然要下。

  “既然如此就依太子之言,追封喜為楚國公令安陸當地重新以國公之禮安葬,喜所獻之書交崇賢館刻印……”李世民把這一段話擠出來後就想馬上退朝,不想就在此時一個內匆忙來報道:“啟奏陛下長安城左右巡街武侯來報,龍首原上的百姓把長安城各處寺廟裏的和尚全都抓到龍首原做苦力去了。”

  “什麽?”李世民聞言大驚,看著進來稟報內侍眼裏滿是不敢相信,停了一會兒,慢慢轉過頭來看著李承乾,意思很明白讓李承乾給他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