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李世民要幹啥?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3      字數:3273
  兩儀殿裏李世民如同一蹲雕塑一樣端坐在寶座上,麵沉似水心裏卻翻江蹈海。

  現在他心裏就是對李承乾的恨鐵不成鋼,還有就是被愚弄的憤怒,李承乾要在朱雀門前公開審理案件他是知道的,隻是他當時根本沒有想到李承乾準備在朱雀門前當著百官和數萬百姓的麵打死那麽多重犯。

  這事連他都不敢想。

  要知道那裏麵可是有勾結親王造反的朝廷重臣,如果隻是幾個土豪劣紳李承乾打死了也就打死了,但是像岑文本這樣宰相級的人物,如果今天被李承乾隨便打死了,那以後滿朝文武誰還敢跟李承乾說個不字?

  而且李世民向來認為隻有天子才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在唐朝被判了死刑的重犯都是要皇帝親自勾決後才能執行的,這個權力在李世民病重李治監國時還專下旨說明: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和死刑勾決必須他李世民親自決定。

  可是一不小心李承乾就要代他執行了,所以可以想象當他聽說李承乾要當眾打十幾個重犯每人二百軍棍時,是何等的憤怒。

  而且李世民也實在不能理解李承乾為什麽要這麽做,李承乾今天這麽做對他有什麽好處?

  如果說李承乾想密謀造反,那麽就不應該到處豎敵。

  要說是李承乾身邊的人給他出的這樣的主意也不可能,李承乾重用的無論是崇教殿七學士還是程名振、薛仁貴、薛大鼎這些人李世民都是了解過的,李世民非常清楚這些人絕對沒有這個膽子。

  難道真的是因為李承乾生性殘暴?

  想一想也是,當初李承乾不顯山不露水在東宮韜光養晦,還經常派人刺殺他的幾個老師,現在李承乾要做事自然更容不下與他政見不同的人。

  想當初隋文帝、隋煬帝在朝廷上說一不二最後隋朝二世而亡,難道大唐也要……

  李世民這一會兒幾乎想到了所有李承乾的缺點,一時想起真恨不得立刻把李承乾拉來打死算了。

  就在此時小內侍進來報說太子殿下到,李世民立即抬頭看著大殿門口。

  李承乾柱著拐杖一瘸一點地走進兩儀殿,眼角餘光往左右一飄,立即發現殿裏的氣氛不對,兩邊的大臣都是站著的,不像以往在兩儀殿裏議事大臣坐在小兀子上。

  而且今天這麽多大臣在這裏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因剛才進殿時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脫了鞋進來的,所以此時整個兩儀殿裏隻有他的鞋底和拐杖的觸碰地麵的聲音。

  “通啪——啪,通啪——啪……”

  聲音極為有節奏,聽李承乾心裏直打鼓。

  “兒臣參見父皇!”李承乾朝李世民躬身作輯行禮。

  “臣……,參見陛下!”諸遂良等跟著向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依舊麵沉如水,就這麽看著李承乾,半天都沒有任何表示。

  李承乾半躬著身子還低著頭很不舒服,便幽怨地再一次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依然沒有任何反應,兩儀殿裏落針可聞。

  站在李承乾身後的諸遂良、許敬宗、蘇定方、李義府都知道李世民這是真生氣了,心裏都十分擔憂,想提醒一下李承乾今天千萬別頂撞李世民,可是此時卻不敢有任何動作。

  殿裏又僵持了一會兒,李承實在忍不住了,再次大聲道:“皇太子李承乾參見皇帝陛下。”

  喊完李承乾就聽兩側群臣和他身後的諸遂良等人發出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哼!你還知道你是皇太子啊?”李世民冷哼一聲道。

  李承乾抬起頭來看著李世民冷漠的臉感覺有些陌生。

  自從李承乾穿越以來雖然李世民很少給他好臉色,但是以前李世民無論多麽憤怒李世民眼裏總還有些情緒,而且這業情緒根結處就是把他當成一個孩子。

  但是這一刻他從李世民眼中看見的是冷漠,是無情,李承乾不知道為什麽李世民會對他產生這種情緒。

  當下小心道:“不知父皇宣兒臣等人來所為何事?”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一行人,麵無表情地道:“崇教殿七個大學士為什麽隻來了四個?”

  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發得哪門子邪火,隻是平靜地道:“回父皇顏先生在準備明日崇賢館招考的事,任雅相和郝處俊都在平章院值守,兒臣已經派人去傳他們了,想來也快到了。”

  “既然他們還沒到朕先來問你,你為什麽要在朱雀門前公開審理案件?”李世民的聲音依舊是毫無情緒波動。

  李承乾對此早有準備,聞言立即大聲道:“

  兒臣之所在朱雀門前公開審案是因為近些年我大唐有一些勳貴之家無法無天地殘害百姓,而地方長吏不敢過問,致使冤案和民怨一起積壓,狂妄與野心同時生長。

  父皇請想一想一個區區親王隻靠著幾個世家和身邊區區幾千人就公然劫殺當朝皇帝和太子,岑文本弟弟岑文昭隻是一個小小校書郎,他隨便的一句話就使得一戶人家數十口人被無辜殺害且真凶逍遙法外。

  崔仁師出身博陵崔氏是名門望族,在朝堂上滿嘴裏仁義道德,誰知道他不但包庇他兒行凶射死人命不問,竟然還縱容他兒子收受賄賂包攬訟詞製造了多少冤假錯案,尚待一一清理。

  還有於誌寧的弟弟於永寧、長孫嘉慶等等這些人哪一個不該死?

  兒臣公開在朱雀門前審理,宣判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大唐是有公理的,告訴一些人不要為非作歹……”

  正所謂氣盛言宜,這件事李承乾自認為做的沒有錯,所以一開口就威勢懾人,殿上的一些大臣也被李承乾所感動不住地點頭。

  李世民看著慷慨激昂的李承乾,神色越來越複雜,直到李承乾說完,半晌才痛心疾首地道:“你說的都對,可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些人你既然已經公開審理並且判他們死刑,為什麽還要打二百軍棍呢?

  你是皇太子,如何能不遵國法?

  即便你恨他們殘害百姓,要行杖刑,隻需要吩咐一聲讓臣下去做就行了,為什麽非要當著數百官員和數萬百姓的麵親自這個命令?

  若是這些被當場打死天下人如何看你?”

  李世民這話一出口下麵的大臣全都倒吸一口冷氣,皇帝這是被氣成什麽樣了,連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

  要知道很多高級領導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當他看見下麵的人做的好時候,他當麵誇獎,但是如果他看見下麵的人做不好的時候,他會去找你的直屬領導或是相關部門的人,讓他們批評你或者處罰你。

  領導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給下麵員工留一下一個好印象,好人全讓他當。二是他不跟低層交涉也有擔心被低層員工當麵罵了不好出氣的原因。

  皇帝們這麽做的目的就是保住他們從不犯錯的聖人形象,壞事、惡人的鍋都由大臣們來背。

  李世民做為皇帝自然深諳此道,雖然他自己有時候脾氣上來也不了管那麽多,但是這不影響他想讓他的接班人李承乾做好這一點。

  李承乾看李世民又還是語重心長地教育他,以為李世民又是雷聲雨點小,便不放在心上。

  當即躬身行禮道:“謝父皇教誨!”

  “嗯!”

  李世民也平複了情緒,重新打量跟李承乾來的人,及看見李義府手裏拿著卷宗,便麵無表情地道:“既然你們已經公開審理宣判了,那就把卷宗拿給朕看看吧。”

  李義府聞言慌忙道:“啟奏陛下,今日剛剛宣判卷宗還未整理清楚,還是等臣回去整理好了再呈交陛禦覽。”

  李義府剛才已經從李世民話裏聽出,李世民還不知道十幾個人犯已經全部被杖斃,可是卷宗上都已經標注清楚,這會兒讓李世民看見顯然對東宮沒有一點好處。

  李世民沒有吭聲,自有內侍走到李義府麵前把他手裏案件卷宗拿去呈到李世民桌上。

  李世民一邊拿起卷宗一邊擺擺手道:“你們都各自歸位吧!”

  李承乾和四個崇教大學士才各走向自己的位置,就小內侍進來。

  “啟奏陛下,崇教殿大學士顏師古、任雅相、郝處俊請見。”

  “宣!”李世民頭也沒抬道,此時他正在看李義府放的整整齊齊的卷宗,心裏甚是滿意。

  隻是他當看見第一份卷宗長孫嘉慶後頭寫著受刑不過而斃,忙往後麵翻去,一份兩份……,受刑不過而斃,受刑不過而斃……

  李世民越看呼吸越粗重,當他看到岑文本也被杖斃時手都在發抖……

  “臣顏師古(郝、任)參見陛下!”

  半晌李世民抬起來麵上十分平靜,聲音毫無情緒地道:“皇太子承乾大膽妄為,敗壞法紀著即日起在東宮閉門思過,東宮之臣崇教殿大學士,不能勸諫,著即日起不必再值平章院,每日可於東宮崇教殿裏教受太子詩書。

  宋國公蕭禹加封特進與司空長孫無忌共掌平章院處理政事,平章院遷入太極殿北的內客省理事。”

  李承乾和東宮一眾從屬官員聞言猶如被打了一悶棍,李世民把他們一擼到底了。

  李承乾心裏立即升起一個疑惑,李世民要幹啥?